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發展規劃是指導高校圖書館行動的重要參考。通過調查研究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總結規劃編制經驗與業務實踐特點,據此采用情景規劃分析法考察“十五五”規劃的影響因素,得出高校圖書館“十五五”規劃的編制思考。反思規劃文本編制經驗,提出通過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牽頭、形成政策閉環、采用合理的定標比超等手段,以提升“十五五”規劃編制的科學性與可行性。反思規劃任務部署實踐,認為應當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保障作用、明確定位與目標、確保任務部署科學具體,以提高“十五五”時期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結合情景規劃分析,建議高校圖書館充分預判未來發展情景,緊密圍繞技術、政策和讀者需求,以專業化發展推進內涵式發展。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發展規劃;“十四五”規劃;“十五五”規劃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136(2025)02-0018-09
Research on University Library Development Planning: From the \"14th Five Year Plan\" to the \"15th Five Year Plan\"
PAN Yuting,ZHANG Huijun,LIU Yanduo,KE Ping
Abstract:Development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guide the a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14th Five Year Pla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plann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practice,uses the scenario planning analysis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15th Five Year Plan\",and obtains the thinking of the \"15th Five Year Pla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Reflect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planning text compil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15th Five Year Plan\" by taking the leadship of Steering Committee for Academic Libraries of China, forming a policy closed loop and adopting reasonable calibration ratio.Reflecting on the practice of planning task deployment, it believes that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guarantee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 clear positioning and objectives, and ensure that the task deployment is scientific and specific, to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during the \"15th Five Year\" period.Based on scenario planning analy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university libraries fully anticipat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cenario, closely focus on technology, policy and reader needs, and promote conformal development wit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words:university library;development planning;the \"14th Five Year Plan\";the \"15th Five Year Plan\"
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深入研究高校圖書館如何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對其支撐高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推進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等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正值“十五五”規劃啟動之際,本文通過調查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編制情況,總結分析“十四五”期間高校圖書館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并據此做出“十五五”規劃的相關思考,以期幫助高校圖書館更加準確地把握時代脈搏,緊跟發展步伐,掌握前進節奏,推動高校圖書館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1 經驗回顧: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的調查
