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平湖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主任會議,討論通過了《平湖市人大常委會與市總工會工作聯系制度》。該制度依托工會服務平臺矩陣,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將職工合法權益精準化、常態化服務貫穿聯系工作的全過程。目前,“人大+工會”聯系制度已經歷了四屆人大、持續了18個年頭,成為平湖市人大助力職工權益保障的一個特色品牌。
為新就業形態群體權益保障“加碼”
近年來,快遞配送員、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異軍突起”,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然而,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如何得到保障,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2021年9月16日,平湖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重點聽取了市總工會權益保障與社聯工作開展情況,提出“新領域新群體工會推進工作”的聯系會議議題。
“要將工會服務滲透到新領域新群體的方方面面,當好新領域職工的貼心‘娘家人’。”“聚焦新領域新群體行業分布、勞動關系、人員數量等方面深入調研。”“扎實推進新領域新群體職工‘心靈驛站’建設。”……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重點圍繞推進新領域新群體建會入會工作建言獻策。市總工會積極響應,制定出臺了《平湖市總工會新領域新群體建會入會工作規劃(2021—2023年)》,吹響了全市新領域新群體工會組建的“沖鋒號”。
11月15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與市總工會第五次聯系會議召開。與會人員詳細聽取了市總工會年度重點工作和推進新領域新群體工會工作情況,實地視察了虹霞物流區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親身體驗了平湖市職工服務中心職工實訓項目,并圍繞議題提出了探索新領域企業協商機制、強化新領域工會規范化發展、推進新群體職工服務驛站建設等14條意見建議。
12月30日,平湖市快遞物流行業工會聯合會成立大會在市郵政管理局召開,全市近1.3萬名快遞物流從業人員有了“娘家”。
2023年,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再次將“新就業群體和諧勞動關系”作為重點監督內容,并對“推進新領域新群體工會工作”開展“回頭看”。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新業態基層工會134家、發展新會員23496人,成功組建平湖市互聯網行業工會聯合會等4個縣級新業態行業工會。
為企業安全生產勞動保護“上鎖”
工會在勞動保護工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2023年7—9月,平湖市人大常委會緊盯企業和職工群眾關心關注的安全生產問題,通過“政府牽頭+工會領辦+人大監督”聯系會議機制,深入企業一線開展視察調研。
“如何進一步提升員工安全生產意識?”“怎么才能有效推動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到位?”成為聯系會議議題的討論研究方向。“可以探索推進‘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評估分級亮牌2.0版本’創建工作,這樣既能落實主體責任,又能深化該項工作,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市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與民宗外僑工委主任徐鳳英提議道。
2023年12月12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與市總工會第二次聯系會議當天,市人大常委會走訪視察了尼得科精密檢測設備和德西福格汽車配件2家公司,重點檢查了企業消防、用電用氣、危廢品和危化品管理等各項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專題聽取了市總工會關于“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評估分級亮牌2.0版本”工作推進情況。
“進一步深化‘開工第一課’系列活動。”“采取每年分級亮牌方式,實行動態管理。”“健全安全生產排查評估整改工作機制。”……與會人員積極參與討論,現場氣氛熱烈。“安全生產既要源頭防治,更要將應急管理職能有機融入安全生產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蔡國平在會上強調,要堅持以安全為統領,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平湖市人大常委會依托聯系會議制度,緊盯“園區外”“規下”“內資”企業安全生產等問題,下沉基層單元,組織人大代表與職工代表圍繞“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治理體系”主題,開展座談交流,累計收集基層應急力量不足、重點領域監管薄弱、設施設備陳舊等問題13個。市人大常委會對照問題清單,聚焦基層應急消防治理體系建設開展視察,形成工作建議1件。
此外,市人大持續跟蹤監督工作建議辦理情況,目前全市9個鎮(街道)全部掛牌成立“應急消防管理站”,累計發現問題隱患14514條,整改完成率達99.89%。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分級亮牌2.0品牌工作經驗獲評“全國職工安全文化建設”案例一等獎。
為推進勞模工匠學院(學堂)建設“賦能”
2024年,浙江“新春第一會”對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作出系統部署。平湖市人大常委會聚焦勞動教育引導、職業技能培訓、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通過走訪座談、建議督辦、視察調研等多維度舉措,全面助力高素養勞動者隊伍建設。
5月15日,市人大常委會以保障職工充分就業為切入點,專題聽取了全市高素養勞動者隊伍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實地調研了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技術人才培育情況,并圍繞“勞模工匠學院(學堂)建設”議題,與市總工會開展聯系工作。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迫切需要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素養勞動者隊伍,勞模工匠學院(學堂)建設亟須關注、支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躍根說。
議題確定后,市人大常委會依托工會職工之家、人大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等陣地,通過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牽頭、相關工委協同的模式,分別掛鉤聯系1—2個鎮(街道)工會(總工會)和重點企業工會,全面掌握勞模工匠學院(學堂)建設情況,廣泛收集意見建議。
在人大的助力下,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勞模工匠學堂16家,累計培訓職工13978人次。其中,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勞動模范韓其芳作為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領銜人,成功入選第二屆長三角大工匠,為保障全市職工就業提供了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