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宜昌市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大會舉行。宜昌市委書記熊征宇出席會議并強調,要以新型工業化為牽引,以開展“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年”“重大項目建設年”活動為抓手,聚焦聚力支點建設,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宜昌篇章,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中奮勇爭先。
2025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宜昌努力打造成為漢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撐、長江大保護的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宜昌錨定這一目標不放松,進一步聚焦聚力支點建設,以新型工業化為牽引,推動城市能級、發展質效和城市競爭力、區域帶動力加快躍升,為全省加快建成支點提供宜昌發展支撐、為世界展示美麗長江彰顯宜昌作為、為中部地區崛起注入宜昌強勁動能。
一是錨定主攻方向,推動高質量發展整體提升。聚力提升發展能級。2024年,宜昌經濟總量跨越6000億,進入了登高望遠、跨越發展的新階段。宜昌將搶抓三峽水運新通道建設歷史機遇,深入實施“雙碳引領、樞紐賦能、強產興城”三大發展戰略,做大經濟總量、城市體量,加速向萬億級規模邁進。
聚力提升發展速度。全市上下瞄準更快、更好、更強的目標,在把質量放在優先位置的前提下,保持必要的經濟增速,力爭2025年GDP增速達7%以上。聚力提升發展質效。堅決扛牢“立規之地”的政治責任,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統籌推動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三線并進”,著力構建“12520”現代化產業體系。
聚力提升發展后勁。今年,以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年”“重大項目建設年”活動為抓手,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堅持主城引領,加快建設城市新中心、高鐵新城、東部產業新區、點軍科教城等重點發展片區,推動宜都、枝江百強縣進位,支持當陽沖刺百強,培育壯大一批百強城區、百強鄉鎮。
二是強化“五個協同”,打造“金三角”核心增長極。強化規劃協同。以編制實施“十五五”規劃為契機,與武漢、襄陽協同謀劃重大項目,共同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強化產業協同。以宜昌東部產業新區為依托,做大做強“宜荊荊”磷化工、“荊襄宜十”綠色循環電池等優勢產業集群,推進“當枝松宜東”百強聚集區建設,夯實“金三角”發展根基。
強化創新協同。借力武漢科教優勢,創新資源布局、加強要素整合,促進平臺共建、人才共育、產業共聯。
強化開放協同。積極推動自貿片區、綜保區聯動發展,合力打好外貿穩增長、內外貿一體化、開放樞紐功能提升三大攻堅戰。
強化生態協同。深入實施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引江補漢等重點工程,確保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
三是堅持聚鏈成群,推動五大產業集群成勢見效。全力抓項目。加快推進萬華化學、邦普宜化、安琪合成生物、廣汽二期、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成達效,謀劃推進30個百億級、50個五十億級、100個十億級重點項目,確保全年億元以上項目新開工不少于800個、新入庫不少于650個、新竣工不少于500個。
全力壯產業。錨定新型工業化主攻方向,深化“五個一”產業鏈招商,推動現代化工新材料產業加快向電子化學品等高端化方向延伸,生命健康產業加快向高端生物制造方向集群化發展,新能源及高端裝備產業加快向綠色智能船舶、高端化工裝備等領域特色化發展,突破性發展大數據及算力經濟,力爭今年新增2個千億產業,“3+2”主導產業全部達到千億級規模。
全力促消費。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大力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持續唱響“荊楚購·宜起購”活動品牌,做大做強“兩壩一峽”、三峽千古情等拳頭產品,激發文旅消費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