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推動人類社會迎來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時代。”人工智能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內容廣、影響大,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定力不足,極易受到各種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的影響。大學生在享受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其主流意識形態認同也遭到了一定的挑戰。
第一,海量化的信息內容干擾了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知認同。人工智能時代,互聯網上的信息浩如煙海。大學生每天都被大量的新聞、觀點、娛樂內容等包圍。這種信息過載的狀態使得他們難以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容易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對主流意識形態的關注和理解被分散。從而影響他們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知認同。第二,智能化的算法推送影響了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認同。人工智能時代,大學生群體會自主選擇其感興趣的內容,難以接觸到全面、多元的觀點。智能算法利用大學生群體的這一特點,精準捕捉大學生的思想需求,為其構建一個娛樂的信息世界。大學生沉浸在這個娛樂世界,局限于自身感興趣的內容,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容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算法推送的內容在沒有經過嚴格審核的情況下就發布,可能導致虛假信息的產生。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認同受到影響。第三,數字化的虛擬空間削弱了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認同。數字化是人工智能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人工智能時代,社會思潮更加多元化,大學生置身于海量的信息世界中,接觸到了各種形形色色的思想,開始以自己的話語方式重構主流意識形態,喜歡以一種戲謔、玩笑的方式談論時事,熱衷于玩“梗”,使主流意識形態由原本的崇高性和嚴肅性變得充滿了娛樂色彩,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認同被削弱。
因此,不管是國家、社會還是學校都必須重視大學生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想變化,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鞏固和深化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最終使大學生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大學生是富有活力與夢想的群體,肩負著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人工智能與大學生主流意識認同相互影響,需要大學生自身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克服其帶來的挑戰,促進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
當今時代,大學生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還應學會利用信息媒介篩選積極向上且對自身有益的內容,學會辨別信息的真偽,提高自身的數字信息素養。其一,加強對自身科學精神與理性思維教育、社會責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其二,依托大數據等人工智能技術,收集、篩選、整理各類信息,對有悖于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容“零容忍”。
人工智能時代,大學生處于智能算法的監控之下,極易受到各種紛繁復雜思想的影響,容易主觀地看待問題。因此,大學生應清楚地認識到人工智能的兩面性,辯證地看待問題,不隨波逐流,增強自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增強對“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感。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對“算法推薦技術”做出明確定義:“應用算法推薦技術是指利用生成合成類、個性化推送類、排序精選類、檢索過濾類、調度決策類等算法技術向用戶提供信息。”當今時代,以大數據、互聯網為代表的智能算法影響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
政府必須加強對算法推薦技術的監管,牢牢掌握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主導權。如2022年3月1日施行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對算法推薦技術的監管提供了一定的指導。因此,有關部門可以據此來構建完善的算法監管體系。其一,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懲處力度,從源頭上制止算法支配網絡空間的亂象。其二,建立并完善人工干預與用戶自主選擇機制。在重點環節積極展現契合主流價值導向的信息,對算法推薦服務者進行備案登記,加強對算法推薦內容的把關與審核,嚴禁有悖于主流價值觀的內容進入網絡空間,牢牢掌握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主導權。
當今時代,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算法常向大學生推送一些有悖于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容。因此,必須對算法推送的內容進行篩選和過濾。其一,建立健全算法推薦的過濾機制。通過技術手段,對算法推薦的內容進行嚴格篩選,剔除那些與主流意識形態相悖以及低俗、虛假的信息。其二,加強對算法模型的優化和監管,確保其推薦的內容符合主流價值觀。只有對算法推薦內容進行有效過濾,才能為大學生營造一個清朗的信息環境,保障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暢通,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大學生是智能化算法服務的主要對象之一。因此,必須牢牢掌握人工智能的關鍵核心技術。其一,在算法推薦的內容進行過濾的基礎上,進一步將保留下來的內容進行分類,對含有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容優先向大學生推送。其二,通過建立大學生用戶數據畫像庫、優化算法模型、加強內容建設和反饋機制,提高主流意識形態在大學生中的影響力。
人工智能時代,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環境復雜多變、話語中介相對單一以及話語表達缺乏創新。因此,必須加強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建設,強化話語認同。
話語環境是社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解決的是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在哪說”的問題。話語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感的高低。人工智能時代,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環境正經歷著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它已成為意識形態話語交鋒的新戰場,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和影響力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必須為大學生營造一個積極正面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環境,發揮主流意識形態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引領作用。
話語中介解決的是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通過什么途徑或渠道說”的問題。話語中介是連接話語主體和話語客體的橋梁和紐帶。人工智能時代,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傳播媒介由傳統的單一化的傳播媒介轉向多元化的傳播媒介,大學生可以通過更多渠道了解主流意識形態。因此,必須優化人工智能時代各種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媒介,拓寬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傳播渠道,加強主流意識形態話語主體和客體之間的聯系,提升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感,凝聚社會共識。
話語表達解決的是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如何說”的問題。人人都有各自的說話方式,但不同話語的表達效果和社會功能則差異很大。人工智能時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大學生帶來了諸多便利,但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表達卻并未與時俱進。因此,必須創新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表達,將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容融入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用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解讀人工智能帶來的社會熱點問題。
總之,大學生應理性、客觀地看待人工智能的發展,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減少人工智能給自身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大學生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才能確保在思想上不迷失方向,在行動上不偏離正軌,為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富強貢獻一份力。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