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2025年將安排更大規模的政府債券
1月10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將安排更大規模的政府債券,為穩增長、調結構提供更多支撐。擴大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規模,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增加新增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限額,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范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支持強基礎、補弱項、促發展;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這些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能力,更可持續地支持有效需求擴大和經濟結構調整。
中國人民銀行階段性暫停
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
1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鑒于近期政府債券市場持續供不應求,中國人民銀行決定,2025年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后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1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一級市場發行較少的時間段,暫停在二級市場買入操作,轉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動性,這樣能夠避免影響投資者的配置需要,加劇供需矛盾和市場波動,目的是希望市場能夠行穩致遠。
財政部和央行規范通過電子渠道銷售儲蓄國債(電子式)
1月27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通過電子渠道銷售儲蓄國債(電子式)有關工作的通知》規定,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不得通過電子渠道辦理儲蓄國債(電子式)提前兌取、質押貸款、非交易過戶和資金清算賬戶變更業務;不得向投資者收取費用。
中國證監會印發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1月26日,中國證監會印發《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在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方面,該方案提出穩步拓展債券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在有效防控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的前提下,持續豐富債券ETF產品供給,更好滿足場內投資者低風險投資需求;支持推出更多流動性好、風險低的不同久期利率債ETF;穩妥推出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研究將信用債ETF納入債券通用回購質押庫,逐步補齊信用債ETF發展短板。
《2024年擔保品管理服務
年度報告》發布
1月17日,中央結算公司發布《2024年擔保品管理服務年度報告》。報告指出,2024年,在管理部門的指導和市場機構的支持下,中央結算公司擔保品管理服務步穩行健,進中提質:年末擔保品管理余額超24萬億元,服務機構客戶首次突破4000家,服務范圍涵蓋宏觀政策實施、本外幣資金融通、債券借貸、期貨及衍生品交易等重點領域,全力以赴保障金融市場穩健運行,積極有為支持市場機制建設。
中英達成經濟財金對話成果
1月11日,第十一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在北京舉行,雙方達成69項互利共贏成果,涉及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場發展、金融監管合作、資本市場、資產管理、保險和養老金、綠色金融和生物多樣性金融、宏觀經濟政策、多邊合作和全球經濟、氣候和能源等方面。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雙方強調金融作為中英合作的亮點,愿加強財政政策和金融監管合作,并就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和互聯互通達成諸多務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