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城市交通是城市文明的標志,也是城市正常運轉的根基。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城鎮化水平顯著提升,進而推動了城市交通快速發展。對于中小城市來說,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城市交通仍以公共交通為主。公共交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緩解交通擁堵的重要舉措。因此,應積極推進寧夏靈武市的公共交通建設,以提高公共交通運輸效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促進靈武市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公共交通;公交線網;場站設計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寧夏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銀川市西夏區道路交叉口透化·亮化VR設計模式研究”(2021AAC03105)研究成果。
地面交通是城市的“脈絡”,也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關鍵。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不斷發展,私人交通憑借“點到點”的優勢占據了交通出行的主要地位,導致公共交通處于弱勢地位,客流大幅度流失。公共汽車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其在具備出行方便、設施簡易、投資少、見效快等一系列優點的同時,也具有能量消耗大等弊端。在堅持以人為本、確保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應確立“在持續優化常規地面公交的基礎上,逐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質量”的戰略方向,促進靈武市等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的發展。
一、國內外公共交通系統現狀
(一)國外公共交通系統現狀
德國在公共交通運營方面,注重民眾參與和督察,鼓勵民眾針對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在公共交通管理模式上,德國的城市公共交通分屬于不同的企業,它們之間通過競爭,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日本針對交通擁堵問題采取了以下方案:第一,通過交通需求管理(TDM)來控制城市的交通需求,從而有效減少交通擁堵;第二,調整土地用途,合理規劃商業區和居住區的道路交通;第三,對土地進行調整,尤其是對一些老城區的狹窄街道進行調整。紐約公共交通24小時不間斷地運行,為了保障城市交通順暢、市民出行便捷,提出公交優先的公共交通理念。紐約還不斷挖掘現有公共交通的服務潛力,規劃快速公交線路,改善并提升公交周邊配套服務。同時,不斷加強快速公交線路的規劃與建設,設置公交專用車道和優先信號燈,將改建的公交專用車道用于快速公交車及高承載車輛,以減少交通擁堵的情況。
(二)國內公共交通系統現狀
我國各大城市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大力建設軌道交通及專用通道,以緩解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擁堵狀況。例如:北京在2023年啟動了MaaS2.0,通過對碳排放的多元激勵機制進行升級,進一步提升綠色出行轉化率[1];上海根據早高峰實際狀況,提出公共交通優先通行的策略,即合乘車道,要求只有公共汽(電)車和載客兩人及以上(包括駕駛員)的機動車才可以通行,使得城市公共交通設施更加人性化,智慧公交發展迅速[2];廣州積極優化公交線網,強化公交地鐵接駁,提升公交運行效率,增加公交專用通道的建設。
總的來說,在國內外快速發展的城市中,公共交通系統已經相對完善,它們的公共交通系統和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支持策略對靈武市的公共交通發展和場站規劃設計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靈武市公交線網的問題與解決思路
(一)靈武市公交線網的問題
1.部分公交線路過長或與其他線路重疊
線路規劃是公共交通發展的重中之重。公交路線過長會影響乘客的乘坐體驗,同時會降低公共交通的客運實載率,從而造成資源浪費。因此,靈武市需要以長線經濟的收入來彌補公交短線收入的不足,從而減輕公交企業與政府的經濟負擔,減少資源浪費[3]。
2.公交場站規劃用地得不到保障
靈武市應進一步對公交場站進行規劃及建設。目前,靈武市首末公交站點建設受到場地等因素的制約,阻礙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公交中心、大型交通樞紐等公交場站的建設是否適當且充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地區的公交事業能否實現良好發展。在城市用地規劃中為公共交通留出相應的用地并加以保障,是靈武市公共交通發展的迫切需求?,F如今,靈武市的電動公交車數量增長較快,因此需考慮在新場站配備相應的充電設施,以保障電動公交車的基礎運行。城市公交車的停車問題也較為嚴重,然而大型停車場缺失,不能很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公交車輛的停車需求。
3.公交發展缺少資金支持
靈武市相關部門需要在經營、補貼、稅收等方面給予公交事業足夠的重視和支持,同時與城市用地保障相呼應,以達到建立公交場站、及時進行車輛保養等一系列目的。此外,靈武市公交車大多為電力驅動,電車充電問題也需要相關部門的政策幫扶和資金支持。
(二)靈武市公交線網問題的解決思路
靈武市的公交規劃主要是通過預測城市交通需求,求出特定目標函數的最優解,進而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可按照如下過程進行預測規劃設計(圖1):
第一,交通需求分布預測??衫酶鹘煌ㄐ^產生量和吸引量,求各交通小區之間的分布量,即OD矩陣,它是一個重要的交通分析工具[4]。它通常以公共交通系統內部計劃和近期計劃為基礎,采用基于線路客流量調查的客流估算方法,根據調查數據進行線路客流的預測。第二,線網的優化布設。線網的優化布設一般是在單條道路優化的基礎上考慮線網的整體優化,常采用三種方法:一是“逐條布設,優化成網”法,按路線直達客流量最大布線,如將公交線網規劃分為起訖點擬定和線網生成兩個部分,對所有起訖點間可能的線路按直達客流量最大逐條布設;二是經驗法,采用事先設定的公交線網方案,如方格網、輻射型線網等;三是擬合客流法,在系統最優客流分配的基礎上,用“取大法/舍小法”截取網絡,從而得到初始網絡。第三,線網客流預測與評價。公交線網的客流預測是指將前面預測的公共交通需求分布量(OD矩陣)分配到擬定采用的公共交通網絡上,確定每一條公共交通線路的斷面客流量及站點上下客流量[5]。
三、靈武市公交場站的規劃設計
