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投資公司錨定“價值貢獻、產投協同、生態構建”三大職責,以整合組織鏈為主體,突出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激發價值鏈協同鏈生態鏈發展效能為用,明體達用、體用貫通,形成“一體四鏈”工作體系,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有效融通、匯聚合力、協同發展。
一體化推進:聚焦發展需求建強組織鏈
組織是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基礎和載體。聚焦組織建設與合作發展不相適應、隊伍凝聚力戰斗力有待提升的問題,創新組織設置,搭建示范平臺,強化隊伍攻堅,一體推動組織建設與產業鏈條同步延伸、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同步推進、組織活動與企業經營同步開展。
黨建聯盟抓統籌。圍繞推動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按照“產業關聯、區域相鄰、便于組織”的原則,采取“1+1+N”模式,在BASIC6各領域選取1家企業為核心、N家上下游企業為支撐,整合管理基金、二級單位、鏈上企業創建黨建聯盟,設置議事決策清單,統籌能力資源優勢,以黨組織功能發揮集聚發展合力。
鏈上支部抓跟進。按照產業發展延伸到哪里、黨的組織建設就推進到哪里的思路,鼓勵黨支部通過單獨組建、聯合組建的方式,先后支持創芯慧聯、信而泰等多家鏈上企業建立黨組織,推進“兩個覆蓋”。通過問卷調查、實現探訪,實時摸排鏈上企業黨建工作底數,結合企業黨建薄弱環節,與30余家企業針對性開展黨建和創、能力輸出,推動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的轉變。
基層黨員抓示范。聚焦突破產業鏈“堵點卡點難點”,動員黨支部拓展實施“領題破題 合力攻堅”主題實踐,聯合二級單位、參股企業組建聯合黨員突擊隊與黨外人士聯合攻關小組,通過設課題、明舉措、驗成效、挖典型、提士氣五個步驟,進一步激發基層首創精神,撬動“管戰建投”各方資源和能力,打造形成產投協同十大標桿案例,并在集團公司市場經營工作會上得到集團領導的表彰。
提振價值鏈:聚焦投資協同優化資本鏈
資本是帶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紐帶。圍繞資本支撐集團戰略轉型有待提升的問題,聯合集團總部、省專公司構建更加緊密的投資協同機制,推動產業布局優化、整體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緊密投資協同。基于集團各領域豐富資源,組建覆蓋直投部門、管理基金、業務部門的“1+1+1”聯合攻堅小組,完善協同運行機制。年初由行業專家明確投資需求和方向,通過開展理論聯學、政策研討、專場對接,以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信息通信、金融發展等方針部署為決策依據,深化業務與資本條線協同融合,提升投資工作的精準性、針對性、實效性。
強化協同保障。聯合研發、市場等業務條線開展實踐經驗主題宣講,推動省專公司進一步了解資本支撐能力構建和市場拓展的獨特優勢。推動集團在省專公司提供投資支持方面,設置考核激勵機制,有效整合全集團業務資源,比如推進總師/首席專家提供領域洞察、推進總師/首席專家進入戰新投資項目團隊、推進省專公司提供所在領域戰新企業清單,推動股權投資更好賦能主責主業。
探索設立科協產投融特設組。拓展實施黨建和創,強化五同共建,聯合財務公司、金科公司、中移科協各學部開展協同交流,橫向賦能各學部提供投融資、金融科技支持,助力專業學部建立生態紐帶,深化技術融合,放大科技與資本的協同效應,實現從科技到產業再到金融的良性循環。
打造協同鏈:聚焦轉型升級延伸合作鏈
開展產投協同是產業投資的初心。聚焦進一步整合優化協同機制、打造同參股企業的利益共同體這一終極目標,全力做好對接交流平臺,構建多級聯動的生態協同體系,推動鏈上企業從單打獨斗向協同作戰轉變、從各自為政向融合發展轉變。
推動項目共拓。緊盯戰投企業的投資紅利兌現,按照“發揮優勢、業務互惠、能力盡用、突破機制”的合作原則,選取亞信科技、科大訊飛等七家具有較強協同價值的企業,建立對等協同組織,明確合作機制和定位,開展“走進戰投圈企業”系列活動,“一企一策”制定合作目標和方案,拉通戰投圈企業能力,聯合推動項目落地。
推動產品共建。發揮“投資×市場”乘數效應,辦好產業投資生態合作大會,依托“彩虹橋”“沃土計劃”兩大協同品牌,在投前與市場條線明確溝通機制、合作企業名錄和分層分級對接機制,推進相關領域布局;在投后規范與被投企業合作舉措,鼓勵優先合作、商機共享、產品共建,聯合打造產品,讓被投企業成為中國移動市場發展中重要的合作伙伴。
推動聯合研發。發揮好國資央企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作用,錨定“推動控參股企業核心技術、重要產品、關鍵能力的整合與融合創新”這一總體目標,立足BASIC6重要參股企業圖譜和重要參股企業能力全景圖譜,依托“控股企業統籌管理、重要參股企業資源傾斜、一般參股企業鼓勵優先”三類協同模式,在集團公司“1+N”研發合作管理制度體系內,明確參股企業參與研發合作的支持政策,實現同等條件下優先合作,促進與參股企業資源互補、能力共享、生態互動,進一步釋放“研發+資本”協同效應,使參股企業成為中國移動研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凈化生態鏈:注重氛圍共育聚焦價值引領打造防控鏈
廉潔是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聚焦鏈上企業思想認識不到位、監督制約機制不完善、廉潔防控力度不足、廉潔文化建設參差不齊等問題,發揮央企廉政優勢,聯合參股企業在一體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上協同發力,持續鞏固親清合作氛圍。
加強價值引領。賡續紅色血脈,用好紅色資源,每年聯合管理基金、參股企業開展紅色研學,用好用足黨史重大事件、重要活動、重要任務等紅色文化中蘊含的精神元素,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組織紀律和擔當精神。發揮宣講引領作用,拓展宣講陣地,積極邀請啟明星辰、科大訊飛、物奇微電子等企業參加集團公司“新動力量”宣講,展現中國移動對外開放合作的實踐成效與良好風貌。以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為重要契機,組織宣講員向“親戚圈”推介黨建強鏈經驗,推動更多企業融入黨的旗幟中來,激勵團結協作、協同攻堅。
完善監督體系。基于金融自帶風險基因的特點,發揮“資本鏈”鏈長作用,圍繞投資公司、二級單位、管理基金、參股企業四類主體,高標準推進組織、教育、監督、制度、責任五大體系建設,打造股權投資“四橫五縱”廉潔風險防控體系,面向43家二級單位宣介防控經驗,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黨性意識、道德觀念和良好作風。
開展廉潔共建。健全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以黨紀學習機制教育、中國移動反腐倡廉教育活動為契機,組織二級單位參觀紅色金融展,邀請管理基金與浦發銀行、科大訊飛等5家參股企業開展警示教育與專題輔導,牽頭27家鏈上單位開展中國移動“清風融鏈·廉潔同行”教育活動,共同赴“明鏡昭廉”反貪尚廉歷史文化園參觀學習,在倡廉訴廉中涵養廉潔文化、筑牢廉潔防線,保障資源能力高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