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生態文明的理論基石、研究方法和踐行思路

2025-03-12 00:00:00盧風王俊暐
鄱陽湖學刊 2025年1期
關鍵詞:文明人類生態

【編者按】清華大學哲學系盧風教授,系蘇格蘭圣安德魯斯大學(1999年)、韓國延世大學(2004—2005年)和美國哈佛-燕京學社(2007年)訪問學者,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環境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等職,以及國內期刊《自然辯證法通訊》、《科學技術與辯證法》(后改名為《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和國際期刊《環境倫理學》(Environmental Ethics)、韓國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xtual Theology in East Asia等編委,現為清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他是國內最早關注生態文明的學者之一,多年來致力于環境倫理學、技術倫理學和生態哲學等領域的研究,曾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倫理問題研究”、一般項目“西方近現代價值觀批判”以及多項省部級課題,出版學術專著《人類的家園——現代文化矛盾的哲學反思》(1996年)、《享樂與生存——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與環境保護》(2000年)、《啟蒙之后——近現代西方人價值追求的得與失》(2003年)、《應用倫理學與當代生活》(2004年)、《從現代文明到生態文明》(2009年)、《現代性與物欲的釋放:杜維明先生訪談錄》(2009年)、《人、環境與自然——環境哲學導論》(2011年)、《科技、自由與自然——科技倫理與環境倫理前沿問題研究》(2011年)、《非物質經濟、文化與生態文明》(2015年)、《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2019年)和《生態文明與生態哲學》(與王遠哲合著,2022年)等多部,并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近期,《鄱陽湖學刊》編輯部王俊暐就生態文明的理論基石、研究方法和踐行思路等問題與盧風教授展開了深入交流,現將訪談內容輯錄如下,以饗讀者。

王俊暐:盧老師您好,您是國內最早關注生態文明的學者之一。20世紀八九十年代,環境問題在中國才剛剛引起注意卻遠未受重視的時候,您是因何機緣關注到生態問題并開始該領域的學術研究呢?此后您的學術道路始終未偏離生態文明研究這一主線,請問這與您個人的學術經歷有著怎樣的關系?

盧 風:很高興能有機會回顧檢視一下我個人的學術經歷。我最早開始關注環境保護和生態問題是1987年,當時我在山西大學自然辯證法研究室(科技哲學研究中心前身)讀研。我的碩士生導師張家治先生讓我參與《人類認識的反思》(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一書的編撰,在準備撰寫前,我讀到了《增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一書的內容介紹。該書對全球環境污染的描述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視,此后對環境問題(后來延伸為生態問題)的哲學思考成了我長期追索的主題。我在研究過程中日益發現,厘清環境問題需要對整個現代性哲學進行全面反思,而非像一些學者認為的那樣,主要涉及、甚至只涉及倫理。這就決定了這一研究項目不是短期內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才能完成的。這一領域深刻的哲學問題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我一直在這個領域思考和寫作。

王俊暐:您曾說自己無意于構建某種宏大的學科體系,但在研讀您著述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其中某種呈體系性的邏輯架構或學術體系。比如您對工業文明物質主義、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的強烈批判,對“生態文明”“生態文化”“生態智慧”“綠色經濟”等基本概念的系統梳理和界定,對現代科學的批判性反思,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探索等等,始終貫穿其中。又比如您1988年第一篇公開發表的哲學論文《科學實在論在何種意義上優于反實在論》與2023年發表的文章《環境哲學為什么需要新實在論?》之間似乎存在一種理論上的呼應?,F在回顧自己幾十年的學術研究,您是否在潛意識當中還是有著某種理論自覺?如果有的話,那又是什么樣的邏輯呢?

