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少恒專欄
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市場營銷研究所所長,高級經濟師,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主要研究領域是石油市場分析預測、行業政策研究、營銷管理優化。主流媒體石油行業專家庫成員,在石油核心期刊上共發表論文40余篇。
近年來,伴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深刻變遷,以及綠色發展趨勢的日益加速,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逐漸步入下行軌道。我國傳統加油站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轉型挑戰。在此背景下,加油站向綜合能源站乃至綜合服務站的轉型升級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然而,對于轉型的具體方向和路徑,行業內尚存在諸多迷茫和困惑。筆者以“人·車·生活”一體化為基礎,提出了一個針對國內加油站行業可能的轉型路徑。具體來看有四個階段。
一是夯實轉型基本盤的傳統加油站。鑒于加油站的重資產結構和行業特性,轉型無法一蹴而就。穩固成品油銷售業務,是加油站平穩轉型的基石。加油站的優勢在于其土地資源和實業資產,但同時限制了轉型的靈活性。若盲目追求轉型速度,忽視穩定性,將危及加油站的生存和盈利能力。轉型的成功,既依賴于當前盈利業務的穩固,也考驗決策的前瞻性。預計至2030年,油品銷售仍是石油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因此,在轉型初期,加油站仍然應該夯實油品業務,為后續新商業模式的全面布局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是多能協同供應的綜合能源站。綜合能源站是在傳統加油站的基礎上,以能源業務為核心,拓展充換電、加氣、加氫等能源銷售業務。其核心在于構建多能協同供應系統,通過整合多種能源形式和創新商業模式,滿足多樣化的能源需求,開辟新的收入渠道。這是應對能源轉型和低碳發展的必然選擇。加油站應該擴展充電樁布局,引入光伏發電與儲能技術,提供多能協同供應,并發展增值服務。具體而言,可以利用加油站原有的站點網絡優勢,加裝充電樁快速切入新能源市場,提升資源利用率;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實現能源高效利用和調度;探索與能源相關的增值服務,如安裝數據中心、5G基站等,支持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建設終端商業生態的綜合服務站。在完成向綜合能源站的轉型后,加油站應該進一步升級成為綜合服務站,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并提升站點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功能。綜合服務站的核心是構建“能源+服務”的生態系統,在能源供應基礎上融入生活服務、商業服務和公共服務,成為城市和社區的重要節點。轉型路徑包括:優化選址與功能布局,綜合考慮站點的內外部條件,如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周邊設施等;融合多功能服務場景,如引入零售超市、餐飲休閑、汽車保養等商業服務模塊,以及文化教育、醫療保健等公共功能;借助數智化技術,實現服務數字化和智能化,如通過實時數據分析優化運營方案,提升服務效率和消費者體驗。綜合服務站的轉型不僅是業務模式的升級,而且是功能定位的拓展,將打造城市生活服務新樞紐,為加油站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是進一步挖掘土地資產價值的專業服務站。在綜合服務站的轉型嘗試后,加油站應該根據地理位置、周邊環境、自身資源稟賦等因素,找到最具發展潛力和盈利能力的專業化轉型方向。專業服務站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加油站的優質區位資源,通過土地資源的重新規劃和開發,提升土地的綜合利用率。例如,將部分站點改造為停車場或打造為高端辦公空間、倉儲物流設施等。
總之,加油站的轉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從堅守本業開始逐步向綜合能源站、綜合服務站、專業服務站轉型。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加油站將為消費者和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責任編輯:曲紹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