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政協機關 發揮機關服務保障作用,提高協商質效
2月10日,省政協機關召開干部職工大會,傳達學習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推進大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會議強調,政協組織作為政治組織,政協機關作為政治機關,要自覺推動政協機關各項工作向支點建設聚焦、為譜寫新篇出力,以實干實績服務保障省政協和政協委員履職盡責、建功立業。機關工作要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提升工作標準、提升作風要求,更好發揮機關統籌協調、參謀助手、督促檢查、服務保障作用,服務省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當好參謀員、宣傳員、連心橋、智囊團,同心共建支點,提高協商質效。會上,機關干部代表還圍繞會議主題,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作交流發言。" "(吳磊)
武漢江夏"筑起流動黨員“暖心港灣”
武漢市江夏區積極探索流動黨員“四步走”管理服務模式,在摸底排查、教育管理、陣地建設、發揮作用上筑起流動黨員“暖心港灣”。全區對流動黨員進行深化摸底,實施流動黨員“回家工程”,建立“1對1”結對聯絡制度,定期溝通聯系,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序”。抓實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全面提升基層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激發流動黨員干事創業熱情,讓流動黨員“流而有治”。把陣地建設作為教育管理流動黨員的重要抓手,黨員流動到哪里,黨建陣地就建到哪里,幫助流動黨員“流而有位”。邀請流動黨員參與“鄰里夜話”“小區治理月月談”等議事活動,引導流動黨員融入基層治理促進發展,讓流動黨員“流而有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bsp; nbsp; " "(趙雯)
隨縣"以“能”制勝讓組工干部更有為
2月6日,隨縣組織系統部署“干部業務能力提升”工作,動員全縣組工干部開足馬力、實干爭先,以“常規工作夯基礎、重點工作求突破、亮點工作樹品牌”為路徑,為2025年組織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構建上下貫通、科學有效、執行有力的組織工作制度體系,聚焦“5511”產業體系、“三大園區”建設等,推動各項工作全面過硬、全面提質。建立組織工作“兩聯三促”機制,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發揮隨縣高新技術產業(武漢)服務中心“橋頭堡”作用。抓好“周周學”“組工業務大講堂”等學習載體,運用好“五學聯動”理論學習模式,持續提升組工干部隊伍凝聚力與戰斗力。
(朱翔宇" 袁滿)
襄陽樊城"“春風”暖意惠民生
2月7日,襄陽市樊城區以“‘就’在樊城 ‘職等你來’”為主題舉辦2025年“春風行動”招聘會。此次招聘會借“春風”之勢,打出招工“組合拳”,聚焦重點產業鏈、重點園區、重點企業用工和重點人群就業需求,以產業帶動就業,組織136家企業現場設置航空航天裝備制造業、現代物流商貿服務、化纖紡織新能源材料、電子信息大數據、大健康產業食品加工、人力資源服務業、家政服務業、泛悅商戶等8個招聘專區,提供就業崗位3012個,發送宣傳資料1萬余份,吸引2000余人現場咨詢、應聘。招聘會現場同步開通線上網絡直播招聘,線上線下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搭建精準高效的雙向就業服務平臺。 (劉惠勤)
十堰"啟動2025年全市黨員春訓工作
近日,十堰市印發通知,全面啟動全市2025年黨員春訓工作。春訓將結合全市機關、農村(社區)、學校、國企、醫院等各條線各領域的黨員特點,分級分類開展,做到應訓盡訓。3月底前實現黨員春季輪訓全覆蓋。要求農村黨組織利用農閑和外出務工黨員集中返鄉的有利時機,分期分批開展農村黨員春訓;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結合市委持續提升干部能力作風的要求和工作部署來開展。課程培訓針對黨員實際需求,突出創新方式方法,注重靈活運用案例討論、互動交流、現場體驗等,切實增強黨員春訓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林)
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湖北區域公司"“先鋒之星”激活高質量發展“芯”動能
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湖北區域公司黨委以構建科學的黨員評價體系為出發點,出臺《“先鋒之星”黨員量化管理實施方案》,依托“123+N”聯動模式,讓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可視、可行、可感,不斷激活長江大保護業務高質量發展“芯”動能。據悉,“先鋒之星”黨員量化管理實行動態積分,突出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積分排名與民主評議黨員、選樹先進典型、培養考察掛鉤。公司黨委結合企業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等,不斷細化拓展評價指數。“先鋒之星”黨員量化管理試行以來,黨員“對標積分”、黨組織“定期亮分”,逐步打通黨業融合路徑。" " " " " " " " "(覃志剛" 許碩彥)
宜昌猇亭" 1900多萬元重獎創新創業人才
2月8日,宜昌市猇亭區委七屆九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舉行。會議對2024年度全區創新創業人才、科技創新項目、“兩業”融合發展主體予以兌現激勵資金1900多萬元,惠及78個創新創業人才團隊、459名創新創業人才、67個科技創新項目和26個“兩業”深度融合發展主體。據悉,猇亭區委、區政府連續10年重獎創新創業人才,區級財政每年設立人才專項經費,投入資金由100余萬元提高至3000余萬元,用于支持人才引育和科技創新。近年來,猇亭區通過不斷升級完善“金猇優才計劃”政策體系,高層次人才由180余人增加至800余人。" " " " " " " " " " " "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