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progress of nurse career adaptability
CHEN Qiping,JIANG Xin
Nursing College of Jilin Medical University,Jilin 13201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NG Xin,E?mail:274135921@qq.com
Keywords "nurse;career adaptability;review;nursing
摘要""對國內外護士生涯適應力相關研究進行回顧及梳理,闡述生涯適應力的概念、測評工具、現狀、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以期為我國護理管理者開展相關干預性研究,提升護士生涯適應力水平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護士;生涯適應力;綜述;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2.012
生涯適應力(career adaptability)是指個體在應對職業生涯發展任務、生涯轉換和生涯問題時的準備程度,體現了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互動[1]。高水平的生涯適應力能使護士以積極自信的態度應對繁忙的護理工作,幫助護士取得職業成功[2]。低水平的生涯適應力不僅打擊護士的工作積極性,還降低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影響護士團隊的穩定性[3]。目前,國內外針對護士生涯適應力的綜述類文章尚少。因此,本研究對護士生涯適應力的概念、評估工具、水平現狀、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進行綜述,以期為我國護理管理者采取相關措施提升護士的生涯適應力水平提供參考。
1 生涯適應力的概念
1955年,Super首次提出生涯適應力的概念,將其界定為與年齡階段相吻合的、在態度和認識上均有所準備的、能夠應對一系列的職業發展任務[4]。1997年,Savickas將生涯適應力定義為個體對當前或未來可預測的生涯任務、生涯角色參與、生涯轉變或生涯發展過程中不確定性生涯問題的準備程度[5]。2012年,Savickas和Porfeli將概念修訂為個體應對職業任務、職業過渡和職業轉折的自我調節能力。Savickas在職業生涯建構理論的基礎上構建了生涯適應力結構模型,并將生涯適應力確定為4個維度:生涯關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6]。國內學者基于Savickas的理論觀點,對護士生涯適應力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將其定義為護士與生涯角色變化保持平衡的能力[7]。目前,國內對于護士生涯適應力的定義尚少,概念內涵較為單一,其理論框架有待進一步完善。
2 生涯適應力的評估工具
2.1 生涯適應力量表(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CAAS)
生涯適應力量表由Savickas等[6]與13個國家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2012年由Hou等[8]漢化,是國內外使用最廣泛的護士生涯適應力測評工具。該量表包含生涯關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4個維度,共24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不強”到“非常強”計1~5分,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9。
2.2 生涯適應力國際中文版量表
該量表由侯志瑾等[9]在Porfeli等[10]編制的生涯適應力量表基礎上漢化而成。該量表包含生涯關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4個維度,共24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計1~5分。該量表目前廣泛應用于護士生涯適應力的評估,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32,信效度良好。
2.3 生涯適應力簡表(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Short Form,CAAS?SF)
生涯適應力簡表由Maggiori等[11]開發,2020年由Yu等[12]漢化。該量表包含生涯關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4個維度,共12個條目,評分標準與生涯適應力量表一致,該量表在我國大學生、公務員、企業員工中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8,0.89,0.86,信效度良好,但在護士這一群體中應用較少,信效度尚未見報道。
2.4 五因素生涯適應力量表(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Five,CAAS?5)
該量表由Nye等[13]于2012年編制。該量表包含生涯關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合作5個維度,共35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不強”到“強”計1~5分。但該量表信效度尚未見報道,應用之前還需進行信效度檢驗。
3 護士生涯適應力現狀
2021年,劉靈芳等[14]對武漢市4所三級甲等醫院在職護士進行調查顯示,生涯適應力總分為(95.64±14.77)分,位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生涯信心和生涯控制維度得分較高,生涯好奇維度處于中等水平,生涯關注維度得分最低。羅蘭等[1]對84名新護士調查顯示,生涯適應力總分為(3.49±0.35)分,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生涯信心維度得分最高,生涯關注與生涯控制維度得分處于中等水平,生涯好奇維度得分最低。Ulupinar等[15]對428名新護士調查發現,53.5%的新護士難以適應護理工作,42.5%的護士想要離開護理工作,提升護士生涯適應力不強,有待進一步提高。綜上所述,目前護士生涯適應力現狀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其生涯關注和生涯好奇水平較低,亟須提升。