盧 風:我認為學人必須有求真之誠,必須腳踏實地。我讀本科時,家兄曾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這樣一幅對聯貼在家門口,這對我影響較深。我的思想一直圍繞著反思和批判現代性而逐漸展開。我在1996年由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人類的家園》一書中勾勒了一個粗略的思想框架,認定現代性的基本思想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科學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并對這4個“主義”逐一進行了批判。后來隨著思考的深入,我又把現代性哲學的基本觀點概括如下:一是物理主義自然觀,宣稱萬物都是物理的,即歸根結底可依據物理學而得以說明,人類精神現象最終也可根據物理學而加以說明。二是還原論的方法論,宣稱萬物都可被分解為不同層級的部分,整體就等于各部分之總和,最重要的是,雜多流變的一切現象都受永恒不變的數學法則支配。三是獨斷理性主義知識論,基于以上兩條很容易推斷出,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人類知識將日益逼近對自然奧秘的完全把握。四是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論(axiology),宣稱人類主體性是價值的終極源泉,即只有人才有道德資格,非人的一切皆沒有道德資格,且藝術美高于自然美。五是個人主義政治哲學,這當然指西方的政治哲學。六是物質主義價值觀,認為人生的價值或意義就在于創造財富、擁有財富、消受財富。我多年來不遺余力地批判上述觀點。但退休以后,我重新檢視自己的心路歷程,覺得自己把上述6條看作現代性的不變信條是低估了現代性自我糾錯的邏輯“容量”。相應于現代性哲學的以上6條,我提出了如下6條,那便是我所概括的生態哲學的基本內容:一是生機論自然觀。根據量子物理學和復雜性科學(蘊含生態學),大自然不僅是物理實體的總和,還是生生不息的。用普里戈金的話說,即大自然是具有創造性的,大自然中的可能性比現實性更加豐富。二是不排斥分析方法的整體論方法論。作為一種認知方法的還原論是必要的,但少了整體論方法的補充,還原論方法就會導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盲區。本體論的數理還原論是至今仍占主導地位的觀點,但量子物理學和復雜性科學提供了質疑數理還原論的依據。三是謙遜理性主義的知識論。正因為大自然具有創造性且高于人類的創造性,所以無論人類科學如何進步,人類知識庫(或體系)與大自然的隱藏奧秘相較,都只是滄海一粟。但人類所知的“一粟”是足夠其生存和發展之用的。四是非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論。人與非人事物之間沒有天壤之別,非人事物可以有不同水平的能動性,從而可以有其內在價值。因為大自然的創造性高于人類的創造性,所以,自然美高于藝術美。五是辯證共同體主義。個人總是生活于不同層級的共同體之中,但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性,都有其不可剝奪的尊嚴和權利。六是非物質主義價值觀。人是追求無限的有限存在者,物質主義與古代虛偽的反物質主義相較,代表著現代人價值觀上的誠實,但也是對人類價值追求的嚴重誤導。無限追求非物質價值才能凸顯人性的本真。

我以前認為,如此概括的生態哲學是無法納入現代性框架的,但如今已意識到并非如此?,F代性的核心信念是:隨著人類公共理性的不斷進步,人類能日益改善其所生活的世界。我的上述6點概括顯然與這個核心信念不矛盾,所以我的思想仍不違現代性邏輯。現代性就是現代化建設的思想指南。時至今日,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仍然步履維艱。現代性應當與時偕行,也能夠與時偕行。我的思想表述可繼續沿著以上6條思想“線索”展開,余生對真誠的重視會遠勝過對體系的重視。

我一直沒有偏離實在論,這或許與我一直崇敬自然科學有關。我本科學的是數學,對物理學也很感興趣。我不像“科班”出身的哲學教授容易沉浸于一個哲學流派,甚至沉浸于某一個大哲學家的體系而不能自拔。我一直認為哲學須與科學“打成一片”,也必須直面現實(在英文中,“現實”和“實在”都是“reality”)。法國哲學家甘丹·梅亞蘇(Quentin Meillassoux)批評康德之后的歐陸哲學已不能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在人類誕生之前,宇宙已存在了很長時間。很多崇拜黑格爾的國內哲學教授堅持認為,自然和人是一體兩面的,雙方誰也離不開誰,他們不能接受“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這樣的說法,是因為他們拒斥實在論。實在論的基本信念是:實在具有獨立于人類認知的客觀性,雖然人類所能言說的一切都具有主觀性,但人類可以通過公共知識(特別是科學知識)邊界的拓展,不斷糾正以往的認知錯誤,從而提高知識的客觀性。我認為,在傳媒發達、消息真假難辨的今天,堅持實在論能讓我們明辨是非,不至于認為多數人的一致意見就是真理。

