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傳統的灌輸式教育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應用交流寫作范式,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之間可以更好地交流和互動。就交流寫作范式的應用價值和策略展開分析,指出教師要在課堂上營造交流互動氛圍、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拓寬學生視野等,促使學生寫作能力不斷提高。
關鍵詞:交流寫作范式;語文教學;初中語文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范式”是一種教學與學習大方法,完整性強且可重復使用。寫作范式強調在寫作過程中遵循一定的結構和規范,保證文章結構清晰,邏輯嚴謹。交流寫作范式是指學生之間交流寫作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方法與技巧,寫出優秀文章。交流寫作范式是學生合作學習的體現,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能量源泉。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明確交流寫作范式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然后結合學生實際研究行之有效的應用策略,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和水平。
一、交流寫作范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寫作相較于其他語文知識的學習而言有較大難度,尤其是在缺乏寫作素材時,“一個字都能難倒學生”。部分學生雖然一直在接受寫作指導,也按照要求閱讀了大量文本,積累了不少寫作素材,但在實際寫作時還是會出現不會寫、寫不好、寫不到位等問題,寫作質量和效率不高。交流寫作范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能改變學生在寫作中缺乏交流的問題,讓學生在與他人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發現與歸納寫作方法和技巧,從而寫出優秀作文,并逐漸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在寫作交流與互動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分享寫作方法和技巧。如此一來,學生對寫作的認知和理解程度會加深,進而在寫作時有清晰的方向和動機,能充分運用寫作素材,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交流寫作范式,具體體現為教師指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進行交流和討論,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互相學習彼此優秀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在借鑒和學習中將優勢疊加,有效提高寫作能力。寫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若僅研究寫作教學方法和策略,將教學目光始終放在“教”的策略研究上,缺乏對學生在作文學習中“學”的策略的研究,會導致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難以提高。將交流寫作范式應用于寫作教學中,教師以引導者和協助者的身份引導學生合作交流,討論寫作方法和技巧,分享自己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犯的錯誤,以“學生最了解學生”的教學理念推動寫作教學向著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向前行,不但能提高學生寫作質量,還能促進自身專業成長。久而久之,教師可獲得教學觀念和理念的優化更新,不再局限于傳統和常規的教學模式,敢于創新和改革,實現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的有效提高。
(三)培養學生寫作思維
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在語文寫作學習中,有的學生學得較快,有的學得較慢,所以在應用交流寫作范式時,教師要注重學生主體性,始終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寫作思維能力。此外,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育活動,關注學生的寫作過程,可促使學生規范系統地完成寫作任務。交流寫作范式強調學生參與,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寫作,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寫作時自由發揮,活躍思維,可鍛煉學生創新思維,促使學生寫出優秀作文。
二、交流寫作范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課堂上營造寫作交流與互動氛圍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上營造寫作交流與互動氛圍,以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分享交流的積極性。在語文課堂上營造積極的寫作交流與互動的氛圍方式有很多,教師需要明確氛圍對學生情感的影響,然后依據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氛圍營造策略和方法。例如,教師可采取小組合作討論法。由于學生間存在個體差異,在思考同一問題時,不同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出發。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針對同一話題,學生之間能夠實現多視角的討論與交流,從而激發靈感。對此,教師可將學生按照一定規律分為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內的成員數量為4—6人,小組內的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互動中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學生互動交流期間,教師要引導他們保持開放和尊重的態度,要尊重他人的觀點,學會傾聽和賞識他人,這是順利交流的關鍵。教師可以依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情,設計一些需要集體合作才能完成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在小組中積極發言,表達寫作想法,形成寫作思路。對此,組內學生之間必須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交流,先確定大致的寫作方向和內容,再討論寫作細節和要求,最后付諸實踐[1]。總之,交流與互動氛圍的營造是交流寫作范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取得成效的前提條件,教師應重視研究氛圍營造方法和
手段。
(二)在寫作交流與互動中積累寫作素材
交流寫作范式注重實踐與交流,一篇優秀作文的核心在于寫作素材的靈活運用與整合。可以寫出優秀作文的學生往往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能定期將這些寫作素材優化整合,也能靈活運用這些寫作素材。反之,寫作能力一般的學生往往沒有認真或者有效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時無話可寫、無情可表。因此,教師可引導寫作能力優秀和寫作能力一般的學生相互交流,讓寫作能力一般的學生學習如何積累寫作素材,掌握優化整合寫作素材的方法。寫作能力優秀的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也能發現更多寫作角度,實現雙贏的局面。在寫作交流與互動中,學生之間不僅會討論寫作的方法和技巧,還會分享自己的寫作素材、經驗,如此可讓不會積累寫作素材的學生學習積累方法。與此同時,在寫作交流與互動中,學生可將他人觀點和想法作為寫作素材積累起來,在以后的寫作中直接引用或者創新應用。在寫作交流與互動環節,教師可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在分享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了解不同的寫作風格和觀點,這些內容及其衍生出的新想法都可以成為學生以后寫作的素材。總之,交流寫作范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促進學生寫作素材積累意識的形成,讓每一名學生都認真積累寫作素材,做好寫作準備[2]。