4 護士生涯適應力的影響因素
4.1 性格
葉艷勝等[16]對低年資護士的研究顯示,擁有堅韌性人格的護士緩沖壓力事件造成的消極影響能力更為卓越,其生涯適應能力水平也更高。堅韌性人格能有效地提高個人對組織的依從性,幫助個人提升迎接困難與挑戰的毅力。因此,管理者要鼓勵護士積極主動地面對臨床護理的各種壓力,發揮同事、家庭和社會的支持作用[17],培養護士形成良好的堅韌性人格,促進其生涯適應力的發展。
4.2 健康狀況
薛婷等[18]對341名新護士的研究顯示,新護士的生涯適應力與亞健康狀況呈正相關。健康狀況好的護士具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彈性,可以很好地應對工作中的困境和挫折;處于亞健康狀態的護士易出現身體疲憊、內分泌失調等健康問題,導致其生涯適應能力降低。因此,管理者應關注護士的健康狀況,科學合理地分配人力資源,定期對護士進行心理健康干預[19],確保其身心健康。
4.3 管理者的領導方式
潘紅等[2]對血液凈化科護士的研究顯示,真實型領導有利于提升護士生涯適應力水平。真實型領導管理的護士與領導的關系更加透明,更愿意與領導進行坦誠的交流,能清楚認識到自身職業的發展規劃,從而不斷提升自我,生涯適應力水平較高。因此,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應與護士團隊積極溝通,專心傾聽成員的需求與想法[20],與下級護士建立融洽的關系,從而提升其生涯適應力水平。Al?Ghazali[21]對沙特阿拉伯16所政府醫院護士的調查顯示,變革型領導可對護士的生涯適應力產生積極影響。該領導特質使護士能夠以創新思變的精神應對工作中的復雜問題,并激勵護士更好地規劃和暢想未來。因此,管理者應鼓勵護士使用新方法解決問題,培養護士的批判性思維,增強臨床綜合實力[22],在科室中營造鼓勵創新變革的工作氛圍,并幫助護士規劃未來的職業生涯,有效提升護士的生涯適應力。
4.4 時間管理傾向
葉艷勝等[23]對617名低年資護士的研究顯示,護士生涯適應力與時間管理傾向顯著相關,即護士越懂得管理利用時間,越能勝任工作,其生涯適應力水平越好。這提示管理者應對護士進行時間管理培訓,通過設定事務處理優先級、避免時間浪費和減少工作量的策略[24],提升護士的時間管理能力,促進其生涯適應力的發展。
4.5 反饋環境
在日常工作活動中,護士可以定期接收到來自導師的高質量反饋信息是建設性導師反饋環境的良好體現。Gong等[25]對303名護士的研究顯示,建設性的導師反饋環境對護士的生涯適應力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反饋環境能夠使護士及時獲得有效的反饋,并通過反饋不斷完善自我,適應職業發展的需求。這提示醫院領導應該努力建立起支持導師提供真實、有益反饋的環境,并鼓勵護士積極尋求反饋,及時給予護士有效的反饋來促進其生涯適應力的發展。
4.6 職業召喚
Yang等[26]對368名護士調查發現,護士的職業召喚與生涯適應力呈正相關。職業召喚水平高的護士對護理事業具有強烈激情和職業使命感,因而其生涯適應力水平也較高[27]。但是過高的職業召喚水平也不利于護士生涯適應力的發展,肩負崇高職業召喚使命的護士在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的需求方面存在更大的挑戰,成為影響護士生涯適應力的潛在負面因素。這提示管理者可以制定溫和的職業召喚計劃,如現場日托和護士援助[28]等,維持護士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削弱職業召喚的潛在負面影響,提高護士的生涯適應力。
4.7 轉型沖擊
買軒等[29]對122名新入職男護士調查發現,新入職男護士轉型沖擊與生涯適應力呈負相關,即轉型沖擊越小的男護士生涯適應力越好。而男護士的轉型沖擊主要來自角色沖突,這可能與傳統觀念對男性從事護理工作的偏見有關[30]。角色沖突很大程度上導致男護士缺乏工作成就感,影響其對護士角色的適應,造成其職業生涯適應力水平較低。因此,管理者應適度增加男護士的入職教育,幫助其接受角色變化,明確職業生涯規劃,完成角色轉變,減輕轉型沖擊,提高其生涯適應力。
4.8 工作?家庭支持
張澤宇等[31]對674名護士調查發現,工作?家庭支持與生涯適應力呈正相關。良好的工作?家庭支持可以有效幫助護士清晰地了解到職業生涯中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增強護士的信心、決策能力和對未知變化的應變力。這提示管理者應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健全同事支持系統,同時家庭成員也應給予護士足夠的支持,共同促進護士生涯適應力的提高。
5 干預措施
羅蘭等[1]對84名新護士進行為期8周的職業生涯團隊輔導及個性化干預,主要包括以下步驟:認識職業世界、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探索自我、澄清價值觀以及肯定自我。干預提升了新護士的生涯適應力,達到了使新護士積極探索自我,深入了解自身,主動關注護理行業資訊的效果。該干預方案能夠較好地幫助護士樹立宏觀的職業規劃,但對于解決新護士適應工作時面臨的具體的困難效果有限。黎東眉等[32]對80名新畢業護士進行一對一導師制干預,在新護士2年規培期間,導師每周使用通信設備主動關心護士遇到的問題并輔導,每半月至少面談1次,幫助新護士及時總結、解決存在的主要問題,新護士的生涯適應力得到了提升。該干預方案能夠幫助規培護士初步適應工作的開端,但隨著職業生涯的繼續,其遠期效果難以得到保證。目前,針對護士生涯適應力的干預性研究較少,皆存在一定局限和不足,有待進一步改進完善,以更為有效地提升護士的生涯適應力水平
6 小結
我國護士生涯適應力總體處于中等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然而,目前國內外針對護士生涯適應力的特異性評估工具尚有待開發,其現狀水平有待進一步探明,相關干預性研究也有待進一步開展。因此,未來需開發更具特異性的評估工具,對護士生涯適應力現狀進行更加全面、深入地探索,從而制定出更多適合我國護士的生涯適應力干預方案,以提高我國護士的生涯適應力水平,推動護士團隊職業生涯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羅蘭,龔放華.應用職業生涯團體輔導提升新護士生涯適應力的干預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2):220-224.
