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教師在單元整體設計和課時教學中對“學會運動技術”存在認識和理解上的不足與偏差,通過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理解、課程內容的分析、學習內容標準的描述以及學生學習情況分析等,根據單元的系統化、整體性、結構化特征,設計運動技術“課課會”的單元整體樣例,使學生通過系統、持續性學習,學會運動技術、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運動能力,養成健康行為,促進品德發展。
關鍵詞:運動技術“課課會”;單元整體設計;體操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5)02-0017-03
一、問題提出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專項運動技能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概念,即項目至少要進行18課時及以上的相對系統和完整的教學,確保學生系統和完整地學練所學的運動項目[1]。在現實的體育教學中,由于慣性思維的影響,教師對學生在大單元課時中“學會運動技術”有認識、理解的不足與偏差。本文通過運動技術“課課會”單元整體設計樣例進行分析,以期為一線教師教學提供借鑒。
二、體操類學習內容的運動技術“課課會”
體操類運動中運動技術“課課會”的“會”,即體操技術動作要有一定的規格、標準。體操動作要求有穩定性、準確性、藝術性,動態中有平衡,平衡中有表現和展示,以及動靜轉換頻繁。體操運動技術學習過程與身體、認知、心理、社會、環境(從教學的角度是學習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怎樣理解體操運動技術的“課課會”呢?首先,基于體操內容特點,明確體操運動的(或動作)技術規格和標準;然后,根據學情、教學條件描述學生學習應該達到的要求,即學生“學會”的表達;最后,根據單元學習目標,分解單元目標于各課次中進行教學實踐、教學評價、教學反饋。
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從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戰術運用、體能、展示或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六個維度整合后梳理內容標準,引導學生知道、理解、掌握、運用,使學生通過單元整體學習,達到某項技能的“會”。
根據課程標準對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體操運動技術的“會”即根據體操動作學習規律、學生身心發展及學習特點、教學邏輯等,將單元目標分解至每次課,并有明確的、可操作的評價指標。體操運動技術“會”的理解見表1。體操主要學習項目和內容安排見表2。
三、體操內容運動技術“課課會”的單元整體設計樣例
(一)單元主題:
互助學習情境中掌握體操技術組合動作及評價方法。
(二)單元學習內容
技巧:前滾翻-交叉轉體180度-后滾翻成蹲撐-前滾翻直角座-肩肘倒立(團身起)-挺身跳;成套動作評判規則與操作(或自選3-5個組合動作,有限定條件)。
單杠:跳上成支撐-前翻下。
(三)體操小學四年級學情分析
學情是動態變化的,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動機、需求、興趣、情感態度、班級學習風格及管理風格等都影響學習效果,做好學情分析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與評價,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四)小學四年級體操內容單元學習目標
根據內容特點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基于單元整體視角確定學習目標,以單元18次課為例,選擇體操技巧項目(后滾翻、肩肘倒立、挺身跳)和單杠項目(跳上成支撐、前翻下)及組合動作學習為核心內容設計單元學習目標(假設3年級學過前滾翻動作、仰臥推起成橋、跪跳起動作)。
1.運動能力:能正確做出技巧后滾翻、肩肘倒立、挺身跳動作、單杠跳上成支撐、前翻下動作,能完成3~5個的技巧組合動作,能完成單杠跳上成支撐接前翻下動作。能說出技巧和單杠項目特點、動作名稱、動作規格、動作方法及相關術語。知道技巧和單杠的鍛煉價值,知道體操技巧和單杠基本禮儀和相關規則。運用體能練習發展柔韌、靈敏、平衡、力量素質。
2.健康行為:掌握技巧和單杠動作的練習方法、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掌握所學內容的保護與幫助方法;知道體育學習中有情緒變化,并能根據不同學習情境調節情緒;學習過程中積極與同伴溝通。
3.體育品德:學習過程中勇于克服困難,不斷挑戰自我;尊重老師和同伴;遵守體操課堂常規,主動收放器械,有責任感;有誠信,敢于展示美。
(五)體操內容單元學習的表現性任務
完成技巧和單杠規定的組合動作;學會相關內容的保護與幫助方法;學習情境中互助友愛,誠信自律,遵守課堂規范。
(六)小學四年級體操單元運動技術“課課會”設計樣例
根據單元學習目標、表現性任務、學情分析等,分解至單元課次中,以實現基于單元整體的體操運動技術“課課會”的目標。單元學習目標、任務、學習評價指標見二維碼。
四、運動技術“課課會”的實施建議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運動技術“課課會”其中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可采用分層教學及“精學一項,簡學多項”的走班制教學[2]。可根據學校資源配置采用選項制、走班制,根據學校資源選擇“循環式”的實施方式,根據學生情況選擇“長短式”的實施方式,根據班級容量選擇“大班制與小班制”的實施方式,根據選項體驗選擇“適應期式”的實施方式等[3]。
實現運動技術“課課會”的單元整體設計,首先,理解課程標準理念、課程目標學業評價要求,理解學習內容的價值。其次,基于學習項目及內容特點,理解運動技術“課課會”概念。第三,理解單元整體的意義,構建單元整體設計框架。第四,基于學生學習特點,做好深度的學情分析。第五,分解單元學習目標于各課次,細化基于學習目標的、指向學習結果的評價指標。第六,根據學習目標設計指向學習結果的表現性學習任務。第七,單元整體教學實施后的教學反饋與分析。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
[2]毛振明,趙曉丹,周琳,等.體育新課標下融大單元與走班制于一體的“精學一項、簡學多項”走班制教學新模式探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24,40(02).
[3]李健.體育選項走班制的選項策略與實施方式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