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黨務干部培養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黨建工作的內行人、干部職工的貼心人。選好、配強黨務干部隊伍,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壓實黨建工作責任、扎實推動黨建工作的關鍵所在。本文以武漢市煙草商業系統黨務干部建設實踐為樣本,在全面了解當前全市系統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現狀的基礎上,探索進一步加強煙草行業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的路徑策略,為持續加強“選育管用留”全鏈條管理,全面提升黨務干部整體素質、黨建工作質量,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問題
黨務干部隊伍年齡結構老化,人員配備不足;黨務干部工作強度大壓力大,但作用彰顯不夠;黨務干部職業發展通道不暢,轉崗的意愿強烈。
◎ 問題分析
隊伍框架缺乏系統觀念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國有企業領導層往往將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視為首要目標。這種導向下,部分領導層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認為其無法直接促進企業經濟發展。在黨務干部的選擇上,往往傾向于安排年齡較大的員工擔任。部分黨務干部對自身的領導、統籌、協調等職責認識不清,缺乏足夠的擔當精神,過度依賴行政管理系統的作用。
隊伍培育缺乏科學機制
黨務干部承擔著理論武裝、思想引領、組織帶動等重要職責。黨組織效能的發揮極大程度上依賴于黨務干部的思想觀念及綜合素質水平,因此,黨務干部亟需加強自我修煉,針對個人短板進行強化。調研顯示,雖然存在教育培訓措施,但針對不同層級黨務干部的培訓內容沒有區別,主要采取集中授課方式進行政治理論培訓,難以滿足培訓目標的多樣性需求,掛職培養、輪崗換崗機制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跨機關基層、黨務行政雙向交流力度不足。由于缺乏系統針對的培訓導致黨務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跟不上當前形勢的發展。
隊伍建設缺乏現代理念
在構建黨務干部隊伍建設體系中,對于“選”“育”“管”“用”等核心環節的系統性思考和整體性設計尚顯不足。特別是“育”這一關鍵環節,作為連接選拔與管理、使用的重要橋梁,其受到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致使其應有的協同與促進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展現。在黨務干部與業務干部的提拔及使用上,存在明顯的體制性和工作性不平衡,缺乏有效的考核與競爭機制。
◎ 對策建議
國企黨務干部隊伍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構建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復合型的黨務干部隊伍首先要秉持實效性、系統性、創新性原則,武漢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從人才“選、用、管、育、留”等環節入手,探索建立涵蓋全鏈條全周期的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形成了包括《黨建人才隊伍規劃方案》《黨建人才招聘制度》《黨建人才績效考核制度》《黨建人才激勵制度》《黨建人才培養制度》在內的5項制度,為黨建人才隊伍培養提供了制度支持和科學保障。
筑基固本:制定隊伍規劃,推進階段落地
加大“外引”力度,實現隊伍結構優化。在保障當前隊伍穩定的基礎之上,加大對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方向人才引進的力度。在企業校園招聘中,3—5年內,每年設立一定數量的名額引進政工類專業人才。同時通過兼職、咨詢、講學、科研、項目聘用、技術合作等多元化的柔性流動方式引入高層次黨建人才為企業服務。
重視“內評”環節,提升隊伍發展空間。高度重視政工類職稱評定工作,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黨建人才參與省局政工類中級職稱評定和國家局高級職稱評定。同時逐步建立完善政工師聘任制度,并探索聘任結果在干部選拔、職業發展、薪酬福利中的運用方法,確保具備較高專業素養的黨建人才獲得應有的認可和待遇。
構建關懷“網絡”,增強隊伍向心力。逐步健全黨內關懷機制,運用好談心談話制度、走訪慰問制度、生活關懷機制等多種方式,定期深入了解黨建人才的需求和困難,并及時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增強黨建人才的歸屬感,讓他們更安心、更積極地投入黨務工作中去。
提效育才:落實制度體系,保障隊伍穩定
明確任職標準,嚴控“入口”質量。在健全黨務干部隊伍崗位體系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分類、分層、分級的黨務干部任職資格標準,為隊伍建設提供明確的標準依據。從根本上改變“黨務工作無門檻”的錯誤觀念,嚴格控制黨務工作者的“入口”門檻,提升選拔標準,確保黨務干部隊伍的高素質和強能力。
強化分工協作,優化“培育”環節。明確行業黨校、干部管理部門及業務部門在黨務干部隊伍建設中的角色定位。通過分段管理和協同合作一體推進黨務干部“管”“用”渠道暢通、可操、實用。構建一條“基層黨員分類管理、基層管理者平行交流、中層以上管理者‘之’字型成長”的復合型干部培養路徑。注重通過多崗位鍛煉、掛職與輪崗交流等方式,實現訓戰結合,邊學習邊實踐。
完善考核機制,嚴把“管理”關口。進一步加強對黨務干部的考核評價,設立具體的“考核評價”硬指標,建立可執行、可量化、可監督、可評價的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采用“雙表制”,即分別考核本職工作業績和黨建業績,對兼職黨務干部進行年度績效考核,同時進行綜合評定。對于考核不合格或無法勝任崗位職責的黨務干部,應采取誡勉或調整崗位等措施,確保隊伍持續動態優化。
創新領航:搭建數字模型,動態監測調整
建立隊伍模型,提供數據指引。長期來看,應積極響應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號召,從數字維度構建國企黨務干部隊伍模型,以定量分析助力黨建人才隊伍建設。首先,進行人才庫構建,通過全面收集黨務干部的基本信息,形成基本數據,并根據職務級別、工作領域等維度對黨務干部進行分類管理,運用量化指標(如培訓時長、項目參與度、業績成果等)對黨務干部的能力進行定期評估。其次,根據黨務干部的個人特點和職業發展需求以及企業發展戰略和黨務工作需求等數據指引規劃成長路徑。再次,設置績效考核,根據黨務工作的特點和要求,設置合理的KPI指標,如黨建工作完成率、黨員滿意度等,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對黨務干部的績效數據進行實時跟蹤和記錄,最終將績效考核結果與職務晉升、薪酬福利等掛鉤,激勵黨務干部積極履行職責。通過構建黨務干部隊伍數字模型,實現從數字維度為黨建人才的發展提供定量分析支持,推動行業黨建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創新性發展。
實施應用監測,實時優化改進。為確保現有黨建人才隊伍培養實踐規章制度能夠持續高效推進,在未來的工作中緊跟黨中央的最新政策導向和國家局、省局(公司)黨組的最新要求和指示精神,結合企業的發展實際情況,不斷充實和完善已建立的方案制度。首先,對黨務干部培養管理中的培訓資源進行動態更新和適時補充,確保培訓內容與時俱進,滿足黨務工作者不斷發展的實際需求。其次,還應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或指定監督人員,對黨務干部培養實踐的相關制度和規定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同時還需要建立健全反饋機制,打通多樣化反饋渠道,鼓勵黨務工作者及相關人員積極反映問題、提出寶貴建議,并對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和調整,確保全市系統黨建人才隊伍的培養實踐能夠不斷優化,為行業培養優質的高素質的黨建人才,進而促進全市黨建工作向縱深推進,強化“黨建+”作用,提升全市系統工作質效。
(作者單位:武漢市煙草專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