網絡調查發現,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大多于2020年底至2021年上半年展開,這與國家整體部署緊密相關。部分高校圖書館具有較強前瞻性,例如,北京大學圖書館早在2018年初就起草了《北京大學圖書館2035年愿景與2019—2022年行動綱領》,被視為其“十四五”規劃的前身與基礎[1]。2019年10月25日,黑龍江省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和黑龍江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了黑龍江省圖書館“十四五”發展規劃專題專家報告會,幫助省內高校圖書館更好地謀劃“十四五”規劃[2]。高校圖書館啟動規劃編制工作是對國家宏觀政策的積極響應,彰顯了其在應對新形勢、新任務時的積極姿態。高校圖書館在“十四五”規劃編制過程中積累的諸多經驗值得參考借鑒。
1.1 多措并舉確保規劃科學可行
在制定“十四五”規劃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采取多種手段與方式,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一是實地調研。在規劃編制的前期研究環節,積極組織外出調研,通過實地考察與交流學習,借鑒其他高校圖書館的先進經驗,開拓規劃編制思路。例如,2021年4月13—14日,重慶理工大學圖書館組織隊伍赴西南政法大學圖書館、重慶交通大學圖書館以及重慶大學圖書館調研學習[3]。二是意見征集。為了增強規劃的針對性,凝聚讀者智慧與力量,部分高校圖書館開展“十四五”規劃意見征集活動。例如,四川大學圖書館開展的“嘿!你喜歡的樣子我們都會有!為圖書館‘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4]。三是專題會議。諸多高校圖書館召開專門的“十四五”規劃編制討論會和工作部署會議,特邀校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圖書館界同仁共同商討。通過深入討論與分析,幫助圖書館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準確研判,編制出與高校發展、國家戰略相契合的規劃。例如,西安科技大學圖書館于2020年10月12日召開“十四五”發展規劃討論會[5]。
1.2 行業組織確保區域協調發展
除了高校圖書館自身主動謀劃以外,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高校圖工委)以及其他行業組織在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編制過程中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教育部高校圖工委于2020年12月召開會議探討如何科學制定高校圖書館“十四五”發展規劃[6]。黑龍江省、遼寧省、安徽省、江蘇省、云南省高校圖工委等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期間分別召開所在省份的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研討會[7]。通過發揮專業組織的力量,促進區域內高校圖書館之間相互學習與經驗交流,進而推進彼此的合作與協同發展,推動高校圖書館事業的整體進步。
1.3 學術引領增強規劃學理依據
2024年11月11日,筆者在中國知網以“高校圖書館‘十三五’規劃”為關鍵詞檢索,僅得到3篇相關的CSSCI文獻,而以“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為關鍵詞檢索,文獻數量躍升至20篇??梢姡咝D書館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學術期刊和專業會議成為討論和分享“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平臺?!秷D書情報工作》雜志社早在2019年11月便開始謀劃“高校圖書館面向‘十四五’戰略規劃學術研討會暨論文寫作研修班”[8]。《高校圖書館工作》2020年第5期專門策劃“圖書館‘十四五’戰略規劃”專題,《大學圖書館學報》也在2021年第1期推出“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筆談”專題。此外,專家學者聚焦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所面臨的編制環境[9]以及文獻信息資源建設[10-11]、智慧圖書館建設[12]等內容展開諸多討論。這些專家學者的行動展示出的學術關注和深度思考共同構成了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編制的理論支撐與實踐指導。
2 實踐透視:“十四五”期間高校圖書館業務特點
本文于2024年11月5—14日對39所985高校圖書館進行網絡調研,發現其普遍未在官方網站公開“十四五”規劃文件。通過郵件問詢和實地走訪得知,高校圖書館通常將“十四五”規劃作為內部文件,不對外公開,也有部分高校圖書館并未編制“十四五”規劃。鑒于此,本文進一步擴大調查范圍,在網絡調研的基礎上,輔之以非正式人際關系調研,共獲得19所高校圖書館的“十四五”規劃文件,調研樣本的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除兩所高校(編號為S14和S15)分別通過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公開“十四五”規劃文件外,其余均為非公開資料,故在分析中統一進行匿名處理。
表1顯示,絕大部分被調研高校圖書館的“十四五”規劃都有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保障措施,以確保規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其中9所高校圖書館設有任務指標以檢查“十四五”時期主要任務完成情況;4所高校圖書館制定了任務執行的進度計劃,以保障發展規劃科學有序地推進落實。僅S04、S09和S18的規劃同時含有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保障措施、進度計劃和任務指標。進一步總結分析,提煉出下列業務特點。
2.1 以資源為基石
建立分級保障制度,如S14建立的紙質資源三級保障體系和數字資源建設優先級別,以及S01以“保基本、增優勢、補短板”為原則的分級保障體系。優化文獻采購模式,如S16通過院系走訪、現場選購、網上薦書等方式優化圖書選購模式。豐富特色資源建設,如S01和S15確定了特色館藏建設方向和具體路徑,并制定專門的建設指導文件。推進資源共建共享,如S01、S02和S03積極加入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采購聯盟(DRAA)、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CADAL)、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等聯盟組織,加強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采購,推動數字資源長期保存與開放獲取。