王俊暐:誠如您最近幾年在多篇文章中對“生態文明新時代”的闡發,生態文明的建設和實踐是一個非常復雜而艱巨的過程,通讀您不同時期的著述,讀者可能會發現您對一些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問題的思考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在一些關鍵詞相同而內容不斷演進的文章中,您對同樣的問題的回答也在不斷自我修正,我們能否理解為您個人的學術研究也存在一個“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式的發展過程呢?例如您對后現代主義的看法在變化,對享樂主義(快樂主義)的態度也有所改變。又如您的生態文明觀似乎在“升級論”與“修補論”之間也存在某些變動。能否請您具體談一談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思考,您對生態文明、生態文化、環境倫理等基本問題和基本概念的看法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盧 風:是的,我的思想處于一個變化的“旅程”,而不是在同一個嚴格體系內的邏輯推演,這或許與我生活的時代直接相關。我曾深深認同小約翰·柯布(John Cobb, Jr)和大衛·格里芬(David Ray Giffin)所闡揚的建設性后現代主義,近來卻發現,他們對現代科技、工業化和市場經濟的否定過于激進,而且他們所提倡的實踐綱領不太可能被廣泛推行。今天中國仍行進在現代化道路上,經過啟蒙的人們才能推進健康平穩的現代化。我深深認同康德所概括的啟蒙的口號:要有勇氣公開地運用自己的理性,即有勇氣擺脫自己加諸自己的不成熟狀態。我不否認柯布博士的追隨者們提倡的“第二次啟蒙”具有重要意義,我自己在《人類的家園》中也曾提過“新啟蒙”。但在今日之中國,啟蒙似未完成,現代化尚在途中,故不宜過于張揚后現代主義。正因為我已不再堅持后現代主義立場,所以開始從生態文明之“超越論”轉向“修補論”或“升級論”,即承認生態文明是現代文明必須補上的一個新維度。只有補上這個新維度,現代文明才是可持續發展的。2000年我出版了一本小冊子——《享樂與生存——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與環境保護》,該書主要批判享樂主義的淺薄,并認為享樂主義的流行是環境危機的根源。倫理學界有位著名學者曾尖銳批評對享樂主義的批評,這一批評引起了我的反省。隨后我意識到,快樂是幸福生活的必要養分,我以往對享樂主義的批評是有失公允的。物質主義才是真正誤導人類價值追求的價值觀,也是全球生態危機的精神根源。此后我就比較重視分析物質主義對現代人價值追求的誤導。

王俊暐:您本科所學的專業是數學,碩士階段的研究方向是科技哲學,對于生態文明研究這樣一個跨學科性極強的綜合學科,理科的學術背景對您后來的研究有著怎樣的影響呢?它是否有助于您說的“大聲疾呼”之外的“理性論證”?事實上,您一直都非常關注現代科技的最新發展,也一直在理性分析科學發展對于人類文明的利弊,特別是您文明觀的闡發往往建立在對很多深奧科學理論的理性分析基礎之上,這對于很多人文學者來說并不容易。是否可以說,這也是您早期所學專業的一種烙印呢?在您看來,自然科學理論的掌握是否為從事生態文明研究的必要條件,我們應當如何克服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障礙?

