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做出的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問題,強調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高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其優秀人才隊伍是加強企業執行力的重要保障,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加快優秀青年人才培養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國有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以“四項工程”謀篇布局人才工作“全景圖”
人才成長和培養有其內在規律,不可拔苗助長,無法一蹴而就。厚植人才成長的沃土,關鍵是要轉變觀念、創新機制,深入貫徹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堅持系統思維,推動人才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改革。
領導高度重視,把青年人才培養選拔作為一把手工程。國有企業青年人才培養選拔取得突出成效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領導高度重視。首先,需要一把手親自參與,在班子中帶好頭、表好態。其次,需要研究制定青年人才培養規劃,并以制度的方式明確提出青年人才培養選拔的目標、辦法和組織領導等。再次,要真正做到組織協同。青年人才培養選拔不僅是組織部門的事情,而且是整個領導班子的任務。各部門各單位都要真正做到思想統一、步調一致,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壓緊落實青年人才培訓選拔責任,為青年人才培養選拔工作構建組織保障。
科學務實謀劃,把青年人才培養選拔作為系統工程。“選用育留出”是企業高效管理青年人才資源的重要機制,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效果。其中,完善體制機制是根本前提,有利于營造良好氛圍;延攬人才是底層基礎,為青年人才涌現提供了可能;交流培訓是有效途徑,可以有效提高青年人才的能力素質;退出機制是重要保障,為青年人才順利、快速成長疏通通道;專項考核是重中之重,明確哪些是優秀的可以提拔使用的青年人才;大膽使用是核心關鍵,能夠真正把青年人才使用起來;而領導力開發,可以說是國有企業真正使青年人才培養選拔工作成為完整閉環的有力之舉。
妥善處理矛盾,把青年人才培養選拔作為攻堅工程。任何一項變革都是對現有機制流程的破局重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阻力和矛盾。青年人才培養選拔也是如此。例如,對于如何暢通青年人才上升發展通道,很多企業推行的領導干部到齡退出現職領導崗位規定,不是簡單的一刀切,而是結合干部個人意愿,選擇改任非領導職務或內部退養等,既健全了領導隊伍退出機制,較好解決了因領導班子職數不足影響青年人才使用的問題,又讓退出領導崗位的同志仍有充分發揮作用的舞臺和機會,在心理上更能接受讓青年人才挑大梁的管理意圖。
構建長效機制,把青年人才培養選拔作為長期工程。青年人才培養選拔是一項長期工作,不可能通過一兩次短期集中的大規模改革就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充分認識到青年人才培養選拔的長期性、復雜性,要總結梳理青年人才培養選拔的經驗做法并將其作為制度機制固化下來,以確保政策思路的持續性,為青年人才培養選拔提供科學指導,比如“一人一圖”的人才個性化培養管理、系統化外派輪崗鍛煉機制等。推廣這些經過實踐檢驗的經驗做法,可以為加速培養優秀青年干部創造客觀條件。
以“五項機制”落實落細人才工作“全鏈條”
打造一支能夠適應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優秀青年人才隊伍,需要結合青年人才隊伍現狀和企業改革發展的任務使命,通過科學有效的體制機制落地見效。
發現識別機制。試玉要燒七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在培養選拔青年人才時,要建立有效的識別機制,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去發現人才,避免唯業績論、唯分數論等僵化單一的思維模式,重視更高層級所具備的能力和經歷,并以此為標準評判候選人是否具備相應的潛質,重點關注高潛質人才,特別是在未來能夠成為企業發展“頂梁柱”的人才。在國有企業年輕人員培養選拔時,要積極借助領導力測評、性格測試等科學的評估測量工具和方法,做好評鑒識別和預測職業發展潛力工作,真正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長。
培養培育機制。青年人才的成長成才,既要靠青年人才自己的努力,又要靠組織有計劃地培養。要加強教育培訓,重點做好青年人才理想信念和黨性修養等方面教育,注重“缺什么、補什么”,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青年人才培訓。加強青年人才交流和崗位鍛煉,加大跨崗位、跨專業、跨行業交流,推動多崗位鍛煉成才,把年輕干部放到困難地區和艱苦崗位鍛煉才智、增長才干,有意識地培養年輕干部在基層一線多“接地氣”“墩墩苗”。加強職業引導,通過領導力開發、職業生涯規劃等方式,明確青年人才培養的總目標、階段目標和各階段培養方式,幫助青年人才明確需要提升的能力和改進的方向,將資源集中于最需要積累提升的地方,從而提高青年人才經驗能力的積累效率,提升人才成長速度。

選拔使用機制。人才以用為本。加快青年人才選拔使用,可以通過騰位子、壓擔子、選苗子的方式,利用組織選拔、競爭上崗等方式,真正把優秀青年人才用起來,促使優秀年輕干部早成才、快成才。要量才使用,綜合考慮管理的系統性和人才的多樣性,把青年人才放在恰當的崗位上任職,做到人盡其才。抓住一切機會,優先提拔優秀青年人才,有計劃地騰出崗位,把青年人才推上去,讓他們經風雨見世面,在其精力充沛的人生階段早日發揮作用。要放開起用,根據人才成長規律,合理規劃人才培養使用周期,尤其注重對青年人才應用“小步快跑”的培養方式,在保證能力、經歷積累的延續性的基礎上,視情況適度縮短在不同崗位的任職時間要求。
評價激勵機制。通過建立青年人才科學評價激勵機制,營造青年人才成長成才的良好氛圍。關心愛護青年人才,支持他們銳意進取,努力為青年人才搭建適宜的創新環境和進取空間。在實際工作中,允許青年人才犯錯誤,并留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不品頭論足、棒殺捧殺。實行優秀人才儲備庫動態管理,組織部門要建立優勝劣汰的競爭管理機制,根據綜合考察等結果,“有進有出”,經綜合研判確定的儲備庫人才始終保持動態平衡,及時根據企業戰略需要調整儲備庫人才質量數量。
容錯容過機制。對于青年人才,要多用“望遠鏡”少用“放大鏡”,建立容錯容過的文化氛圍,堅持“三個區分開來”,營造寬厚、寬松、寬容的成長環境,充分發揮青年人才有激情、敢打拼的年齡優勢,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理性輿論環境,加大青年人才培養選拔的公開性、透明度,“以天下人之眼觀之、以天下人之耳聞之”,盡可能全面地提供當事人信息,不給任何捕風捉影的謠言和虛假信息提供“出籠”機會。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在黨、也在人,歸根結底在于持續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的接班人。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只有堅持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源源不斷培養選拔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優秀青年人才,努力形成青藍相繼、薪火相傳的生動局面,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的保證。
(作者單位: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