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蜀繡,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本文探討了蜀繡的發展歷史、政府支持、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與產業現狀,并指出蜀繡在高級定制服裝中的潛力。同時,提出了針對蜀繡高級定制服裝面臨的挑戰,及其解決策略的探索。
關鍵詞" 非遺蜀繡" 服裝" 高級定制
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潮風的興起,非遺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傳承。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發《“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1]。同年8月,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了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2]。《意見》強調要堅持黨對非遺保護工作的領導,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深入實施非遺傳承發展工程,切實提升非遺系統性保護水平。蜀繡,作為中國傳統工藝的代表之一,得到了政策支持與廣泛關注,尤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煥發新生。
一、蜀繡發展基礎
(一)蜀繡發展歷史
蜀繡,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起源于商周時期,興盛于蜀漢,在唐宋時期達到了巔峰狀態。蜀繡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繡品的總稱,技藝分布在成都、遂寧、綿陽、樂山、南充等地。四川古稱“蜀”,因此該地區的刺繡便被稱為“蜀繡”。據《說文解字》記載,“蜀”字形象地描繪了蠶在寬大的桑葉中緩緩爬行的姿態。清代漢學家段玉裁在《寧縣志》中也提到,蜀地以養蠶著稱,因此有“蠶叢”之稱,蜀即蠶的代名詞。四川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物產豐富,為種桑養蠶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不僅促進了絲綢產業的發展,也為蜀繡的興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隨著絲綢產業的繁榮,織造業也應運而生,為蜀繡的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和技術支持[3]。
(二)政府支持
隨著國家對非遺文化保護力度的加大,蜀繡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扶持。在國潮風與新中式興起的推動下,蜀繡正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2024年,成都起草的《成都市促進蜀錦蜀繡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旨在進一步保護蜀錦蜀繡非遺文化、促進蜀錦蜀繡產業發展、打造蜀錦蜀繡消費場景。同時,在成都市郫都區設立了每年1000萬的產業發展財政專項引導資金,用于支持蜀繡產業的創新發展,包括支持創新創意載體建設、蜀繡跨界融合發展、宣傳展示提升知名度、壯大從業人員隊伍、研發創新等[4]。
二、蜀繡在服裝上的運用
據西漢文學家揚雄在其著作《蜀都賦》中的記載,可以推斷,至少在西漢,蜀繡就已運用到服裝制作當中,并且已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為進一步規范絲織品生產與管理,漢代在成都專門設立錦官,負責監管蜀錦和蜀繡等絲織品的制作與流通[3]。這段歷史不僅記錄了蜀繡的悠久歷史,也體現了蜀繡在古代服裝制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蜀繡藝術的傳承與挑戰