盧 風:正如前面提到的,我的理科背景從某種意義上決定了我的思想路徑,我所受過的分析哲學訓練也決定了我對思想表述之清晰性的追求。社會分工細化是現代化的一個特征,學科分化是分工細化的一個側面。C. P. 斯諾(Charles Percy Snow)曾哀嘆,人文學者與自然科學家之間完全沒有溝通是現代文明的嚴重弊端。文理“分家”甚至“分裂”的惡果不僅包括難以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通才,還包括人類力量和人類智慧之間的嚴重失衡。我曾說過,人類已擁有毀滅地球生物圈的力量,卻沒有正確使用這種巨大力量的智慧,就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拿著一把裝滿了子彈的槍。換言之,人類文明尚處于精神幼稚的階段,卻擁有了巨大的、可怖的力量。人類亟需正確使用其巨大力量的智慧,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融合是觸發這種智慧的必要條件。著名生態學家歐德姆(E. P. Odum)認為,生態學是溝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橋梁。但是,我認為生態學的普遍性還不夠強,它只關注了地球生物圈中事物的普遍聯系而忽略了康德所說的人類須仰望的“星空”,或者說只關注了中國古代哲人所講的“地”,卻忽視了他們極為重視的“天”。把物理學、復雜性科學(蘊含生態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融合起來,才可激發人類既仰望星空、呵護內心的道德律,又關愛地球,從而擁有正確使用其巨大力量的智慧。是的,掌握自然科學知識是研究生態文明理論的必要條件。生態文明理論是直接應對生態危機的實踐性理論,忽略了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便不可能具有現實的可行性。不懂生態學就不可能理解“生態文明”這個概念,不懂物理學、復雜性科學就不太可能從本質上明白為什么不可征服自然,為什么要尊重自然。就個人而言,溝通文理或許要求避免偏執,認識到文科、理科知識均不可或缺;就全社會來看,溝通文理似乎只能寄望于民主協商和民主決策機制的不斷完善,唯其如此,重大決策才能兼具工具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

王俊暐:您在近期的著述中反復提及復雜性科學(包括生態學)是生態文明發展的科學根基,但對于很多人文學者來說,要真正理解其“復雜性”和“科學性”并非易事,請您具體談談復雜性科學與生態文明之間的關系。在您看來,當前迅猛發展的人工智能對人類的未來會有怎樣的影響?尤其是它與生態文明之間有何關聯?它會讓人對文明的未來更悲觀還是更樂觀呢?

盧 風:復雜性科學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新科學,其發展與計算機技術的迅速進步和計算機模擬方法的廣泛應用直接相關。其研究對象是各種復雜現象或系統,如氣象、生態系統、股市等等。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都預設決定論,且用線性數學模型去表征自然定律。復雜性科學承認復雜系統是不確定的,不可能用線性方程去表征其本質,故不可能準確預測其演變。大自然普遍存在各種復雜系統。以往的科學不是忽略了復雜系統的存在就是認定復雜系統可以拆分為各種簡單系統,認為復雜系統不過就是簡單系統之總和,把構成復雜系統的各部分搞清楚了,整個復雜系統也就一清二楚了。但復雜性科學承認,并非所有的復雜系統都可以還原為簡單系統之總和。復雜系統有其內在的時間維度,是不斷演變的,在其不同層級上會隨時涌現新特征、新結構、新功能,等等。用復雜性科學的觀點看大自然(抑或世界),我們就會認為大自然(抑或世界)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物理實體(如基本粒子、場、黑洞、暗物質等)之總和,也不是一個由永恒不變的數學定律決定的總體現象,而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總體過程。據此,我們就會認為,大自然是具有創造性的,人類應該敬畏自然,謀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保護地球并維護地球的生態健康。簡言之,復雜性科學直接支持人類建設生態文明。

信息科學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展現人類文明的另一種前景,有人稱其為“后工業文明”,有人稱其為“信息文明”,也有人預言人類正走向“后人類”(post human)。目前研究生態文明和信息文明的分別是兩類人:研究生態文明的人多認為人類文明已深陷危機,扭轉文明發展方向才可能持續發展;而研究信息文明的人多肯定高新科技的飛速進步,并確信高新科技的進步,特別是AI的進步,會把人類帶進天堂。顯然,前者充滿悲觀情緒,而后者洋溢著樂觀情緒。恩格斯說過,歷史演進的方向不是某一種單一力的方向,而是各種力之合力的方向。未來的人類或許既非全如生態文明論者所預期,亦非全如信息文明論者所預期。在技術層面,信息技術、AI技術與環保、生態技術或可相互融合滲透。例如:迄今為止的信息網絡和AI耗電量很大,生態技術或可幫助網絡和AI節能降耗;如今的農業耗水量很大,AI可幫助農業精準灌溉;如今農業肥料有效利用率低,AI可幫助農業精準施肥;等等。信息和AI技術對于發展非物質經濟,滋養非物質主義文化具有無比重要的作用。我一直認為,發展非物質經濟、促進非物質主義文化的繁榮,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要求。如今,數字經濟就是非物質經濟的開端,購買世界各地的許多產品(如書籍、音樂、電影、游戲、軟件等),不需要把物質形態的產品運來運去,在網絡上傳送信息就行了,這種轉變就是非物質化。在一個以非物質經濟增長為主要增長的世界中,非物質主義文化會日趨繁榮,生態文明建設會漸入佳境。

