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據北京大學消息,10年6戰法考終上岸的北大保安,已從北大辭職,進入律所工作。
北京大學微信公眾號在采訪劉政的推文里寫道:這是一個以10年為尺度講述的故事。劉政當過工人、蓋過房子、發過傳單。2015年從一所民辦二本畢業后他來到北大。從保安到物業,他半工半讀,六戰法考最終上岸。2025年初,他正式從北大辭職進入律所工作。劉政說:“這些年在北大,我看過的書真不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最好的年華,我沒有虛度。”
這個故事里,主人公并非單打獨斗。10年求知路,燕園滋養著他。他可以走進任何一間教室聽課,也有幸得到中國法學界“大佬”親自贈送教材、批改論文,還有師生們的種種關心支持。如今進入律所,律師同仁們也在個案中幫助他不斷提升實務技能。劉政說:“我深深感到,每個人都樂于幫助一個上進的人。”
這是一段西西弗式的旅程。劉政也曾一次次推著石頭上山,石頭卻在接近山頂時滾落。連續6年的法考之路,有客觀題只差1分的不甘、沮喪,也有2次主觀題未過導致客觀題成績作廢、從頭再來的倦怠、絕望。為了取得在職碩士學位,他連續兩年每個周末上課,按時考試、提交論文,卻因為考了4次英語都不達標未能如愿。
“他爬上山頂所要進行的斗爭本身就足以使一個人心里感到充實。應該認為,西西弗是幸福的。”從保安到律師,劉政的“上岸”,不太指涉世俗成功,更多關系個人成長。生活本就沒有那么多線性飛躍,多數時候是在原地打轉,與自我較量。不過無論如何,勇敢的人們都將不斷驅使自己,向高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