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教育工作,非常重視與孩子的溝通互動,也非常重視和不斷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如何在“雙減”政策下,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是我們每個家長需要思考的。
我的女兒活潑開朗,擅長表達,身上有很多美好的品質。從小,我就帶著她參加各種活動,讓孩子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一轉眼,孩子上小學了。從原來的以游戲為主的幼兒園生活,過渡到以學習學科知識為主的小學生活,女兒剛開始有些不適應,我這個“佛系媽媽”也因此慢慢變得焦慮起來。
有一次,孩子的字始終寫不好,語文老師讓孩子在家多練習,寫好了拍照片發給她。我陪著孩子一個個寫,終于寫完了,我趕緊拍照片發給老師,老師把不符合的圈出來,讓孩子重寫。我又陪著孩子一遍遍修改。一個小時過去了,本子都擦破了,孩子還是寫不好。那一刻我崩潰了,怎么就寫不好呢?我對著孩子喊了起來。喊完以后,看著孩子還在努力地寫,我很感動,一把把孩子摟在懷里對她說:“寶貝對不起,媽媽不應該對你發那么大的火,媽媽看到你已經很努力了,我們再嘗試一次,你一定可以的!”孩子態度很好地對我說:“媽媽我不怪你,我會努力的。”說完繼續認真訂正。
后來,我跟老師分享了我和孩子的心路歷程,也得到了老師的正向反饋。在老師和我的鼓勵下,女兒一天天成長,慢慢適應了小學生活。
這一段經歷,讓我明白,跟孩子共同成長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家長少一些焦慮不安,多一些淡定從容,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健康快樂。
無錫是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的城市,市婦聯更是積極推動科學家庭教育的落地實踐。我經常參加婦聯開展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學到不少科學方法,受益匪淺。
有專家建議,孩子能獨立上學后,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把上學的路還給孩子。我就按照這個方法去實踐。我家離學校不遠,一路比較安全,我先跟孩子溝通,再約定注意事項。女兒第一次獨立上學,我悄悄地跟在后邊觀察,發現女兒很是遵守交通規則,一路在人行道上走,安安全全走進校園。后來幾天,我都在后面跟著女兒,她有時還會遇到同學,兩人結著伴,說說笑笑的。我后來問女兒獨自上學的感受,她說一點兒也不害怕,最開心能遇到同學啦。
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更看到了女兒的成長。有一天晚上,我跟孩子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女孩推著行李箱放聲大哭,女孩看樣子是個高中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困難。我趕緊和孩子一起走上前,詢問和勸解那個女孩,緩解她的壞情緒。在整個過程中,女兒像小大人似的勸解那個姐姐,告訴她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困難,可以告訴父母,還把自己最喜歡的甜點分享給她。女孩在我們的安慰下,情緒慢慢平復了。我為女兒的善良懂事而欣慰,沒有什么比孩子擁有好的品質和心態更重要的,這才是幸福的本質。
那個晚上,我不再執著于孩子是否取得優異成績,而是放眼未來,放下焦慮,用心陪伴孩子成長。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一切生活都是課程”,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都值得我們關注、喝彩。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的爸爸也非常重視學習,堅持做成長型家長。
“雙減”之下,好家教是靜待花開的修行。愿每一位家長都能不忘初心,持續學習和踐行科學家庭教育,不卷不焦慮地陪伴孩子成長。
編輯"東籬"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