王俊暐: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核心議題是如何處理好經濟與發展的問題,您作為一名哲學研究者對此問題也十分關切,近些年發表了不少文章專門論述非物質經濟、綠色發展、綠色經濟等問題,包括本期專輯中的這篇學術文章。那么您認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可否從根本上得以協調?又當如何協調?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同時經濟放緩、地緣沖突不斷的大背景下,您認為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否會有重大轉向?

盧 風:如果對現代性和現代化有信心,就不會懷疑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可以從根本上得以協調?!斑M步”和“發展”是現代性的關鍵詞。如前所述,相信公共理性的進步能不斷改善人類生活世界,是現代性的核心信念。公共理性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現代科技的進步?,F代技術以現代科學為知識資源,現代科學研究典型地體現了人類理性的公開運用,科學知識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出現生態危機之后,科學也正在調整其努力方向,蘊含生態學的復雜性科學的興起,正是科學調整其努力方向的標志。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現代科技不會一直瞄準征服自然這一方向,它可以朝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方向發展。所以,人類能夠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不斷謀求經濟增長。例如,如今的綠色能源開發、電動汽車的不斷改進及其市場的擴大,都預示著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是可以協調的。英格爾哈特(Ronald Inglehart)等人長期的社會調查表明,隨著現代化的平穩推進和世界和平的維持,在無生存安全之憂的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人們(如二戰之后出生于發達國家的幾代人)會形成后物質主義(post materialism)價值觀,他們對自我表現和生活質量的重視會勝過對經濟收入和物質財富的重視,他們不認為物質財富的增長是生活質量改善的標志。這表明,如果有長期的世界和平,像中國、印度、巴西等第三世界國家的現代化會順利推進,新生的后代會自然持有后物質主義價值觀,進而能自然創造非物質主義文化,進而在氣候危機的倒逼之下大力建設生態文明。在這樣的世界中,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之協調就是自然而然的。就此而言,世界和平是生態文明建設順利進行的現實條件。但目前的地緣政治沖突卻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這是最令人擔憂的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曾說,戰爭是對環境最嚴重的破壞。他只用數據說明了戰爭對環境的直接破壞。我想說的是,戰爭也直接破壞社會秩序、物質經濟,讓人們產生生存危機感。在這種情況下,物質主義價值觀又會抬頭甚至盛行,從而阻礙非物質主義文化的生長和生態文明建設進程。至此,我們會發現,馬克思講的“兩個和解”(人與人之間的和解和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解)是人類走向理想境界的必要條件。沒有人間的持久和平,就不可能有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因而,無論從應對氣候變化看,還是從地緣政治看,抑或是從AI發展態勢看,人類文明發展的前景都是不確定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或許是不可預測的。

王俊暐:您在對生態文明進行理論探索的同時也密切關注現實社會,尤其關注當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問題,近年來的《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一書就是這種思考的重要成果??煞裾埬僬務勚袊浆F代化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您近些年不斷著文論證“生態文明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應當是對于整個人類文明而言的,在您看來,當下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有著怎樣的價值和貢獻呢?