蜀繡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其獨特的針法、色彩搭配和圖案設計,展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然而,在現代化浪潮的沖擊下,蜀繡面臨著技藝流失和市場需求變化的雙重壓力。慶幸的是,通過刺繡,仍可以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服裝設計中,賦予服裝深厚的文化內涵。這種傳統文化技藝與服裝服飾的融合方式,使手工刺繡服裝設計在市場上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二)蜀繡精湛的技藝與高品質
蜀繡技藝的精湛程度,是長時間練習與經驗積累的結果。蜀繡的針法種類繁多,共計12大類,超過130種,全面掌握這些針法并達到細致入微的境地,需要匠人傾注畢生的精力與熱情。蜀繡以真絲為主要材料,真絲材料的光感和色彩與蜀繡圖案繡制時的絲理方向能夠有效融合,使得刺繡的圖案光潔細致、細膩精美。
(三)蜀繡可滿足個性化需求
近年來,中華傳統文化深受年輕人喜愛,傾向于具有個性特色的服裝款式與圖案,蜀繡就完全滿足這一需求。以流行的“秀禾服”為例,在經過不斷的改良與創新后,逐漸成為現代婚禮中備受追捧的嫁衣之一。在現代秀禾服的設計上多采用刺繡作為圖案的表現方式,秀禾服的圖案也變得更加復雜多樣,融入如龍鳳、石榴等寓意吉祥的傳統圖案。刺繡元素的加持,無疑進一步增添了服飾的文化內涵、審美及商業價值。
三、蜀繡高級定制服裝設計項目產業化現狀
蜀繡產業化發展迅速,四川省多個產業集聚區匯聚了大量蜀繡企業和設計師,推動了蜀繡服裝的快速發展。一大批蜀繡企業在蜀繡產業創新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推動蜀繡文化價值向經濟、美學、社會等多元價值轉化。例如:“蜀繡之鄉”安靖與騰訊合作,以“傳統非遺與現代潮流文化相結合,尊重傳統,拒絕中庸,讓經典染上時代的色彩”的設計理念,開展線上蜀繡國潮刺繡夾克、蜀繡箱包定制,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種種成功的案例,不僅揭示了中國刺繡品市場的繁榮景象,也為蜀繡等高端定制刺繡產品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四、蜀繡高級定制服裝設計面臨的挑戰
盡管蜀繡在高級定制服裝領域擁有巨大的潛力,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技藝傳承問題:蜀繡技藝的傳承多依賴師徒制,缺乏規范的記錄與標準化教學,導致技藝逐漸流失;原材料的缺陷:真絲面料易褪色、耐磨性差,影響了蜀繡服裝的實際使用和保存;成本控制問題:蜀繡服裝制作工藝復雜,人工成本較高,導致定制服裝的價格較為昂貴,限制了市場的普及;市場推廣與品牌建設不足:蜀繡的市場認知度較低,品牌影響力不強,缺乏有效的市場推廣渠道。
五、蜀繡高定服裝的發展規劃及解決途徑
(一)高素質強技藝的蜀繡人才培養
技術是產業發展的核心,蜀繡技藝人才的缺失和后續力不足,制約了蜀繡技藝及高級定制行業的發展。培養素質高、技藝強的蜀繡人才成為解決傳承與設計開發的關鍵。以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為例,自2009年起,通過建設“蜀繡研究中心”,探索實踐校內外非遺傳承,構建了兼顧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蜀繡非遺傳承教育體系。2017年,該校獲批“刺繡設計與工藝”專業,旨在培養從事蜀繡產品創新設計、繡品制作等工作的創新型專門人才。同時,該校開設“中國傳統手工技藝”課程,內容涵蓋蜀繡、羌繡等,著重探索非遺蜀繡技藝在服裝服飾設計上的創新路徑,提升其實用價值。2018年,該校“基于學校專業特色的蜀繡非遺傳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項目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及四川省第八屆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標志著該校在蜀繡技藝傳承與教育方面的卓越貢獻。
(二)耐磨耐水洗蜀繡繡線的開發和發掘
蜀繡繡線的缺點非常突出,針對這一問題,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校級科研《基于實用蜀繡產品開發的桑蠶絲繡線研究》項目,確定了桑蠶絲的并和股數、捻度,以及脫膠后桑蠶絲繡線的含膠量,確保其滿足染色牢度、光澤等要求。通過研發真絲繡線的染色、固色配方和工藝,確保繡線具有良好的水洗色牢度、弱酸性或中性皂洗色牢度及耐光照色牢度,并且規定真絲繡線的耐磨性能、耐勾絲性能標準,滿足蜀繡日常水洗養護等問題。項目試樣完成了20個顏色的染色,樣品已投入制作蜀繡高級定制服裝。繡線的耐磨度、固色牢度比普通繡線更高,服裝產品的使用時限增至10年以上。
(三)蜀繡服裝的創新設計