2.2 以智慧為引擎
“十四五”期間,部分高校圖書館以完成智慧圖書館系統架構研究和頂層設計為首要任務,優先進行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智慧環境搭建等基礎性工作,如S10增設自助借還系統、選座系統等,S09升級圖書館管理系統。部分高校圖書館以構建全面線上個性化的智慧服務體系為目標,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如S04構建智慧圖書館信息資源發現系統,提供全面感知、泛在精準的智慧化服務;S08對接學校智慧校園平臺,開展新一代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平臺建設。
2.3 以空間為陣地
高校圖書館對原有的館舍空間進行全面細致的修繕、再造與升級,滿足讀者對學習空間的基本需求。如S09改造館內燈控系統,S16改造和提升閱覽室、走廊、樓梯等館舍空間。面對讀者日益多元化的空間服務需求,高校圖書館積極拓展新型空間以適應信息化、數字化時代的學習與文化特點。如S06塑造交流研討空間、智慧學習空間、閱覽休閑空間、融媒視聽空間、智能體驗空間、深度閱讀空間和特色主題空間七大新空間;S12打造有聲朗讀空間、冥想空間、中外文化交流空間;S01在宿舍樓、學院樓、學生活動中心等地方設置圖書館閱覽廳、書屋、書院等;S03將空間建設與文化環境建設相融合,建設思政主題、館史主題等特色文化空間。
2.4 以服務為己任
在助力科研方面,高校圖書館(如S01、S03、S09和S12)普遍建立了機構知識庫和知識產權中心,開展科技查新、專利情報、智庫等情報服務。在支撐教學方面,高校圖書館通過構建完善的文獻資源體系、開發教參系統,分析學科發展態勢,借助學科分析報告支撐學校的學科發展決策。如S11優先對重點學科、一流學科、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以及有望進入排名的學科進行資源保障傾斜,并超前部署新工科、新文科等新興領域資源。在輔佐學習方面,高校圖書館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閱讀習慣。如S04更新信息素養課程內容,S12和S15打造未來學習中心和專門的學習支持中心。在文化服務方面,高校圖書館普遍采取打造本館特色文化品牌、搭建文化交流平臺等策略,如S01的“數字記憶”項目、S15的校園文創研發、S10的校友文庫建設。高校圖書館還積極履行社會服務職能,或以校友讀者為核心,或以社區合作為陣地,或以國際交流為突破,通過適當地增加數字資源訪問權限、開通文獻傳遞服務、提供參考咨詢服務等方式,擴大社會服務影響力。
2.5 以人員為保障
高校圖書館為館員增加繼續教育機會以提升館員業務能力,通過正式招聘、勞務派遣、社會聘用、學生助管等方式擴大館員隊伍。制定科學務實的館員培養制度,針對不同層次的館員群體開展特定的業務培訓,提升館員知識結構、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和服務意識,以及工作的積極性和幸福感,以優秀的館員隊伍保障高校圖書館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3 預見未來:“十五五”影響因素的情景規劃分析
情景規劃是面向未來的預測性戰略分析方法,通過識別關鍵因素,構建未來可能的情景,從而幫助制定對策[13]。“十五五”規劃是面向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銜接規劃。本文結合時代背景與現實經驗,歸納影響高校圖書館“十五五”規劃的三個關鍵因素為技術、政策和讀者需求。
3.1 技術因素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經引燃新一輪科技革命,對未來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產生巨大影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更將引起信息技術的進一步變革[14]。從新技術潛在的應用場景來看,“十五五”期間高校圖書館業務管理系統、資源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等管理核心環節,將在新技術的強大賦能下實現前所未有的優化與升級,提升日常管理運用的效率和準確性,催生新一代圖書館系統的誕生[15]。此外,新技術將助力高校圖書館深入拓展基于技術的智能化咨詢服務、智慧化知識服務等核心服務的模式與邊界,實現高校圖書館服務全流程及全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發展。
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將引發一系列關于虛假信息、數字倫理、數據風險、數字資源知識版權等的復雜問題[16]?!笆逦濉睍r期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人與技術高度融合、相伴相生的數字化信息社會,高校圖書館應當加強對上述問題的研究與破解,如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對數字資源版權信息的有效追蹤與確權等[17],以保障數字資源的合法合規利用。
3.2 政策因素
到2035年,我國將建成教育強國、人才強國與文化強國[18]。在教育強國戰略引領下,“十五五”期間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將迎來深刻變革。根據《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19]。學科改革要求圖書館增加理科和基礎醫學等學科的資源保障力度,滿足高校對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以及基礎學科、新興學科、潛力學科、交叉學科、前沿學科等不同層次學科發展的全面需求。在不斷提升自身資源建設水平的基礎上提高知識服務水平[20],通過深化機構知識庫建設、加速知識產權中心建設等,為本校師生提供更加精準、高效、智慧的學科服務。
