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課上,同學們都在埋頭奮筆疾書,佳佳卻左顧右盼,偷偷給同學傳小紙條。被我發現后,她的小臉騰地紅了,默默垂下頭,眼角閃著淚光。
佳佳是新轉來的學生,平日里沉默寡言,一舉一動內斂羞澀。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充分的尊重,因此在沒有了解情況之前,我不能輕舉妄動,一味批評她。
下課后,通過與佳佳的同桌交流,我了解到,佳佳是外地人,隨父母來到這個城市生活,佳佳非常不適應新的學習與生活環境,經常躲在被窩里偷偷哭泣。她的父母在工地上干活,整日早出晚歸,也無暇顧及她。她不敢告訴父母,只能把煩心事寫在紙條上跟同桌傾訴內心的痛苦。
聽到這里,我慶幸自己沒有在課堂上直接批評佳佳,這會傷害這個脆弱的孩子。有時,批評教育是需要“放一放、緩一緩”的。
佳佳進辦公室后一直垂著頭,手指搓著衣角不敢說話。我先是批評她的行為,細數上課傳紙條對課堂的影響,說得佳佳眼眶紅紅的。我掏出紙條說:“你是大孩子了,老師沒有拆開你的紙條,這是對你的尊重。你以后也要尊重老師,上課認真聽講,不開小差,好嗎?”聽我這么說,佳佳驚訝地睜大眼睛,重重點頭,臨走時還輕聲細語地回了一句“謝謝老師”。
此后,佳佳雖然有時還會低頭發呆,但大部分時間能認真聽課了,有時還主動舉手回答問題。
為了幫助佳佳適應學校,也為了讓同學們表達情緒,我在班里開了一次“心事大作戰”主題班會。
班會課上,我準備了兩個箱子,每個同學在便簽上寫下自己的情緒,是快樂就投到紅箱子里,是煩惱就投到黑箱子里。同學們都很新奇,踴躍領取便簽書寫心事。我注意到佳佳皺著眉將便簽投在黑箱子里。
出乎我意料的是,黑箱子塞得滿滿當當的,紅箱子卻只塞了一半。我心中輕嘆:孩子們的心事誰人知呀?隨后我把兩個箱子里的便簽混合到一起,鼓勵每位同學上臺隨機抽取一張便簽,快樂的事就大聲讀出來分享,煩惱的事就結合自己的感悟簡單給出一些解決辦法。
輪到佳佳上臺了,她抽到的便簽上寫著:爸爸媽媽昨晚吵架了,我好難過。佳佳歪著小腦袋思索片刻,小聲說:“可以找爸爸媽媽聊聊,撮合他們和好。”我大聲重復佳佳的話,同學們紛紛為佳佳鼓掌,羞得佳佳紅了臉。
班長抽到了佳佳的便簽,果不其然,上面寫著轉學后的小煩惱。班長第一次當心理小老師很興奮,激動地建議佳佳可以主動找父母和老師求助,還舉了自己以前轉學的例子,洋洋灑灑講了許久。我發現臺下的佳佳眼睛亮晶晶的,聽得入了神。過了幾天,佳佳父母聯系我說,佳佳主動找他們傾訴心事,他們聽后很心疼佳佳,決定抽出時間好好陪伴她。
在我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佳佳變得活潑開朗許多,和同學也相處融洽了。同事和我說:“佳佳跟剛開學的時候相比,好像變了一個人。”望著佳佳在操場上蹦蹦跳跳的歡快身影,我心中滿是欣慰。
編輯"喬可可"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