慈善是人間大愛,需要潛移默化地傳承。臨渭“慈善教育”項目是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教體局實施多年的品牌思政項目,堅持春風化雨般為學生成長、成才護航,為學子們種下慈善的種子,引導孩子說真話、走正路、做好人,培養孩子的仁愛之心。渭南小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創新慈善教育,培育時代新人。今天,在這里分享我校慈善教育的點滴做法。
一、積極構建課程,搭建育人體系
渭南小學成立以來,堅持以“為每個人提供適合的教育”為根本出發點,秉承“篤行于微,誠善致笑”的核心價值理念,以“辦一所讓學生喜歡、教師幸福、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理想學校”為辦學目標,積極構建“慈善”課程體系。
在“適性教育”辦學理念的引領下,構建了以“善行天下”為課程目標的“1+X”慈善課程?!?”是指上好慈善課;“X”包括慈善主題活動、慈善體驗活動、慈善志愿活動等主題實踐載體。
二、嚴格落實課程,培育善美團隊
為上好慈善課,一是構建“體驗式”慈善課堂教學思路,通過“能手示范課、教師研討課、教師成長課、骨干送教課”四個階段的煉課進行實踐,讓教師站穩、站好、站靚講臺;二是進行跨學科課程設計,將慈善教育理念與道德與法治、少先隊活動課、語文、數學等學科。例如:道德與法治《學會與人相處》、語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少先隊活動課《慈善種子在心中》等。三是慈善送教。每年選派學校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王芳、史亞莉、董琦翡、楊紅等教師先后赴豐原鎮、官底鎮支教;選派學校骨干教師吝宏欣、于雙彥、吳佳、翟夢洋等16名教師參加“百人送教”活動,讓優秀教師走進鄉村學校、深入兒童家庭,將慈善情懷根植學生心中,培育具有中國心的少年。
三、豐富課程資源,踐行善美教育
為了豐富課程載體,讓學生享受課程帶來的成長魅力。我校豐富課程路徑,一是開展主題活動。以國旗下講話、主題隊會、手抄報、黑板報等為宣傳陣地,開展“慈善在我心中”主題活動,以活動育人;二是借力特色活動。開展“一張紙獻愛心、廢舊衣物獻愛心”慈善體驗活動,通過對廢舊書刊、廢舊衣物的捐贈,讓學生身體力行在課程中體驗;三是拓展實踐活動。開展冬至慈善主題實踐活動,學生自己動手包餃子,將餃子送給交警。開展夏日送清涼主題實踐活動,學生帶上自制綠豆湯送給清潔工,讓學生在主題實踐活動中感悟傳遞愛的幸福。日行一善、暖冬行動等一系列活動,全面落實“X”課程。
渭南小學師生在“1+X”慈善課程滋養下共生共長。形成《愛的故事》《愛的圖片》《愛的歌曲》等優質課,撰寫《慈善之花開遍校園》《讓愛在心中》《愛心傳承我先行》等文章刊登在校刊《桐語》。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渭南小學通過多渠道多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慈善教育與德育教育、校園文化、家庭教育、課外實踐活動有效結合,形成了“人人心懷慈善、人人參與慈善”的濃厚氛圍,努力實現讓每一位渭小學子“知善、向善、行善、揚善”的美好愿景?!?/p>
(作者系渭南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