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手搭在我的手上,璀璨的煙花,映出了她欣慰的笑容。
(以微鏡頭開篇,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巧妙地呼應了文題。)
每到新年,鞭炮聲便在耳邊炸響,家人們都在開心地放著煙花,只有我會在點燃的瞬間嚇得撒手,還差點因此燒壞了草坪。家人都知道我怕煙花和鞭炮,從不理會我,只讓我站在旁邊看。我癡癡地望著那絢麗的煙花在墨色的夜空中盛開,心中充滿了羨慕。
又一個新年,家人照例買來了煙花,點燃時的尖叫聲和沖上夜空綻放時的震耳聲,嚇得我一邊后退,一邊勉強地擠出開心的笑容。直到再也堅持不住,我才跑進漆黑的屋子角落,用力捂住耳朵。
這時,一陣輕輕的腳步聲在我的身后響起,轉頭一看,是母親。我疑惑地看著她,母親輕聲問道:你怎么在這里啊?不想出去和弟弟玩嗎?”我望向窗外那綻放的煙花,慢慢放下雙手,猶豫地點點頭。母親無奈地嘆口氣,拍拍我的肩,盯著我的臉道:“沒事兒的,聲音大而已,你不想一起玩嗎?”我再次搖搖頭。母親的臉融入黑暗,沉默半晌,轉身出門。我默默地看著她出去,有些傷感,更增添了幾分落寞。
(原本因為對煙花的恐懼,“我”獨自離開,已經(jīng)很失落了;伴隨著母親的離開,更是難上加難,孤獨感登時涌上心頭。)。
不出三分鐘,母親又進來了:“那你玩這個吧,這個沒聲音。”說著便將手中的仙女棒塞到我手里。母親將一根仙女棒點燃,我還沒反應過來,便被突然炸開的火光嚇了一跳。母親忙握住我的手,斬釘截鐵道:握緊,別怕,有我陪著你呢。”
我盯著眼前的火光,冷汗直流,母親將我的手緊緊握住,緩緩轉圈,璀璨的火花在我身邊勾勒出一道金色的光影。
(情節(jié)的陡轉,讓“我”的內(nèi)心泛起波瀾。金色的光影包裹著的是心與心的碰撞,愛與愛的相守。)
我漸漸適應了當下的狀況,身后的巨大聲響與我無關,我沉醉在這溫暖的光影中,四處甩動仙女棒,卻沒有發(fā)覺母親早已松開手,退到了旁邊,注視著我的身影,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著放煙花,也是母親第一次看著我玩煙花,母親眼中的光影和我漸漸融合,宛如夜空的繁星,那么微小,卻那么明亮,那么永恒。
(此刻,母親細致入微的呵護讓“我”勇于嘗試,敢于克服困難,使其形象更加立體、鮮明。)
也許,母親覺得即使是火樹銀花,也沒有我第一次拿起煙花時美麗。也許,她希望我可以像拿起煙花一樣直面困難。但從今天開始,我不再害怕煙花,因為我知道,煙花綻放時,母親會在身后支持我,跟我說,拿起它,克服它。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煙花在自己的手中綻放,我相信,以后還會有很多次。
(結尾以美好的愿景深化主旨,與文題呼應,結構嚴謹。)
【江蘇淮安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開明中學】
總評
習作選材貼近生活,構思精巧。小作者從以往經(jīng)歷——放煙花寫起,表明了自己對煙花的恐懼心理;再由今年新年時家人歡聚室外燃放煙花,而自己卻獨自于黑暗中躲藏,凸顯了內(nèi)心的落寞;然后由母親相助克服恐懼,使情感得到了交融;結尾道出了自己將在成長路上直面困難的決心。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細膩感人,語言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力。如“母親將我的手緊緊握住,緩緩轉圈,璀璨的火花在我身邊勾勒出一道金色的光影”一句,讓我們感受到了文字的靈動之美,金色的光影下是心與心的交融,足見其文字功底的不凡。
(周煊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