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項目將高精度的浮子式驗潮儀與智慧展示平臺相結合,旨在進行水文信息檢測和數據展示。項目團隊依靠自研的三種核心硬件技術來精準采集數據,隨后把數據傳輸至服務器端。接著,運用自研算法對數據進行計算優化,從而得出該水域的各項水文信息,并在自主搭建的智慧展示平臺上予以展示。本項目能夠提供液位檢測、數據分析、災害預警等一體化解決方案。
關鍵詞: 浮子式驗潮儀;水利監測;液位檢測;災害預警
1 作品介紹
浮子式驗潮儀作為水位監測和海洋災害預警的關鍵產品,在眾多行業有著廣泛應用。隨著各行業需求的增長,驗潮儀的市場需求也不斷擴大。本項目團隊自研了一種浮子式驗潮儀,該產品采用了“蓄電池+太陽能”或電源供電的形式,數據采集器由團隊自主研發。設備本身的數據采集器能夠采集艙內液位、吃水深度、壓力、溫度等數據,擴展設備的數據采集器在收集數據后,先將數據傳輸至機身,再通過遠程通信技術將已采集到的數據傳輸至服務器。產品配置了262 144組編碼(16圈,每圈16 384個編碼)的機械式真多圈絕對值編碼器進行數據采集和記憶,并通過與云平臺結合使用浮子技術、設備、介質及監測設備,將采集的數據傳輸至服務器端,經本產品MLRS系統的特殊算法計算后得出該水域的各項數據,經分類后在平臺上展示數據,并提供液位監測、數據分析等一體化解決方案。
2 技術原理
(1)磁性浮子技術:基于浮力與靜磁場相互作用原理。在驗潮儀設計里,帶有磁體的浮球是核心感應部件,其在被測介質中的位置會隨液位升降而動態變化:液位上升時,浮球受浮力作用上浮;液位下降時則相反。浮球內的磁體與傳感器(磁簧開關)緊密配合,當浮球位置改變,磁體與磁簧開關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時,會使串聯入電路的元件(如定值電阻)數量改變,進而引發儀表電路系統電學量改變。這種以電學量變化反映液位的方式,經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嚴格檢定,達到二級精確度,且具備電子式零點校準功能,有效保障了測量精度與準確性。
(2)機械式真多圈絕對值編碼器:在數據采集環節,采用配置了262 144組編碼的機械式真多圈絕對值編碼器。此編碼器在數據采集和記憶方面表現卓越,多圈編碼設計可精確記錄浮球的位置變化,確保數據的連續性與準確性。同時,因其獨特的機械結構和編碼原理,它不受停電、環境干擾等因素影響,極大增強了數據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從而為后續的數據處理和分析奠定堅實基礎。
(3)軟件技術上,多維數據分析輔助決策系統發揮著關鍵作用。其中多源異構數據融合利用多傳感器信息,整合不同來源、模式、媒質、時間和形式的海洋數據,基于深度學習方法融合原位觀測、衛星數據等,減少垂直方向雜散信號,并通過特定架構和插值處理生成融合數據集,為研究和生產提供數據支撐。
3 項目創新點
(1)更高的穩定性:采用團隊自主研發的機械式真多圈絕對值編碼器,其獨特的機械結構和編碼機制可實現掉電記憶功能,即使在斷電情況下,它也能自動保存當前狀態,無需手動恢復。這一創新大幅提高了數據穩定性,保障了設備在復雜環境下可靠運行。
(2)更強的抗干擾性:產品搭載了嵌入式自動矯正技術,其內部算法能夠在外界因素波動劇烈的情況下,自動對測量數據進行矯正。這一技術有效提高了數據傳輸的抗干擾性,讓設備在惡劣環境中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性能。
(3)更高的精度:團隊通過雙輪盤精度調整技術將分辨率從5 mm提升至1 mm,實現了對機械因細微變動產生的數據偏差的校正。這一創新顯著提升了產品的測量精度,滿足了更高標準的生產需求。
(4) 技術創新融合:產品首次融合多源異構數據融合技術、長短期記憶神經網絡技術、循環神經網絡技術以及空間模態分析算法技術。通過這種創新融合,產品在數據處理和分析方面智能化水平更高,數據處理效率和準確性得到極大提升。
(5)智慧展示平臺:團隊自主開發的數據監測結果智慧展示平臺,實現了數據利用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