在人才強國戰略的推動下,“十五五”期間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學習空間建設、信息素養教育等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了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拔尖人才,高校圖書館需要不斷豐富自身文獻信息資源,優化閱讀環境。在信息時代發展背景下,將數字素養、數據素養、算法素養、人工智能素養、知識產權素養、新質生產力素養等內容納入信息素養教育體系,擴充信息素養教育的理論內涵與實踐外延,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競爭力。此外,高校圖書館應當積極對接相關研究團隊,開展精準知識服務,助力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
在文化強國戰略的指導下,“十五五”期間高校圖書館的特藏建設、古籍整理與保護、數字人文及數字記憶等領域將得到重視與發展。高校圖書館應當積極挖掘、整理、保護自身的特色館藏資源,在古籍數字化戰略等政策帶動下,推進古籍數字人文和數字記憶等項目的實施,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為文化傳承與創新注入新活力,不斷提升高校圖書館文化影響力,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與發展作出有益貢獻。
3.3 讀者需求因素
社會的日益發展和變革促使高校圖書館讀者需求更趨多元化、復雜化,高校圖書館應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與支撐。“十五五”時期復雜的外部環境可能造成讀者對心理健康信息、就業信息等非學術類信息的強烈需求,高校圖書館應當加強對閱讀療法的研究與關注,強化圖書館作為閱讀療愈場所的功能與服務[21]。加強圖書館與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就業指導中心等其他職能部門的聯系與合作,順應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發展需要,為讀者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
復雜的外部環境要求高校圖書館承擔起更加重要的社會責任,肩負起拓展社會服務的重要任務。合作的企事業單位、區域內中小學校、校友群體等都是高校圖書館應當關注的社會服務對象,“十五五”期間,高校圖書館需要積極探索與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合作模式,如與企事業單位的校企合作及產學研項目服務、面向中小學校的文獻及閱讀推廣服務、面向校友讀者的信息資源服務等,將自身文獻信息資源與專業服務能力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4 擘畫藍圖:高校圖書館“十五五”規劃的思考
基于“十四五”規劃的編制情況和任務部署情況,高校圖書館已具備豐富的規劃編制經驗,形成了一定的實踐特點。筆者以此進行經驗反思與實踐反思,并結合情景規劃分析,提出高校圖書館編制“十五五”規劃的思考。
4.1 基于規劃文本編制的經驗反思
整體來看,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并沒有經過上級部門的統一規劃與強制安排,缺乏相關頂層設計與保障機制,導致不同高校圖書館之間的做法差異性很大,且規劃文本質量差異較大。因此,未來編制“十五五”規劃時,應當鼓勵由高校圖工委牽頭進行規劃編制的頂層設計與安排,構建“規劃前期調研—規劃編制—規劃實施—監督管理”的一體化政策體系,充分保障“十五五”規劃的科學可行。
4.1.1 高校圖工委牽頭
其一,由教育部高校圖工委牽頭進行分層級的規劃編制頂層設計與工作安排,帶頭編制全國性的高校圖書館“十五五”發展規劃,須把握時機、盡早布局、提前謀劃,緊跟時代步伐,密切關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以及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發展規律,準確把握高校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趨勢,為編制“十五五”規劃奠定基礎。其二,各級高校圖工委應當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向有關單位充分傳達“十五五”規劃編制的重要性,加強高校圖書館對這項工作的理解與認識,調動其參與度和積極性,從而確保規劃編制得到應有重視;編制地區性的高校圖書館“十五五”發展規劃,甚至制定相關行業性、地方性規章制度。其三,各級高校圖工委應承擔起對高校圖書館編制“十五五”規劃的指導和培訓工作,通過舉辦研討會、座談會等活動,邀請有關專家和先進圖書館進行報告和經驗分享,提升高校圖書館規劃編制的能力和素養,掌握科學的規劃編制方法,從而提升高校圖書館“十五五”規劃編制質量。
4.1.2 形成政策閉環
政策是保障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手段。在編制“十五五”規劃時,應當充分總結經驗,形成覆蓋規劃編制全流程的政策文件,同時增加監督機制,從規劃前期調研到規劃編制,再到規劃實施,各個環節接受讀者的監督與考評,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與總結評估,有條件的高校圖書館還可以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以確保規劃的有效落實,形成“調研—制定—執行—監督”的政策閉環。
我國高校圖書館普遍未公開圖書館規劃、年報、年度工作計劃等文件,讀者缺少對高校圖書館工作任務的了解渠道,規劃的落實情況同樣無法得到讀者的監督與反饋。2024年11月12—17日,課題組對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前列的20所美國高校圖書館進行網絡調研,僅3所高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圖書館未在其網站發布發展規劃,其余17所高校(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理工學院、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紐約大學、西北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杜克大學、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圖書館均公布了其發展規劃,這種透明公開的方式有助于加深讀者對圖書館的熟悉與理解。未來,鼓勵高校圖書館主動公開“十五五”規劃文件,向學校其他職能部門宣傳推介規劃內容,增進讀者對圖書館工作的了解,獲取讀者的意見與建議,并設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讀者反饋對規劃內容進行微調,以確保規劃的科學執行。