[2] 潘紅,蒲君,劉崢,等.川東北地區血液凈化護士職業生涯適應力與感知真實型領導對職業幸福感的影響路徑研究[J].職業與健康,2023,39(6):774-778.
[3] 李天超,王會娟,朱麗麗,等.本科護理實習生職業生涯適應力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22,28(3):140-144.
[4] SUPER D,KNASEL E.Career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some theoretical problems and a possible solution[J].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1981,9(2):194-201.
[5] SAVICKAS M L.Career adaptability: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life-space theory[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7,45(3):247-259.
[6] SAVICKAS M L,PORFELI E J.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construction,reliability,and measurement equivalence across 13 countrie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2,80(3):661-673.
[7] 羅蘭.基于Savickas理論的生涯團體輔導對新護士生涯適應力的干預研究[D].衡陽:南華大學,2017.
[8] HOU Z J,LEUNG S A,LI X X,et al.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China Form:construc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2,80(3):686-691.
[9] 羅伯特·C里爾登.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M].3版.侯志瑾,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9-21.
[10] PORFELI E J,SAVICKAS M L.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USA Form: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lation to vocational identity[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2,80(3):748-753.
[11] MAGGIORI C,ROSSIER J,SAVICKAS M L.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Short Form (CAAS-SF)[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17,25(2):312-325.
[12] YU H B,DAI Y M,GUAN X Y,et al.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Short Form (CAAS-SF):validation across three different sampl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20,28(2):219-240.
[13] NYE C D,LEONG F,PRASAD J,et al.Examin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18,26(3):549-562.
[14] 劉靈芳,毛紅波,孫朵朵,等.臨床護士生涯適應力在職業使命感與工作投入間的中介效應分析[J].護理學報,2023,30(7):59-64.
[15] ULUPINAR S,AYDOGAN Y.New graduate nurses' satisfaction,adaptation and intention to leave in their first year:a descriptive study[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21,29(6):1830-1840.
[16] 葉艷勝,鮑翠玉,李莉.鄂東南地區三級甲等醫院低年資護士堅韌性人格與生涯適應力的關系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6):1175-1177.
[17] 賈桂芳,馮景春.實習護生堅韌性人格與生涯適應力的現狀及關系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1):129-131.
[18] 薛婷,姜文彬,陳強,等.亞健康狀況在新護士職業適應能力與留職意愿間的中介效應分析[J].護理學報,2021,28(9):48-53.
[19] 劉菊,周媛媛,明慧.積極心理干預對規培護士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當代護士,2023,30(24):158-161.
[20] 羅蘇嫻,曾超男,張靜華,等.護士長真實型領導與護士角色模糊和離職傾向的關系研究[J].護理學報,2024,31(2):44-47.
[21] AL-GHAZALI B M.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career adaptability,job embeddedness and perceived career success:a serial mediation model[J].Leadership Org Dev J,2020,41(8):993-1013.
[22] 尹世玉,汪暉,劉于,等.基于ADDIE模型的綜合醫院護士長變革型領導力培訓實踐[J].護理學雜志,2023,38(19):62-65.
[23] 葉艷勝,鮑翠玉,李莉.低年資護士生涯適應力與時間管理傾向的關系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30(5):69-70;83.
[24] ZYOUD R N.Factors influencing time management skills among nurses in North West Bank,Palestine[J].BMC Nursing,2023,22(1):386.
[25] GONG Z X,LI T T.Relationship between feedback environment established by mentor and nurses' career adaptability:a cross-sectional study[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19,27(7):1568-1575.
[26] YANG C J,CHEN A B.The double-edged sword effects of career calling on occupational embeddedness:mediating roles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career adaptability[J].Asian Nursing Research,2020,14(5):338-344.
[27] 朱玥,汪張毅,方治平,等.護士職業召喚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23,38(7):22-25.
[28] 阮靜,武茹鴿.員工援助計劃服務對心內科護士職業認同感、職業價值觀、職業壓力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9,11(5):445-448.
[29] 買軒,徐曉霞.河南省新入職男護士轉型沖擊與職業生涯適應力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15):2079-2082.
[30] SHIN S Y,LIM E J.Clinical work and life of mid-career male nurses:a qualita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18(12):6224.
[31] 張澤宇,楊秀木,趙爽,等.工作-家庭支持對護士心理健康的影響:生涯適應力與積極應對方式的鏈式中介作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4,49(5):649-653.
[32] 黎東眉,徐娟蘭,梁臏元,郭敏.全程導師制在新畢業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21,36(22):64-65.
(收稿日期:2024-06-14;修回日期:2024-12-31)
(本文編輯"賈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