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央視蛇年春晚武漢分會場上,來自光谷的一束“科技之光”驚艷全國。這束光不僅照亮了春晚,更展現了湖北作為科教大省的創新引領之勢,彰顯了荊楚大地在科技創新領域的蓬勃活力。
科技創新是湖北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2月5日,湖北“新春第一會”提出,大力實施科創引領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創新策源力。高能級科技力量矩陣是科技創新的頂梁柱,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在湖北,以“1家國家實驗室、8個大科學裝置、4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10家湖北實驗室、16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525家新型研發機構”為主體的科技力量矩陣加速形成。
科技創新是引領支點建設的第一動力,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湖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科技系統將深入貫徹落實‘新春第一會’精神,大力實施科創引領戰略,錨定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目標,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科技產業金融融合發展為主線,實施‘五大行動’。”
“五大行動”包括:創新體系“強核”行動,深化國家科創高地區域布局;創新力量“筑峰”行動,夯實國家科創高地力量基礎;科研攻關“攻堅”行動,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產研一體“融合”行動,探索“四鏈”融合有效路徑;科技改革“突破”行動,持續優化創新合作環境。
在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上,10款“楚才”人形機器人集中亮相,其中5款分別由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團隊、陳學東院士團隊研發。從立項研制到成果展示,僅用時七個月,湖北人形機器人整機就實現“從0到1”、從無到有的突破。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五大行動”中,“筑峰”行動就是旨在建強實驗室體系,支持已建在建大科學裝置高水平建設運行、壯大科創企業梯隊;“攻堅”行動實施“61020”全鏈條攻關,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實現更多“從0到1”的重大原創突破。
“湖北科技創新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湖北科技領域捷報頻傳、大國重器亮點紛呈、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多項指標再創新高:全力推進武漢科創中心建設,建強平臺“主力軍”,打造創新“主引擎”,夯實區域“主支撐”,區域創新能級持續提升;大力推進“61020”全鏈條攻關,堅持優化全鏈條攻關布局,強化有組織基礎研究,深化“尖刀”技術攻關,創新策源能力不斷增強;推動科創供應鏈平臺擴面提質,著力優化產業創新體系,提升成果轉化效能,打造“四網”一體服務體系,科技產業融合更加緊密;推動創新要素加速向一線集聚,不斷完善激勵政策,強化梯度培育,科創企業隊伍不斷壯大;縱深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堅持提升科技金融效能,堅持構建大科普格局,創新生態不斷優化;持續深化開放合作,加快拓展對外科技合作,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鏈接全國創新熱地,創新協作格局加速構建;著力強基礎提效能,堅持以高水平黨建引領,科技創新科技系統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通過實施‘五大行動’,湖北將進一步集聚創新資源,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湖北將力爭在規上高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合同成交額、全社會研發投入等主要指標上實現新突破,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