(三)在寫作交流與互動中拓寬寫作視野
交流與互動的目的是進行信息交換,在信息交換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視野也會隨之變得開闊。在開展寫作交流活動時,教師應設定一個符合學生寫作能力和水平的話題,以話題引出討論內容,讓學生可以盡情地分享和討論。童話故事、成語故事、寓言故事以及歷史故事等都是很好的討論話題。對故事的分享與討論不僅是對故事情節的分析,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分析故事情節,能再一次感受到情節中蘊含的情感與哲理。此外,對于同一情節,不同學生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因而在分享與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還能進行思想的碰撞,從而優化分享與討論的效果。學生在交流故事的過程中,還可以將聽到的故事與自己知曉的故事進行對比,從而深化對故事的理解,拓寬寫作視野。特定的環境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分享興趣和熱情,讓學生盡情交流,有效互動[3]。因此,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且定期調整小組成員的分配,保持小組內成員的流動性,保證小組內每一次的寫作交流與互動都是新鮮的,讓學生每次都有新的收獲,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寫作視野得到有效拓寬。總之,交流寫作范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拓寬學生視野,其強調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同時激發學生思維,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寫出富有深意的作文。
(四)在交流與互動中促進學生優勢互補
從教學視角分析,學生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從學生視角分析,別人有自己可以學習的優點,自己也有可供他人借鑒的長處。教師應注重對班級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進行摸底調查,全面了解學生的寫作特點和優勢,然后將可互補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內,讓學生在交流與互動中實現優勢互補。教師可基于“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班級學生分成小組,以有效保證每一個學習小組水平均衡,保證班級中每一名學生都能在交流與互動中獲得發展。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可為各個小組設計一個寫作討論主題,鼓勵學生在組內就主題進行思維碰撞,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闡述自己的寫作創意和想法。在小組內,有豐富寫作經驗和素材的學生可以主動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而缺乏寫作素材、寫作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在討論與聆聽他人學習經驗的過程中,分析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而學習他人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4]。教師在學生的寫作活動中也扮演重要角色。為促進學生優勢互補,教師應合理設計互動環節,確保學生之間能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長處,同時也能夠從他人處學到新知識;還要注重鼓勵學生,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總之,有效的互動交流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讓學生優勢互補,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學習氛圍,促進寫作教學工作的高質量開展。
(五)在交流與互動中培養學生寫作思維
寫作思維主要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對寫作對象、內容以及方式等進行思考和處理的活動,包括選擇合適的主題,對現有材料進行篩選,構建與運用語言,統籌安排作文的結構等。目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面臨學生缺乏寫作思維的問題:有的學生在看到作文題目時不知道如何下筆;有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寫作思路,卻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將寫作思路變成具體的文字內容;有的學生雖然有寫作技巧、寫作素材,但缺乏作文結構統籌安排能力,導致其作文質量和水平不高。因此,在交流寫作范式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在交流與互動中培養寫作思維。首先,教師可以組織以“寫作思維”為主題的討論活動,讓學生暢所欲言,闡述自己對寫作思維的了解和看法,從而對學生的寫作思維水平有一個全面認知。其次,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寫作主題,要求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搭建寫作框架,幫助學生規范文章結構,確保文章內容具有邏輯性和連貫性,始終圍繞中心主題展開。最后,在學生寫作期間,教師要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此外,思維導圖的運用還能促進學生創意能力的提升[5]。總之,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且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寫作交流活動,不斷優化和完善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可以寫出高質量作文。
三、總結
綜上分析可知,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若想整體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應立足學生實際提出可行性策略。交流寫作范式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實踐交流,強調讓學生在交流中積累更多素材,養成良好寫作習慣。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從課堂氛圍營造、學生寫作素材積累、學生寫作視野拓寬、學生寫作思維培養等方面展開分析,研究交流寫作范式的應用策略,以實現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葉國勇.基于初中語文教學充分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J].中國教育學刊,2024(增刊2):38-40.
[2]杜文斌.如何做好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工作[J].甘肅教育研究,2024(13):49-51.
[3]龔姚瑤.新課標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策略探析[J].甘肅教育研究,2024(13): 138-140.
[4]李小芳.淺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情境化寫作的教學策略[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4(8):76-78.
[5]宋月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微寫作教學實踐[J].亞太教育,2024(15):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