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守護“少年的你”、保障“老有所依”、為消費者“撐腰”……兩高報告中提到這些案例,彰顯著司法守護你我的“溫度”“力度”“廣度”,以及守護好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定決心。
最高法報告提到一個案例:山西吉縣法院在某學校設立法治副校長信箱,一年收信60余封,發現并嚴肅處理校園欺凌、女生被校外人員騷擾等7起事件。
目前,人民法院常態化開展法治進校園,全國法院近4萬名法治副校長切實擔起守護責任。與此同時,檢察機關還積極落實入職查詢等制度。
“從實踐來看,法治副校長制度切實提升了未成年人保護和普法工作質效。”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對此深有感觸。他建議,司法機關應進一步延伸觸角,助推形成齊抓共管、多方參與的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
手機成為移動通訊“主角”的今天,如何更好保護銀發族的權益?最高法報告提到這樣一個案例:歐某伙同他人預植代碼操控“老人機”自動訂購鈴聲下載等增值業務,偷扣98萬部“老人機”話費340余萬元,被以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
最高檢報告顯示,2024年,起訴侵害老年人權益犯罪4.5萬人;起訴醫保騙保等犯罪4715人。
“要通過完善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對贍養義務的監督,對不履行贍養義務等行為依法追責。”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博后村黨總支書記蘇少洪建議。
過去一年,聚焦社區團購、網絡營銷、直播帶貨等重點領域,著力糾治制假售假、非法添加、違規銷售等突出問題,辦理公益訴訟2.6萬件……檢察機關一系列有力舉措,為消費者“撐腰”。
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九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寅表示,當前,對一些新業態的規范和監督還存在滯后性,舉證難、維權難等問題依然存在,建議司法機關及時填補法律空白,強化部門數據共享和新技術應用,完善證據收集和追贓挽損機制,讓消費者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