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人發生爭論,有時是因為學習,有時是因為工作,有時則是因為善良。
一個酷熱的夏天,陽光毒辣地照在大地上,香樟樹無精打采地立于街道兩旁。天熱得讓人快要窒息,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巨大的蒸籠中。此刻,我正步履匆匆地往家趕,突然發現前面圍了一群人,走近一看,只見空地上躺著一個小女孩,臉色蒼白,我想她多半是中暑了。
看著那個小女孩躺在那里,我十分著急,想上前攙扶,奈何自己力氣不夠,但圍著的路人只是看熱鬧,卻無一人上前將女孩扶起。管不了那么多了,我正打算上前,一位五六十歲的老人擠了進來,麻利地把女孩攙扶到陰涼處。我本以為這位老人是小女孩的奶奶,可她卻說:“誰認識這個姑娘,打個電話給她家長吧。”見沒人回應,便又問,“誰有水啊,能拿一點過來嗎?”
這時,有人問她:“這小女孩與你非親非故,你管她做什么?萬一她家人訛上你怎么辦?”
老人眼中閃爍著怒火,嘴角下拉,眉頭緊皺,呼吸急促,連聲質問道:“難道說非親非故就任憑她暈倒在地不管嗎?這樣一直暈著,如果真出了事該怎么辦?”
那人冷漠地回答:“那也與你沒關系啊。”
老人拍拍身上的土,看著周圍的人群,高聲說道:“雖然與我沒關系,可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的孩子發生這樣的事,你希望大家都不管不顧嗎?即便是陌生人,在他們需要幫助時,我們不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嗎?難道人與人之間就真的沒有任何關心可言嗎?”
那人頓時啞口無言。
這時,有人遞來一瓶水,老人趕忙喂給小女孩。不一會兒,小女孩咳了幾聲,蘇醒了。她了解了事情經過后,連忙向老人道謝,老人連連說:“不用謝,不用謝,你沒事就好。”
這場爭論雖然激烈,但最終老人的舉動讓大家統一了想法。那一刻,我從老人身上看到了一種品質——善良。此刻,老人身上散發出一種光芒,照亮了我的心。
點評
小作者選擇緊扣中心的生活細節,用最直接的方式體現了命題者的意圖。文中對爭論場景的刻畫生動細致,富有畫面感。全文運用細膩的語言、神態等描寫來刻畫爭論中的人物,突出了人物個性,展現了初中生獨特的觀察視角。作文立足生活又升華生活,扣題嚴謹,主旨突出,讀后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