4.1.3 合理的定標比超
定標比超法是提升自身實力和水平的有效策略,高校圖書館編制“十五五”規劃時,可以基于自身實際情況,慎重選擇發展水平與自己相當或者略高于本館水準的其他圖書館作為標桿。通過深入分析標桿圖書館在資源建設、技術應用、服務創新、讀者體驗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發現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從而編制出更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和發展策略。例如,S14不僅在規劃編制前實地走訪學習本地區的其他高校圖書館,還在規劃文本中總結了其他高校圖書館的特色之處。采用定標比超的方式有助于增強高校圖書館的競爭意識,激發內在發展動力,促進不同高校圖書館之間的交流、共享與合作,整體上推動高校圖書館邁向更高水平。
4.2 基于規劃任務部署的實踐反思
4.2.1 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保障作用
一方面,黨組織的政治建設始終擺在規劃編制首位。確保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大局保持高度一致,將黨組織的核心思想作為“十五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并將黨組織的建設作為“十五五”時期的重點任務之一。通過加強黨員學習與教育,提高黨組織的各方面能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為高校圖書館“十五五”時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政治保障。另一方面,強化思政教育和意識形態引領工作。發揮高校圖書館文化陣地作用,充分挖掘紅色歷史文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文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文獻等思政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源,在館舍空間建設、日常服務、素養教育等環節中融入思政元素,潛移默化地引導讀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與此同時,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險防范和應對工作,確保高校圖書館成為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重要場所。
4.2.2 明確定位與目標
未來在編制“十五五”規劃時,高校圖書館必須對自身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進行充分研究與界定,要與學校的整體規劃相一致,明確高校圖書館的功能定位,深入剖析本館的文化特征、資源優勢和讀者需求,通過專家咨詢、讀者意見征求等方式,科學界定發展目標,設定可量化的數據指標,在彰顯自身特色的同時確保規劃的可行性。
4.2.3 任務部署科學具體
高校圖書館在編制“十五五”規劃時,應當采取更加嚴謹科學的態度,對各項任務進行科學化評估和精細化部署,明確每項任務的具體目標、實施步驟和預期成果。如S06細化了每一年的具體任務和發展進度,以專家評估、讀者調研等方式,確保任務部署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確保平穩、有序、高效地推進“十五五”時期的任務執行。
4.3 基于情景規劃分析的對策建議
根據情景規劃分析,高校圖書館在編制“十五五”規劃時要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判斷,據此提出科學可行的規劃對策。
4.3.1 對未來發展情景進行充分預判
高校圖書館“十五五”規劃應當對未來發展情景進行充分預判、大膽想象、合理推測、用心謀劃。我國雙一流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下一步要推動構建高質量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系[22],那么高校圖書館對高校拔尖創新人才的自主培養應當發揮怎樣的作用?2025年,高校20%左右的學科專業布點將被優化調整,高等教育的改革調整將推動學科的發展變革,高校圖書館如何動態平衡館藏資源建設與學科資源保障問題?2035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高等教育對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關鍵戰略支撐作用,高校圖書館在“十五五”時期應當如何發力以加速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進程?新質生產力在培育和壯大的過程中,對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提出全新要求[23],所涉及的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發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等都與高校圖書館息息相關,什么樣的高校圖書館是符合未來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圖書館?這些都是未來高校圖書館規劃中應當思考的。
4.3.2 緊密圍繞技術、政策和讀者需求
技術發展水平決定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應當密切關注最新信息技術的發展動向,如區塊鏈技術、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孿生技術等,探索如何將新技術應用至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以及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加速推進智慧圖書館建設,爭取在“十五五”期間,985高校圖書館全面完成智慧化部署,并發揮引領帶頭作用幫扶其他高校圖書館,普通高校至少應啟動智慧圖書館建設,少數基礎條件薄弱的高校至少應開展局部智慧圖書館項目。“十五五”時期將大幅邁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高校圖書館應當順應國家“人工智能+”行動戰略,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研發應用,開發人工智能導航、人工智能閱讀、人工智能問答等應用工具,逐步推進圖書館人工智能應用的開發與部署。
