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乃民生之本,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人才作為國家發展的核心資源,鄉村地區人才儲備不足已成為制約新思路、新改革實施的瓶頸,進而影響了鄉村治理能力的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斗爭本領不強,實干精神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痹谝恍┐迩f相對封閉的地域中,個人主義思想的滋生獲得了適宜的土壤。基層黨員干部在黨性修養方面存在不足,公共精神有所淡化,評判標準趨向個人化,集體精神和大局意識有所缺失。同時,基層黨員素質存在差異,多數基層干部平均年齡較大,未經過系統的教育培訓,缺乏必要的規范性。加之農村地區教師隊伍素質不一,學科前沿知識更新不夠及時,教育模式相對滯后,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在權責分配領域,村委會與基層黨支部之間的關系構成了鄉村政務處理的核心。二者在性質、地位、職責上各有側重,形成了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聯系。實際上,在農村治理實踐中,存在部分村委會未能充分接受黨支部的領導,誤認為“村民自治即村委會獨斷”。同時,黨支部書記對村民自治的理解存在偏差,難以適應民主選舉帶來的權力下放。這種情況下,雙方在工作中相互推諉,導致行政事務的處理效率不高,出現了定位模糊、職能弱化、權力交叉等問題,進而影響了基層黨組織與鄉村治理結構之間的協調統一。
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實踐中的引領作用。總體而言,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引領工作,主要圍繞基層黨建中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三大領域展開。
基層工作的成效,最終由人民群眾來評價。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因此,必須加強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深入理解群眾訴求的基礎上,解決群眾實際問題,讓人民切實感受到工作成效,教育和引導群眾,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思想引領上的重要作用。
思想引領工作,首要的是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鶎狱h組織主要通過服務群眾、科普教育和組織活動來開展思想宣傳工作。一方面,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農村黨員干部應率先垂范,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志愿活動,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始終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采取適當的方式對農民進行思想引導,幫助人民解決實際問題,從而贏得人民群眾對黨組織領導的廣泛支持。另一方面,增強農民的主體意識。通過組織各類文化活動和教育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農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意識和精神力量,引導人民群眾傳承和發展農村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摒棄消極的封建落后習俗,將農民的思想觀念引導至正確的方向上來。
政治建黨要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提高政治判斷力,加強理論武裝,堅定黨性原則,確保意志統一、行動一致。通過組織群眾開展交流座談會、民主議事會等系列活動,與群眾保持緊密聯系,洞察群眾思想動態,以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教育群眾,提升思想道德修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思想建設中的戰斗堡壘作用。
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增強黨員黨性修養的重要保障。首先,必須強化黨的組織建設,完善組織架構,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地區得到深入貫徹和有效實施。其次,吸引人才,積極吸引各類優秀人才投身基層,為村委會或黨支部的換屆選舉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推動基層鄉村治理的現代化進程。最后,基層黨組織可通過組織小組會議、黨員大會等多種形式,對國家倡導的村民自治政策進行廣泛解讀和宣傳,激發全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助力鄉村振興。
推動建立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完善農村社會管理體制,提高農村治理的科學化、法治化水平。法治是提高鄉村治理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我們要統籌推進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鄉村治理保障機制,豐富基層民主協商形式,實現制度引領。
首先,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嚴格規范和完善基層黨組織的組織架構,構建科學高效的工作機制。通過建立科學的人員配置體系,合理分配黨員干部資源,從而顯著提升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組織力。其次,我們要積極推進政企融合,促進政府與企業、社會組織的深度合作,實現資源共享,發揮各方優勢,提高治理效能,構建多元化治理格局。再次,我們要強化村委會建設,完善農村治理體系,積極培育農村基層自治、法治、德治等治理機制,提高農村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的能力,增強治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最后,我們要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激勵基層黨員干部在基層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崗位晉升、薪酬激勵、榮譽表彰等方式,塑造正確的價值導向,增強基層干部的動力。
(作者單位: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