盧 風:我把現代化建設大致分為兩個部分:“硬件”和“軟件”部分?!坝布辈糠种饕腹I化、城市化,“軟件”部分主要指人的思想觀念和社會制度的變化。20世紀下半葉興起的信息化有把這兩個部分融合起來的趨勢?!坝布辈糠植淮罂赡軒в腥魏蚊褡宓奶厣?,所有國家的汽車、火車、飛機、衛星、空間站、電廠、自來水系統、高樓大廈等的制造或建設都遵循相同的科技規律,這套科技無疑是由西方所首創的。而各民族國家在其中最容易打上特有烙印的是“軟件”部分。中國式現代化的最主要特色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當代文化仍保有其傳統特征,如祖先崇拜、清明節祭掃等。關于這一點,我沒有深入研究,就不多說了。是的,我講的“新時代”是就世界文明而言的。信息技術和全球市場無疑把人類帶進了“地球村”。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20世紀80年代末曾判斷,意識形態之爭將趨于終結,歷史亦將趨于終結。今天的世界形勢表明,他誤判了不同文化傳統的潛力。但世界文明的“硬件”(公路、鐵路、工廠、信息網絡)正在全球鋪建,對氣候變化的判斷雖然存在嚴重分歧,但主張積極應對的有識之士越來越多,AI的應用也有全球化趨勢。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才呈現的空前的發展態勢,確實是劃時代的發展態勢,這表明人類正快速走向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個人認為,迄今為止的全球工業化已為一種世界文明奠定了初步的物質基礎,生態危機是人類亟需應對的不僅影響發展而且影響生存的危機,AI會深刻影響人類的未來。真心實意地建設生態文明,將會是中國對人類的較大貢獻。

王俊暐:雖然您的研究是從西方環境倫理起步的,但您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評價非常高,并在許多著述中從學理上論證了中國古代優秀文化資源將在未來的生態文明新時代發揮重要價值。請您再概括性地談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當代生態文化建設的主要價值。

盧 風:我曾在《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一書中對傳統中國文化有一些不當論述,例如,過分肯定了“崇本抑末”的積極作用?!俺绫疽帜睍怪袊鐣刂r業文明老路一直走下去,從而固化農業社會的嚴重不公——“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統治者花天酒地,被統治者“干著牛馬活,吃著豬狗食”。傳統農業文明從未讓“勞力者”分享到物質文明的成果。工業化雖導致了環境污染、生態損害和氣候變化,但伴隨著民主法治和現代福利制度的建立和改進,勞動人民才開始分享文明發展的成果?,F在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值得當代人肯定和繼承的,就是“內向超越”的思想傳統和價值追求,即認為人生最重要的價值或意義不在于社會地位的提高和物質財富的增多,而在于德行、境界、智慧的提升,換言之,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修身或修行(追求自我完善和內在圓滿),而不是追名逐利。但我們在肯定“內向超越”的正確性時必須注意兩點:一是傳統社會只有極少數人真誠地踐履“內向超越”,“勞心者”中的大多數是追名逐利的,而“勞力者”連飯都吃不飽,就談不上什么超越。二是現代化帶來的物質富足是踐履“內向超越”的必要條件。英格爾哈特等人關于物質主義與后物質主義的調查研究足以支持這一判斷。真誠追求“內向超越”的人越來越多,物質消費主義就會退潮,這對于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義。

王俊暐:要實現大多數人的“內向超越”,生態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您也十分注重生態文明教育的意義,時常呼吁培育生態良知、發展環境教育。您的許多著述往往以通俗易懂的題目和文筆,將一些高深的哲理寫得深入淺出,是否也是為了更好地普及生態意識和生態理性?或者說,這是否也是一種生態教育的實踐方式?

盧 風:是的,我認為環境教育和生態文明教育非常重要。我是《環境教育》雜志的專家顧問。建設生態文明首先要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進而才可能改變整個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廣義的“生態文明教育”(不局限于學校教育)是改變人們思想觀念的唯一途徑。從20世紀60年代環境運動興起直至今天,人們仍然未就環境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美國總統特朗普至今仍不認為存在什么人為的生態危機或氣候危機,他明確反對開發清潔能源,主張大力開采石油。這表明成年人都很難改變其觀念。深切意識到生態危機之嚴峻的人們一邊要與以特朗普為代表的人們辯論,一邊還要注意教育青少年。從長遠考慮,對青少年進行生態文明教育比和反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人們辯論更重要。我曾在《環境教育》雜志發表過一篇短文,“環境教育須從幼兒教育抓起”。自幼養成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習慣的人們,會很自然地積極支持或投入生態文明建設。