政策影響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動態追蹤國內政策文件、法律法規等的頒布和實施情況,對政策文本進行細致理解和準確把握,全面了解國家、地方政府、教育部和高校的“十五五”規劃,以及CALIS、CASHL等圖書館聯盟組織的“十五五”規劃,并將其作為高校圖書館“十五五”規劃的編制基礎。重點關注教育部學科建設、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養方案等與高校圖書館直接密切相關的政策,由此決定高校圖書館“十五五”規劃的核心內容。廣泛關注與高校圖書館間接相關的政策,如高質量充分就業政策[24],高校大學生是社會優質勞動力的重要來源,畢業生就業問題關系重大,而畢業生就業所需的就業信息以及相關信息的搜尋、檢索能力都需要高校圖書館的助力[25]。“十五五”時期,高校圖書館應充分關注畢業生就業需求,成立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專項工作組,專門對接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輔導員與畢業生,提供專業化的就業信息獲取與利用服務。又如文化傳承相關政策,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是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26],因此,高校圖書館應當在“十五五”期間進一步發揮陣地作用,制定圖書館文化傳承專項政策,有序推進文化挖掘、文化數字化、文化產品展示、文化傳播等工作,提升本校師生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
讀者需求更是決定高校圖書館服務內容的重要因素。時刻著眼于不同層次讀者群體的實際需求,以滿足讀者需求為己任,深刻考慮復雜多變的社會外部環境對讀者需求的影響?!笆逦濉睍r期入學的本科生普遍為“10后”群體,“10后”群體是誕生于加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中的數字原住民,又是我國生育政策調整后的第一代子女,其成長環境的特殊性造就了他們獨特的心理特征。因此,高校圖書館“十五五”規劃應加強對“10后”群體的調查與分析,把握其普遍特征和行為模式。針對進校前、學習中、畢業后等學習生涯的不同環節,以及各個環節所面臨的學科專業信息、心理健康信息、健康服務、就業信息、校友服務等需求,通過成立專門的新生服務部、綜合信息服務部、校友服務部等部門組織,以及建設圖書館心理咨詢室等方式,提供相應的入校前置服務、在校服務和畢業跟蹤服務。
4.3.3 以專業化發展推進內涵式發展
“十五五”時期,高校圖書館應將重心放在提升服務質量與成效,深入了解圖書館、學校以及所在地區的歷史演變、人文積淀、文獻資源、技術優勢和服務特長,以豐厚的文化底蘊為依托,構建高校圖書館發展的特色力量。在此基礎上,注重傳統與現代、技術與人文、共性與個性等方面的矛盾統一,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構筑高校圖書館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
內涵式發展要求高校圖書館走專業化發展道路。一方面,以新興學科為突破,做到資源建設專業化。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學科調整的規模和速度不斷加快,圖書館也應當順應學科發展趨勢,及時跟進社會需要,預測有可能增加的新興學科,提前進行資源儲備。例如,2024年東南大學首創“未來機器人”專業,高考直招56人[27]?!笆逦濉睍r期,圖書館必然要根據新增學科調整資源建設。另一方面,實現服務專業化。在信息化時代,數據已成為國家重要戰略要素,“十五五”期間高校圖書館應在當前資源數字化基礎上,增設數據館員,進一步推進資源數據、科研數據、智慧數據等數據資源的保障與管理工作,實現信息服務專業化。教育信息化推動了立體教材的誕生,高校圖書館應當廣泛收集課程視頻、實驗設備圖片等教學資源,開發教材輔助App,加強數字化、智能化教材服務,增強學科服務專業化。在全面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的背景下,2024年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工作指引》[28]。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成為“十五五”時期的必然舉措,高校圖書館應當積極設立知識產權中心,開展知識產權咨詢、檢索、分析等服務,強化知識產權素養和能力,以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推進高??萍汲晒D化。此外,還要推進館員專業化,加強對館員的業務培訓,建立貫徹館員職前、職中、退休、返聘全環節的人才培養和引育制度。鼓勵館員積極申請國家基金、教育部基金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承擔科研任務,發表高水平學術成果甚至出版學術專著、教材等,不斷提升館員科研能力。
5 結語
高校圖書館編制“十五五”規劃是為了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有選擇、有側重地完成相應的發展任務,通過“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利用有限資源以實現更大價值的服務突破。本文在回顧高校圖書館“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與實施情況的基礎上,對“十五五”時期的技術因素、政策因素和讀者需求因素進行情景規劃分析,提出了高校圖書館“十五五”規劃的編制思考,選取了部分高校圖書館的“十四五”規劃樣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些共性舉措和先進經驗,旨在為高校圖書館“十五五”規劃編制啟發思路、拓寬視角、提供參考。未來可通過更加細致的環境掃描分析,全面勾畫“十五五”時期我國社會經濟、教育改革、圖書館事業發展狀況等方面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十五五”規劃研究。
參考文獻:
[1]鄭清文,梁南燕,陳建龍.基于創新力標準的北京大學圖書館館員隊伍現代化建設新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3,41(1):5-10.