公交規劃的目標是為市民提供安全、高效、經濟、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提高運行效率,創造一個良好的城區交通環境,從而推動公共交通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優化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效果。我國的公交場站政策正逐步完善,靈武市也在積極開展實踐探索。然而在開發過程中,仍會受到供地方式、權屬關系、規劃條件以及資金等方面的制約,這些因素對于公交場站的開發建設以及后續運營至關重要[6]。公交線網布局規劃必須在統一協調規劃、增加運營車輛、加強管理、優化交通結構、實施公交優先的基礎上實現良性發展,主要措施可以歸結為以下兩個部分:
(一)合理規劃城市用地,推動城市發展
第一,結合靈武市的發展規劃和用地布局調整,大力推進公共交通建設,在規劃區域內形成全面覆蓋的公交系統網絡。充分利用已有的道路條件,對客流進行合理分配,并與道路建設密切配合,及時填補公共汽車的空缺。在客流集中區域可開設并行線路,優化客流引導效果,實現均衡分布。與城市道路建設密切協作,可提高公交網絡的覆蓋率,確保服務完善。
第二,加強社區公交線路的多方向輻射功能,及時覆蓋新建社區。引入數條不同走向的線路,確保均能到達同一社區,提升社區公交線路多方向輻射的功能,有效地改善社區出行條件。積極配合城市道路改建規劃設計,提高公共交通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逐步解決規劃設計范圍內的交通不便等出行問題,增大綠色交通的出行吸引力,引導居民出行方式的轉變,實現城市交通的健康可持續發展[7]。
第三,綜合協調新舊公交線路關系,確保新線路的開通不影響舊線路的運營效益。根據OD矩陣調查和現狀客流調查資料,合理規劃公交首末站布局,以最大化提升公交線路的運營效益。同時,要規劃建立新的場站,從而解決公共交通停車難等問題[8]。
(二)在資金、政策、管理等方面給予重視和支持
應積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步伐,大力實施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推動我國城市公交事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城鄉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是城市政府應提供的公共服務,應依據《關于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加強對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政策支持,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統籌規劃,重點扶持發展。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靈武市也在積極響應號召,采用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公交車。
要加大對城市公共交通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包括對道路、場站等設施的完善,以及對車輛和設施進行裝備更新,并提供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例如,財政資金可劃撥一定比例用于城市公共事業附加費、基礎設施配套費及城市交通的建設,新場站的建設應合理規劃公共汽車泊車位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還應實行經營補助與補償政策,對政策性虧損予以一定的補助,如為承擔社會公益事業或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而產生的費用,定期給予專項補助。
在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時,還需提升公交企業在發展中的運營調度管理水平??梢砸揽肯冗M的科學技術手段,逐步建立公交日常運營的集成管理系統,實現公交的實時調度優化。同時,為打造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體現大運量的城市交通特征,應適度控制摩托車等個體交通,嚴格實施黃線管理制度,加強對城市交通設施用地的規劃管理,依法糾正并查處侵占公共交通設施及建設用地的行為。
在公交場站規劃設計方面,應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基礎保障,關心關愛從業人員。可以在進行公交場站建設時,合理建設職工專用休息區,從而提升從業人員的職業自豪感,由此保障居民的安全出行,推動城市公交事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寧夏靈武市需采取積極的策略,如改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優化公交線路,建設綜合停車場,以提高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群眾出行的安全性,進而提高城市的整體服務質量。在場站規劃設計方面,需重點關注交通樞紐的改進、線路的優化、道路的擴建、交通可達性的提高、場站基礎設備的完善以及泊車位的增加,并保障公共交通適時停車休整。這些建議為改善公共交通系統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同時,合理實施和監督是確保場站規劃設計成功落實的關鍵。公共交通系統的改進將為靈武市的未來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也將提高居民的出行安全性和便利性,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促進城市的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濡.建設軌道上的城市 為城市美好出行解題探路:本刊專訪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J].人民公交,2023(9):13-19,12.
[2]李青華.上海新一輪重點地區交通發展策略探討[J].交通與運輸(學術版),2015(2):8-11.
[3]赫小英.寧夏中小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選擇影響因素分析及預測模型優化[D].銀川:寧夏大學,2021.
[4]公維杰.基于城市公交OD數據的線網研究[J].人民公交,2023(10):84-89.
[5]楊小龍.基于公平性的公交線網優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1.
[6]陳笑月.城市更新背景下存量公交場站綜合開發模式研究[J].建筑科技,2024(6):53-55.
[7]李炯.基于綠色交通理念的中小城市綜合交通規劃體系研究[D].石家莊:石家莊鐵道大學,2017.
[8]張強.寧夏靈武市停車場供求預測與規劃設計研究[J].寧夏工程技術,2022(2):160-165.
作者簡介:
李君瑤,寧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張強(通訊作者),碩士,寧夏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