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爺今年82歲,確診高血壓已有30多年了。之前一直在規律服用降壓藥,所以血壓控制得也比較好,沒有出現過什么意外情況。但是,這天早上吃完藥站起時卻突然感到頭暈,意外栽倒了……所幸沒什么大事。
雖然沒什么大事,但安全起見,家人還是帶李大爺來了醫院。醫生仔細詢問病史后,發現李大爺兩天前因診斷前列腺增生開始服用“特拉唑嗪”,推斷李大爺這種情況是典型的藥物誘發的體位性低血壓。
一、什么是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又叫直立性脫虛,是由于體位的改變,比如從平臥位突然轉為直立,或長時間站立發生的腦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壓。通常認為,站立后收縮壓較平臥位時下降20 mmHg或舒張壓下降10 mmHg,即為體位性低血壓。
人在站立時,有300~800 cm3的液體會因重力重新分配到下肢。在健康成年人中,頸動脈和右心房的壓力感受器會感知到壓力下降,從而產生自主反射促進多種生理反應。而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則可能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在大多數患者中,體位性低血壓是自主神經反射受損、血容量不足或藥物不良反應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藥源性低血壓需要特別注意:服用某些藥物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并引起頭暈、乏力、嗜睡、精神不振、心慌、胸悶、四肢麻木、眩暈甚至暈厥等。
二、體位性低血壓的表現
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頭暈、黑曚等一過性腦缺血表現,但是一般都能在短時間內恢復,不會造成大腦的永久性損傷。然而,頭暈發作時有較大的跌倒風險,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
此外,體位性低血壓還與跌倒、骨折、暈厥、認知能力下降或癡呆、抑郁、虛弱和過早死亡相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三、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
李大爺吃的特拉唑嗪屬于α受體阻斷藥,代表藥物還包括多沙唑嗪,主要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療,通常在睡前服用;這種藥物通過擴張血管可以產生降壓效應,而且首次給藥后的體位性血壓下降可能更明顯,對此需要特別注意。除此之外,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包括:
(1)硝酸酯類藥物如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單硝酸異山梨酯等,由于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舒張血管,也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
(2)常用的降壓藥物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也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且多發生于老年患者中;與其他降血壓藥物合用時更要小心。
(3)長期大量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可能出現血容量不足、低血鈉等不良反應,進而導致體位性低血壓。
(4)普萘洛爾、胺碘酮、奎尼丁等藥物會抑制心肌收縮力,使心臟排血量減少,也可導致體位性低血壓。
(5)降糖藥物如達格列凈、恩格列凈,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考慮與自主神經退變有關;若出現嚴重體位性低血壓,應及時就醫,更換藥物。
(6)抗精神病藥物如氟哌啶醇、氯氮平、奧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等,對腦內多巴胺D2受體、α腎上腺素受體有阻斷作用,可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不良反應。抗抑郁藥如阿米替林、米氮平,也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且多見于老年人。
(7)擬多巴胺藥如芐絲肼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以及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如吡貝地爾、普拉克索,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常用藥。用藥早期易發生輕度體位性低血壓;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身體會逐漸適應,
所以,患者初始服藥治療時應從小劑量開始,且服藥期間注意監測血壓,尤其是老年患者。造成體位性低血壓的原因較多,若明確為藥物因素導致的體位性低血壓,不能擅自改變用藥劑量,也不可突然停藥,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劑量或更換藥物,以免加重病情。
四、體位性低血壓的預防與治療
1.預防
我們要盡可能減少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預防跌倒。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起床時應緩慢,避免突然站立,可以先從臥位到坐位,再從坐位到站立位,站立后行走也不宜過久。我們可以牢記“起床三部曲”:醒來平躺30秒,之后靜坐30秒,起來站立30秒。
其次,注意服用容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后不要突然站起,最好靜臥或靜坐一會兒。
再次,還可以通過收緊腿部肌肉、下蹲或彎腰、使用腹帶、穿彈力襪等方式減少淤血,增加站立位的心輸出量,減少體位性低血壓發生。
2.治療
確診體位性低血壓后,首先要減量或停用相關藥物,此時大部分患者的血壓可以逐漸回升至正常水平。癥狀嚴重者應當積極治療并監測血壓,必要時進行補液處理,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或者考慮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體位性低血壓,尤其是神經源性的體位性低血壓,可以考慮使用米多君。米多君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推薦治療體位性低血壓的一線藥物。作為一種前體藥物,其經過酶促水解,代謝為活性成分脫甘氨酸米托君,選擇性地刺激外周α受體,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米托君用于治療成人體位性低血壓的推薦劑量為2.5~10 mg,每天3次。不良反應包括紫癜、尿潴留、臥位高血壓。注意定期監測臥位血壓和立位血壓,臥位血壓升高過度即停用。對患高血壓病或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來說,米多君為首選藥物,這是由于該藥的半衰期很短,也不會導致過多的液體滯留。該藥可維持2~3小時的升壓效果。
除了米多君,治療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還包括屈昔多巴、氟氫可的松等。
—屈昔多巴是無藥理活性的去甲腎上腺素前體藥,在體內由L-芳香胺酸脫羧酶直接代謝為去甲腎上腺素。用于改善多種疾病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所帶來的頭暈和昏厥。起始劑量為100 mg,每天3次,每隔3~7天遞增劑量100 mg,直至適宜維持劑量。服用屈昔多巴前和增加劑量后注意監測仰臥血壓。不良反應包括臥位高血壓、頭痛、頭暈及惡心,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腎功能不全者應謹慎使用。
—氟氫可的松為腎上腺鹽皮質激素類藥物,屬于中效皮質類固醇,通過促進腎臟重吸收鈉來擴大血容量。一般來說,用于體位性低血壓的起始劑量是0.1 mg;但是,日劑量不應高于0.3 mg,以免發生藥物引起的皮質類固醇樣效應。不良反應包括臥位高血壓、水腫、低血鉀癥、頭痛,嚴重者可發生腎上腺功能抑制,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或嚴重高血壓者應禁用。對非高血壓病患者來說,氟氫可的松應該作為一線藥物。
最后提醒大家,用藥的時候一定要當心,使用藥物前需要了解藥物是否會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尤其是本身患有高血壓的老年患者,在用降壓藥時更要注意,以防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