[2]“圖書館‘十四五’發展規劃專題專家報告會”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圖書館成功舉辦[EB/OL].[2024-11-05].https://www.sohu.com/a/351886968_278526.
[3]學校圖書館到重慶三所高校圖書館調研學習[EB/OL].[2024-11-05].https://www.cqut.edu.cn/info/1132/73 95.htm.
[4]嘿!你喜歡的樣子我們都會有!為圖書館“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EB/OL].[2024-11-05].https://lib.scu.edu.cn/node/99993.
[5]圖書館召開“十四五”發展規劃討論會[EB/OL].[2024-11-05].https://lib.xust.edu.cn/info/6261/7533.htm.
[6]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第三次工作會議紀要[EB/OL].[2024-11-05].http://www.scal.edu.cn/zxdt/202012210411.
[7]孫鵬.我國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的進展與熱點聚焦[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1,39(6):14-19,65.
[8]數據驅動的智慧圖書館建設與智慧服務:高校圖書館面向“十四五”戰略規劃學術研討會暨論文寫作研修班邀請函[J].圖書情報工作,2019,63(23):1.
[9]田麗梅.基于PEST分析的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編制環境分析與應對[J].圖書館,2021(1):18-23.
[10]郭晶.賦能存量 做優增量 把握變量:面向“十四五”的國內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21,65(1):47-54.
[11]邵敏.清華大學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與相關服務:“十四五”規劃構想[J].數字圖書館論壇,2021(5):45-49.
[12]邵波,許苗苗,王怡.數據驅動視野下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及服務規劃:兼論“十四五”時期智慧圖書館發展路徑[J].圖書情報工作,2021,65(1):41-46.
[13]肖磊,李仕明,張曉軍.新興技術下的情景規劃法及其應用[J].技術經濟,2009,28(1):19-22,47.
[14]趙峰,季雷.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構成要素和制度保障機制[J].學習與探索,2024(1):92-101,175.
[15]楊俊,譚豐隆,陳婧.從ChatGPT到“LibGPT”: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新一代圖書館[J].圖書情報工作,2024,68(9):3-12.
[16]漆晨航.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虛假信息風險特征及其治理路徑[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4,47(3):112-120.
[17]楊新涯,羅麗.楊新涯談大學圖書館“十四五”信息化發展策略[J].晉圖學刊,2021(1):1-7.
[18]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4-11-20].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19]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3(4):18-22.
[20]宋姬芳.以信息資源建設助推大學圖書館“十四五”知識服務能力提升:以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22,66(5):63-71.
[21]王景文,陳靖,王艷,等.閱讀療法創新發展:機遇、困境及突破[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4,33(4):54-64.
[22]林煥新.“雙一流”建設8年取得顯著成效 懷進鵬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工作情況[N].中國教育報,2024-11-06(1).
[23]黃群慧,盛方富.新質生產力系統:要素特質、結構承載與功能取向[J].改革,2024(2):15-24.
[24]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不斷增強廣大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N].人民日報,2024-05-29(1).
[25]程訓敏.面向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的圖書館數字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24(7):79-84.
[26]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EB/OL].[2024-11-20].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7]何潔,李花.新學期開啟,一批新專業迎來新生[N].南京日報,2024-08-30(A7).
[28]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工作指引》的通知[EB/OL].[2024-11-2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 ku/202409/content_6977189.htm.
作者簡介:
潘雨亭(1994— ),女,南開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知識管理。
張慧君(1999— ),女,助理館員,任職于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南開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信息咨詢。
劉艷朵(1987— ),女,碩士,館員,任職于聊城大學圖書館。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信息咨詢。
柯平(1962— ),男,博士,教授,任職于南開大學商學院。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知識管理、文獻學等。
收稿日期: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