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武漢市舉行全市科技創新大會。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郭元強出席會議并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牢記囑托、擔當使命,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開拓進取,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努力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
大會發布了《關于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實施方案(2025—2027年)》、《武漢市促進顛覆性技術創新實施方案(2025—2027年)》、《武漢市加快培育研發型企業 推進研發產業化實施方案(2025—2027年)》,釋放了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強烈信號。
《關于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實施方案(2025—2027年)》明確了6個方面22項重點任務,明確提出,到2027年,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建成,重點產業領域全球創新策源影響力持續提升,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加速形成等工作目標。
《武漢市促進顛覆性技術創新實施方案(2025—2027年)》明確了10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到2027年,培育顛覆性技術項目200項以上,20項以上進入國家顛覆性技術項目庫,在漢落地孵化創新型企業50家以上,建設1個顛覆性技術創新園、3個顛覆性技術和未來產業孵化基地,將武漢打造成為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網絡中部核心。
《武漢市加快培育研發型企業 推進研發產業化實施方案(2025—2027年)》明確了5個方面18項重點任務,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大力培育研發型企業,加速研發產業化,引導企業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為武漢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提供支撐。
2025年,武漢圍繞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謀劃了“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拓展開放協同創新網絡、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等六個方面的工作。
聚焦科技供給層面,武漢將鞏固在漢4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成效,支持8家在漢湖北實驗室特色化發展,產出10項以上標志性成果。同時,推動數字建造、智能設計與數控等2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研發重大成套裝備和工業基礎軟件,帶動相關產業蓬勃發展。此外,將持續實施市自然科學基金“特區計劃”“探索計劃”,協同推進“聚力計劃”,聯合有關單位成立聯合基金,推進光量子等領域前沿技術研究。
2025年,武漢將以“鏈式攻關”新謀劃組建3家產業創新聯合實驗室,以“點式突破”實施10大科技重大專項,以“前瞻布局”實施100項重點研發計劃。與此同時,還將加快建設武漢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開展顛覆性技術攻關15項。持續實施初創企業育苗、小微高企躍升、骨干高企瞪羚、領軍企業引領計劃,加快科技企業梯度培育,規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3500家。大力發展研發產業,引育企業研發中心、研發型企業100家。
武漢還將拓展開放協同創新網絡,構建深度融合的格局。具體包括,構建市域“一城五谷三廊”創新空間布局,強化武漢都市圈創新合作,推進漢襄宜“金三角”科技共興,建立跨區域成果轉化、創業孵化、聯合攻關等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