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動漫是孩子們的愛好,自己早過了看動漫的年齡,所以對《哪吒之魔童鬧?!返纳嫌巢]有太多興趣。但架不住不斷飆升的票房紀錄,回不過朋友的盛情邀約,和朋友一起去看了一場。看后感覺內心暢滿,它的精彩敘事和價值內核引起我的深度共鳴,難怪它能創造全球單一電影市場最高票房紀錄,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部,也是全亞洲首部票房過百億的影片。
影片從頭到尾都沒有刻意的低齡化,確實不同于我印象中那種需要家長以無窮耐心“舍命陪孩子”的兒童劇,成年觀眾也可以充分享受觀影的愉悅。影片中沒有刻意講大道理的虛張聲勢,沒有捏著嗓子奶聲奶氣說話的矯揉造作,沒有“銀鈴般的笑聲”以及雙手虛握拳于眼前做拭淚狀的裝腔作勢。有的是傳統神話故事和時代精神的有機契合,有的是融道理于敘事中的恰到好處,有的是豐富的想象力和情節發展的水到渠成,有的是精湛的動畫技術和人物形象的順其自然。影片以其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成為我理想中的兒童劇,堪稱我國動畫電影發展史上的標桿之作。
影片中不少“扎心”的臺詞揭示了親子關系的真諦,不管是李靖夫婦與哪吒、龍王敖光與太子敖丙,還是申正道與兒子申公豹、申小豹,他們之間都是親情無價愛意深沉?!安还苣闶窍墒悄?,都是娘的兒?!鄙鱿衲倪高@樣的混世魔童,不知道殷夫人得承受多大的心理負擔。然而,愛是親子關系的基礎,愛意味著在孩子面對挑戰時給予鼓勵,在他們犯錯時給予寬容,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不管你是學霸還是學渣,不管你成為社會的精英還是普通的勞動者,不管你是有出息還是沒出息,為娘都會無條件地愛你、理解你、支持你。
當哪吒去晉仙考核,面對兒子的遠行,殷夫人和天下所有母親一樣,滿心擔憂,聲聲叮囑,全然沒有戰場上英勇無敵、威風八面的豪氣和霸氣,有的只是天下母親共有的慈愛與關懷;當哪吒中了穿心咒渾身是刺,殷夫人不顧自己即將幻化成青煙變成仙丹,毫不猶豫地盡力擁抱渾身是刺的哪吒,一根根尖刺毫不留情穿過兩人的身體,血脈相融的那一刻,她忍住周身的疼痛,抓緊生命中最后的時間表達著自己的愛:“和你度過的每一天,娘都很開心,娘從沒在乎過,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兒,娘永遠愛……”那是人世間最無私的母愛,那是對孩子最大的包容支持和安慰鼓勵,我無比動容淚流滿面。
正是這種至純至真的親子關系,讓哪吒心中那曾經的叛逆不羈、性烈如火悄然蛻變,他不再糾結迷茫痛苦于自己的魔丸身份,發出生命之問:“小爺是魔,那又如何?”在面臨與母親生死訣別的關鍵時刻發出自我覺醒的懺悔和吶喊:“我沒用,我好沒用,我生來就是魔,一直都讓你們受苦,我也好想,好想成為你們的驕傲,是我連累了你們!對不起!娘!對不起!”在重塑肉身后,哪吒不僅外在形象大為改觀,內心世界也越發豐沛強大,變成了有責任有擔當,勇于嘗試不怕失敗,不懼權貴無畏生死的英雄少年,說出了那句讓全場炸裂的話:“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轉這乾坤。我命由我不由天!”在面對“那又怎樣,難道你還想改變這世界”的詢問時,他義無反顧沉穩堅毅地說:“我想試試?!蹦倪傅男蜗笾链烁由鷦有蜗?、豐富有力,滿滿的正能量。
影片也展現了家庭教育中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敖光將龍族的復興重任寄托在兒子敖丙身上,希望他能夠成為龍族的榮耀。也因此,敖丙成了敖光捧在手心里的寶,別人絕不能傷他一根毫毛。以為他死了,敖光氣得要毀掉陳塘關,“我兒若死了,全陳塘關都得陪葬”;為了兒子,敖光愿意傾盡一切,“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我的兒活著”。他對敖丙的愛不可謂不深,但這種愛是有附加條件的,就像現實生活中好多家長把對孩子的愛轉化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轉化成實現自己未竟夢想的寄托,用心目中完美孩子的模樣去雕刻,用各種方式去束縛,使孩子失去了翱翔天空的翅膀,也失去了自己本來的樣子,成為教育“生產線”上千篇一律的“產品”,沒有快樂,沒有率真,沒有獨特的靈魂,只是學習的機器和光宗耀祖的工具。
經歷過一系列劫后余生的事情后,敖光“惹不起還躲不起”,本來想讓兒子和自己一起躲起來,可他看到兒子的不快樂不情愿,想到兒子和哪吒在一起戰天斗地時的那份勇往直前和率性自由,他幡然醒悟,“父輩的經驗或許不再有用,孩子的路得讓他自己走”,他說:“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經驗為你謀個幸福,但父輩的經驗,畢竟是過往,未必全對,你的路還需你去闖。今后,忠于自己內心的選擇吧。”每個父母總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總想用自己的經驗和資源護佑孩子一生的幸福,可這些未必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放手也許是對孩子最好的包容和支持。
《哪吒之魔童鬧海》傳遞了傳統神話可以承載的更多現實價值,既保留了神話哪吒的本色發揮,又開拓出大眾共識與文化認同的優質內容,是充滿現實意味的神話再造,也是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的驚喜之作。
陳靜: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
編輯"東籬"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