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哪吒與敖丙合體時,“冰火雙生蓮”的出現顛覆了人們對“冰火兩重天”的傳統認知。
當神話照進現實,冰與火也并非絕對的“死對頭”,冰川與火山竟也能奇妙地共存。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調查中心楊煜坤告訴筆者,從地質角度來看,火山噴發與冰川形成有著緊密的聯系。火山噴發時,大量的火山物質堆積,形成高聳的地形,為冰川的存在提供了海拔基礎。
以赤道附近的非洲乞力馬扎羅山為例,它是一座典型的火山,盡管地處高溫帶,但頂峰海拔超過5000米。由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約6℃,因此,其山頂氣溫極低,常年積雪不化,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赤道冰川”景觀。
與此同時,冰川對火山活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楊煜坤解釋,冰川巨大的重量如同給地殼施加了一個沉重的壓力,導致地殼下沉,打破了原有的巖石圈平衡。而當冰川消融時,地殼回彈,釋放出大量壓力,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觸發地震或者火山活動。
另外,冰川消融會釋放出大量淡水,這些淡水滲入地殼后可能會降低巖石的熔點,促使巖漿生成,進而加速火山活動。
為何在地球上的某些區域,冰川與火山能夠共存呢?“這一奇妙現象既與地球深部的地質活動相關,也受到地表氣候、地形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楊煜坤表示,在地球板塊的生長邊界或消亡邊界,地殼運動十分頻繁,地下深處的巖漿活動活躍,大量巖漿涌出地表,形成了火山群。而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由于寒冷的氣候條件,降雪不斷積累,逐漸形成了冰川。
楊煜坤舉例說,比如俄羅斯的堪察加半島地處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頻繁的地殼運動使得這里火山密布。同時,山脈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形成了強降雪區,大量的積雪在低溫環境下不斷堆積,最終形成了大面積的冰川覆蓋。這種獨特的地質與氣候條件,造就了堪察加半島上冰川與火山共存的壯麗景觀,也使其成為世界聞名的“冰火島”,吸引著無數地質愛好者和探險家前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