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咸寧市圍繞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和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大會舉行。咸寧市委書記周鋒在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全省“新春第一會”工作部署,堅持站位全局、對標對表,堅定信心、把準方向,聚焦重點、找準切口,謀定快動、知責而行,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和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努力為湖北加快建成支點貢獻更多咸寧力量。
咸寧重點謀劃實施產業倍增、科技賦能、動力培育、能級提升、幸福咸寧“五大行動”,每個行動逐一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實施方案,采取超常規舉措,確保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達目標,推動發展能級、發展速度、發展質效、發展后勁整體提升。
一是大力實施產業倍增行動。深度對接全省“51020”現代產業集群,重點推動大健康、裝備制造、食品飲料、新型建材、文化旅游等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打造五個千億產業集群;突破性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能源等新興未來產業,加快構建“5+4”現代化產業體系,力爭今年規上企業超1200家,到2027年五大主導產業營收突破4000億元。
二是大力實施科技賦能行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建好用好科創供應鏈平臺、光谷科創大走廊咸寧功能區、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等創新平臺,加快打通“轉化—孵化—產業化”循環鏈條,力爭今年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8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7%。
三是大力實施動力培育行動。統籌推進防風險、擴投資、暢循環、育新質、促轉型,堅持試點先行、增量先做,持續推進大財政體系建設、國企功能性改革、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市域易地投資支持政策等重點改革事項,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循環機制。
四是大力實施能級提升行動。深化市區一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統籌中心城區生產力布局,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引導各縣(市、區)培育壯大2—3個根植性主導產業,提升縣域經濟實力,力爭地區生產總值2027年超過2400億元。
五是大力實施幸福咸寧行動。健全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統籌協同機制,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保持在78%以上,常態化開展民生需求調查,從解決教育、醫療、養老、托幼、文化等民生問題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敢與好的比、敢與快的賽、敢與強的競高低”要求,咸寧確定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的目標。今年設定的主要經濟指標與2024年初相比有一半指標提高1—3個百分點。市級和各縣(市、區)分別選取1個沿海發達地區作為對標城市,制定三年趕超計劃,項目化、清單式推進,做到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咸寧提出統籌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三篇文章”。一方面,形成“謀項目、爭項目、招項目、建項目”的項目建設全周期管理閉環。搶抓政策窗口期,做實目錄庫、儲備庫、實施庫,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達產一批”的梯次接續格局。創新招商引資模式和方式,力爭今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220個,簽約當年開工率75%左右。
另一方面,形成“領導帶頭、責任上肩、定期調度、考核評比、結果運用”的項目推進工作閉環。建立市級領導領銜包保服務項目工作機制、市委市政府定期調度機制、服務項目成效與干部考核評價掛鉤機制等,重點項目全部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領導、部門、區域。聚焦咸寧支線機場、長江咸寧港、國際陸港、咸寧海關、保稅物流中心、溫泉桂花集聚發展區等重點項目,一個項目組建一個攻堅專班,明確由一名市領導牽頭,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切實把咸寧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盡快轉化為發展勝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