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楊元喜爺爺:
您好!
初次聽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時,我對它還不太了解,但當我走近北斗,才知道它早已滲透在生活的各個角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這讓我對您充滿崇敬之情,同時也為您幾十年來堅持夢想的精神深深感動。因為有了夢,您克服困難丈量國土;因為有了夢,您不畏難題鉆研科學;因為有了夢,您才能在深藍色的夜空中織下“北斗”這張大網,照亮中國,照亮世界。
有人說,夢想是縹緲的,是遙不可及的。但縱觀歷史長河,有多少被人嘲笑的夢在和您一樣不服輸的科學家手中變成了現實。作為青少年,我和身邊的同學也時常有一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也曾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令我們一度陷入自我懷疑。聽了您和北斗的故事,我們重燃斗志。如果一味沉浸在迷茫和懷疑里,不去付諸實踐,那夢想永遠都不會實現。有了夢想就要付諸行動,不僅要刻苦鉆研,更要堅持不懈,夢想才會實現。
毛主席曾寫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壯麗詩篇,傳遞對后世中華兒女的期望。今天,我們上天入地,觀宇宙探深海。不正是有了“飛天夢”“下海夢”“北斗夢”才使一代代中華兒女馳騁于天地之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作為新一代的少年,現在的我們要做的是打好基礎,全面發展,長大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今日我以祖國為榮,明日祖國以我為傲!
您曾說:“今天的青年應該比我們歷史上任何一代青年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和更大的舞臺。有理想的年輕人要緊盯著國家的需求,讓自己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結合在一起。”的確,當下的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入學以來,學校舉辦了多次科學家進校園活動,讓我們有機會和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們面對面交流,聆聽他們科研背后的故事,感受科學精神。這一切讓我受益匪淺。當我們了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后,同學們都非常渴望能與您面對面交流,聆聽您和北斗背后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而這將成為我們追夢路上的不懈動力!
最后,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我的信件。期待著您的回信。
此致
敬禮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七年級(5)班 李雪瑩



楊元喜回信
雪瑩小朋友:
你好!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透過你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你對祖國的熱愛,對夢想的追求,對未來的期盼。信中的字里行間透露出你們朝氣蓬勃、拼搏進取的精神風貌,令我感動。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研發團隊在剛起步時,面臨諸多嚴峻挑戰,技術儲備不足,人才儲備不足,而且還要面臨國外的技術封鎖。但是,中國北斗研發團隊都選擇迎難而上,夜以繼日地進行攻關,終于攻破了數百項關鍵技術。十幾年來,北斗科研團隊堅持不懈、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都源于我們整個團隊心系祖國、懷揣科技強國的夢想,勇于承擔時代的責任和使命。
國家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成就了我們在科學事業上的抱負。如今,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長空萬里正待新一代科研人員振翅高飛。很高興聽到你在中學時代,就能在學校參加各種科技活動。今天的青少年應該比我們歷史上任何一代青少年,擁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和更大的舞臺。
你在信中寫到了對未來的暢想,希望你們奮而前行,站而雄視,刻苦學習,不斷進取,不斷創造。用你們的青春、你們的熱情、你們的勤奮,成就你們的追求,成就你們的夢想,成就一代人新的輝煌!我們期盼著你們的進步,期盼著你們早日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楊元喜
(本刊編輯部摘自《見字如面:對話我們的時代》,人民美術出版社)
名師點評
(呂謙: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小學語文課本參編者、全國奧林匹克作文大賽組委會名譽主席)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小作者的這封信便是寫給為這套系統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的楊元喜院士的。
信的開篇樸實而自然,一句“初次聽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時,我對它還不太了解”,如同緩緩拉開的序幕,將讀者引入了小作者的心路歷程。隨著“走近北斗”,小作者對楊爺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正是楊爺爺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夢想的偉大精神深深觸動了小作者的內心,促使她寫下了這樣一封情感真摯的信。
這封信最為出彩的地方在于它的行文展開。文中巧妙地設置了思想的碰撞,“有人說,夢想是縹緲的,是遙不可及的”,接著小作者筆鋒一轉,指出“有多少被人嘲笑的夢在和您一樣不服輸的科學家手中變成了現實”,有力地反駁了消極的觀點,展現出積極向上的信念。緊接著,小作者緊密聯系自身的實際經歷,提及曾經自己的夢想“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令我們一度陷入自我懷疑”,但最終“我們重燃斗志”,這種從他人到自己的過渡自然流暢,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夢想在不同人身上的曲折與堅持。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用較大篇幅闡述了“今天的青年應該比我們歷史上任何一代青年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和更大的舞臺”這一觀點,使文章的主題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展現出當代青年對自身時代使命的深刻認知和積極擔當。結尾處,小作者寫到“聆聽您和北斗背后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將成為我們追夢路上的不懈動力”,寥寥數語,不僅表達了對楊爺爺和北斗精神的敬仰與向往,更傳遞出新一代青年追逐夢想的堅定決心。
最后,要衷心地祝賀小作者收到了楊爺爺的回信,相信這份珍貴的回應,將會成為她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財富。也希望小作者能將這份彌足珍貴的經歷分享給同齡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夢想的力量和榜樣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