傳統服飾多使用錦繡來進行圖案裝飾,價格昂貴。蜀繡繡制圖案的面積越大,用色越細膩,工價就越高。現代刺繡服飾為降低成本,更多會采用機繡的形式來設計服裝。機繡雖然價格便宜,但是機繡線是化纖材質,繡線粗,色彩光澤度較差,繡成的繡品暈色粗糙、質感差,不如手工細膩光潔。在設計蜀繡服裝時,可考慮通過款式設計和圖案設計元素,降低手工成本。
1.服裝款式設計
近年流行的新中式服裝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設計精髓,注重裝飾細節與穿著舒適度,款式得體,適合多種場合穿著,展現文化自信與審美追求。新中式服裝巧妙運用了中國傳統服飾的設計元素,如立領、盤扣、對襟等,這些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煥發新光彩。蜀繡為中華傳統文化技藝,可作為重要裝飾元素與新中式服裝進行融合設計,更加符合傳統文化的創意思路。
2.服裝圖案設計
在服裝圖案設計時,可區別于傳統服飾中片花與團花的裝飾方式,考慮將刺繡圖案運用于領口、袖口、對襟處,對服裝整體裝飾起到點綴作用。在領口處巧妙的點綴圖案,同時利用織錦面料的印花底紋作為暗紋裝飾,蜀繡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既體現出蜀繡的工藝細膩與價值,又能為服裝的文化內涵賦能。
3.繡制方式設計
除了款式設計和圖案設計元素外,也可以考慮使用特殊的繡制方式。一是繡繪結合,針對大片團花設計時,可先用顏料對圖案進行繪制,待顏料干燥固色后,再用刺繡對其進行“點睛”,以繡繪結合的方式制作服裝圖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工成本。二是繡貼結合,貼布繡是傳統的刺繡方式,多見于少數民族的服飾設計。貼布繡針對色塊面積大且是單一色的圖案,裝飾效果明顯,但是缺乏細節,蜀繡與貼布繡混合運用,細節處用蜀繡進行細膩刻畫,可使圖案具有動靜結合美感,而且能有效降低刺繡工價。三是繡制方法的巧妙運用,在蜀繡繡制中有滿繡、虛繡、虛實結合的圖案表現方式。滿繡耗時最高、難度最大,虛繡多見于蜀繡繡制大寫意國畫,虛實結合的方式在現代蜀繡中很常見。在設計時,要根據服裝和圖案的特點綜合運用繡制表現形式,可以使用貼布繡加虛實結合的形式、繡繪結合加貼布繡的形式或者融入其他的繡法,如釘珠繡、盤金繡等來提高服裝的整體品質。
(四)蜀繡推廣平臺及品牌的建立拓展
早在2006年,蜀繡就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直到2015年的春晚上,李宇春的一首《蜀繡》才將蜀繡這項非遺技藝唱遍了全國大街小巷。蜀繡的市場推廣與品牌建設欠缺,無論從行業從業者、企業生產規模,還是從品牌建設、銷售渠道來說,都無法與蘇繡相比。蜀繡服裝高級定制需要從建立優秀品牌開始,全力打造蜀繡服裝大熱IP。
從服裝企業角度出發,蜀繡市場多以大師工作室為主要輸出,目前四川地區有三個國家級蜀繡工藝美術大師、兩個國家級蜀繡大師工作室及多個省級大師工作室。這些工作室主要還是以蜀繡工藝品為主,制作銷售占比達到70%,而蜀繡服裝定制占比不足10%。實際上,在市場推廣和品牌建設時,蜀繡大師工作室可考慮和知名服裝企業合作,聯名設計開發蜀繡高級定制服裝,設計品牌LOGO,統一進行形象打造和建設、宣傳與營銷,形成蜀繡服裝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可引入新銳設計師,注入新的元素和創意,設計更具時尚感和年輕化的款式和圖案,推出適合現代人審美的蜀繡服裝,同時利用蜀繡大師自身影響力,打造一個獨具風格的大師品牌。
結語
蜀繡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綜上所述,蜀繡高級定制服裝設計項目在推動蜀繡文化傳承與創新、促進非遺文化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展現出巨大的產業化潛力。然而,仍需解決技藝傳承、原材料問題、市場推廣等問題,以推動蜀繡在新時代的傳承。隨著消費者對傳統文化認同感的提升和個性化需求的增長,蜀繡將在服裝設計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參考文獻
[1]彭亮,劉旭青,柯平.“要素說”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研究[J].圖書館,2024(2):51—59.
[2]黃高原.強化非遺保護成果普惠共享[N].中國旅游報,2022-01-18.
[3]朱利容.文化是魂,技藝是根,創新是驅動——蜀繡時尚永遠在路上[M].成都:中國紡織出版社,2024:11-24.
[4]杜文婷.一方“大運青城水”把蜀繡帶向世界[N].成都日報,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