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煉化駐村工作隊用真情與擔當,為昨日貧困的鄉村繪出了今日的振興。
水泥路,直通縣城,是村民走向外面世界的“致富路”;特色民宿、時令果蔬,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文化廣場、曲劇社團,充實了村民的“腦瓜子”……
跨越道路阻隔的真情奔赴,攜手奔小康的傾力相助。河南煉化(原洛陽石化)與葦山村這兩個相隔150公里的地方,因定點幫扶結緣。2012年以來,河南煉化履行央企責任,在改善基礎條件、發展特色產業、促進消費幫扶等方面真幫實扶,以“石化藍”繪就葦山村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的富春山居圖。
產業幫扶:增強鄉村振興實力
“這兩年,村民王顯國家種西瓜,得到了真實惠。2024年,他家又多種了10余畝,收入18萬元”“村民王紅肖家種連翹100余畝,收入也不錯”……說到葦山村因地制宜發展種植業,駐村第一書記胡連喜如數家珍。
時針撥回2021年,鄉村振興拉開帷幕。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河南煉化審時度勢,依靠資源稟賦,錨定“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目標。他們結合葦山村地勢較高,多為山地、旱地較適宜紅薯生長的實際,圍繞紅薯大做文章。駐村工作隊走家串戶,說服了一部分村民擴大紅薯種植面積,并幫扶以紅薯為原料的淀粉、粉條等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
近兩年,葦山村銷售紅薯39萬斤、粉條3萬斤,增收50余萬元。村民們說沒想到紅薯也能成為帶來穩定收入的土特產,種植積極性也高漲起來。如今,全村紅薯種植面積由當初的20畝增加到150畝。村民任治花說,她種植的5畝紅薯賣了1萬多元?,F在,她不愁吃喝,心里只想著一件事:就是種好地、多掙錢,過上更好的日子。
為了激發村民依靠雙手致富的積極性,河南煉化在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上想辦法。他們以“黨日活動+消費幫扶+走進山村”模式,多方式多渠道搭建特色農產品銷售平臺,幫助村民銷售核桃、玉米糝、粉條、土蜂蜜、紅小豆等特產。在河南煉化職工、家屬的帶動下,葦山村更多的綠色、特色、優質農產品被銷售到了山外,端上了市民的餐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產業振興是鄉村發展的源頭,更是鄉村振興的重頭戲。2021年以來,河南煉化始終把產業幫扶放在鄉村振興的第一位,在幫助村民從事“短平快”的種植業和養殖業項目同時注重引導村民發展適銷對路、產業鏈長、收益穩定的長效產業。
按照“公司+農戶”模式,他們幫助村民開展了肉牛養殖;采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組織群眾種植了百余畝丹參、連翹等藥材;幫助指導28戶村民開辦了“農家樂”,堅定了村民靠勞動致富的信心。
基礎設施幫扶:夯實鄉村振興硬支撐
沿著葦山村主干道前行,道路平坦、農院整潔,偶有雞鳴犬吠、牛羊覓食,即便是寒冷的冬天里也洋溢著勃勃生機。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業興?!比斏酱宓貏萜露嘎氛?,出行不便;雨雪天氣,更是行路難?!靶抟粭l公路,打通村子與外界的阻隔?!笨吹酱迕癯鲂须y,駐村工作隊堅定了想法。在河南煉化98萬元專項資金的支持下,一條長約4公里的平坦的水泥路順利完工。自此,葦山村和鄰村830余人有了一條走出山區的“幸福路”。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這條“幸福路”又延伸至13公里外的鄉政府、延伸至30多公里外的縣政府。
“現在,不管是村里人去城里上班還是外地游客來村里玩耍,都很方便?!贝逯鴱埨^成說。河南煉化還出資45萬元在葦山村主干道安裝了197盞太陽能路燈?!耙郧巴砩匣丶叶伎床磺迓?,現在可亮堂了!”一位村民說。路燈的光,不僅照亮了夜路也照進了群眾的心里,更照亮了鄉村發展的振興路。
修路只是第一步。河南煉化不斷創新幫扶舉措,精準施策,相繼推出了水體潔化、家庭美化、環境優化等在內的“三小化”建設。
葦山村所轄的13個自然村,東西長10余公里。2018年,駐村工作隊入戶調查,發現竟然有62%的村民存在飲水安全隱患。安全用水,迫在眉睫。為此,48.6萬元專項資金迅速到位,新建了儲水罐、鋪設供水管線,村民們用上了干凈安全的自來水。
親戚越走越親。河南煉化始終把定點幫扶當成“自家事”和“分內事”。聚焦改善農村環境面貌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公司投入79萬元修建三星級公廁3座、標準化衛生室1個;圍繞強化產業基礎,積極爭取政策優惠,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春山溪谷自行車訓練中心、西林民宿、游客服務中心等文旅項目已開放投用。
黨建幫扶:積蓄鄉村振興動能
“要不是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俺一家5口人差點就被倒塌的房子埋了,是他們救了俺全家的命!”提及黨員干部心系群眾安全,68歲的村民凡毛旦依然激動不已。原來,2021年8月30日,他們一家在工作隊的再三勸說下答應搬到臨時安置點住下。沒想到,剛走到院子里,大雨造成的山體滑坡就將房子變成了廢墟……
“黨員干部就是在關鍵時候能站排頭、能沖上去。”胡連喜說。2024年9月,連續大雨,為保證臨坡臨崖居住村民的安全,他們決定在村委會設立集中安置點。隨后,他和村委會12名黨員分頭行動,冒著大雨到15戶村民家中幫助他們轉移到集中安置點。
近幾年,駐村工作隊注重從思路清晰、眼界開闊的年輕人中發展黨員;選拔黨員中干事能力強、有示范帶頭作用的充實到村級班子隊伍,高質量完成村“兩委”換屆工作,傾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
“新發展的黨員師芳芳34歲,是這一屆最年輕的村委委員。她種植煙葉40畝,收入達12萬元?!焙B喜說。師芳芳年輕能干、頭腦靈活,以實際行動賦予了“搞農業有干頭,有賺頭”的生動內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河南煉化還投入專項資金修建了黨員宣誓墻,持續強化鄉村振興政治理論學習,把學習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搬進村民院落里;新建文化廣場,成立曲劇社團,捐贈電子琴、調音臺、中音鑼 、小堂鑼、釵等音樂器材。農閑之余,曲聲戲影在文化廣場回蕩,唱腔圓潤、韻味十足。曾經,貧窮讓這里黯然失色;現在,“有戲”的葦山村有滋有味。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級黨組織,是基層工作的戰斗堡壘。黨組織強了,才能保證各項工作開展有基礎、有力度?!焙B喜表示。
今天的葦山村,道路暢通、飲水安全,村容村貌干凈整潔,產業發展蓬勃向上,一幅新時代的富春山居圖鋪展開來。
責任編輯:鄭 丹
znzhengd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