王俊暐:您一方面始終強調非物質主義價值觀對于文明轉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復強調“知識是實踐的成功”,極為關注現實生活和現世存在。您對生態文明的具體實踐,宏觀如復雜性科學、綠色經濟、生與死、道德倫理、幸福感等問題,中觀如教育、消費、醫療、城鎮化等問題,微觀如動物保護、該不買車、幼兒教育等問題都曾著文論述。對于生態文明研究者而言,理論研究與現實關懷密不可分,象牙塔中的坐而論道對于迫在眉睫的生態危機是無關根本的,我們最終需要的是找到化解危機的出路。您在從事學術研究同時,是否也嘗試過一些學術之外干預現實的生態實踐行為?您個人有著什么樣的綠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呢?

盧 風:我的思考和寫作一直是直面現實的,也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從來沒有沉湎于某一個大哲學家或哲學流派的體系之中。我很贊成你的觀點,坐而論道于事無補。但時至現代,每個人都不得不大致地服從于現代社會分工體系的要求而各司其職。我作為一個人文學者,不可能去直接研究環保技術和清潔能源,但“修辭立其誠”是我表達真理的必要條件。真誠或許是當代中國人最可貴的品質,甚至也是最稀缺的品質。很遺憾,我在撰寫博士論文時曾迫于某種情勢而有違心之論。博士研究生畢業后,我已較好地重返真誠,即在書寫時盡可能做到完全真誠。退休是我人生最大的轉折點,借一位禪師的話說,即“懸崖撒手,再活現成”。我決心盡掃以往在學術名利場深染上的一些習氣,重返天真,完全真誠。我在學術之外的活動乏善可陳。我曾兼任湖南省政協常委、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特約監察員等。但很遺憾的是,我在這些“舞臺”或“平臺”上沒能做出有實質意義的事情。我也曾跟著一位小水泥廠廠長做過關于所謂“生態水泥”生產的考察,但“生態水泥”也并沒有得到推廣。不過我個人一直遵循綠色生活原則。例如,我早已踐行“光盤行動”,一直循環用水,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我自認為早已超越物質主義,從未追趕過消費時尚,從未為賺錢而費心,從未買過股票或彩票。余生但求清思之樂,惟愿世界太平。

王俊暐:在您以上言“辭”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流淌著的“誠”意。我們希望您數十年在生態文明研究領域的這些經驗、方法和反思能為后來者提供更多的啟示和借鑒。再次感謝盧老師。

責任編輯:徐 穎

[受訪者簡介]盧風,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清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 100084)

[訪談者簡介]王俊暐,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江西南昌 330077)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Lu Feng☉Lu Feng amp; Wang Junwei

Professor Lu Feng,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earliest scholars to focu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e has been committed to th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technological ethics and ecological philosophy for many years. Recently, Wang Junwei, the editor of Journal of Poyang Lake, interviewed Professor Lu Feng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fessor Lu Feng summarizes the basic content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by reflecting on and criticizing modernity. Grounded in reality, he identifies with 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his focus has shifted from the “transcendence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the “repair theory” or “upgrading theory”. Lu Feng believes that mastering the knowledge of natural science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and fostering a non-material economy and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a non-materialist culture are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e also believes that mankind can continue to seek economic growth o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but world peace is the realistic condition for all the smooth progress, and the current geopolitical conflicts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world peace, s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uncertain. Professor Lu Feng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ll be one of China’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mankind. In addit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ncept of “inward transcendence” provides valuable ecological wisdom for contemporary society. To achieve the “inward transcendence” for most peopl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nhanc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猜你喜歡
文明人類生態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請文明演繹
銀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漫說文明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欧美一级夜夜爽|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a天堂视频| 538国产在线|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黄片在线永久|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精品浪潮Av|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成年人福利视频| 精品国产91爱|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99er精品视频|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色婷婷色丁香|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波多野结衣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制服无码网站|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欧美色99|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综合网久久| 99re精彩视频|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97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香蕉伊思人视频| 欧美成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色综合网站|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91娇喘视频|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在线国产91| 国产乱论视频|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一区|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看|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va在线|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