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號演奏技能的提升是一個漫長且持續的練習過程,這一過程因人而異,往往伴隨著各種練習和演奏的困難及問題。許多問題可能源自于長號學習初期對基本吹奏技巧的忽視或不重視,從而形成了的一些不良吹奏習慣。這些問題或誤區在練習中若不被及時識別并糾正,隨著長時間的錯誤練習被不斷強化,最終就會成為阻礙演奏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我們從長號初學者基礎練習中較常見的口型、呼吸、音準三方面出發,提出常見問題并給予相應解決建議,希望對長號初學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啟發。
口型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口型的好壞是連接氣與長號的重要環節,也是演奏者能否吹出美妙音色和寬廣音域的重要因素。較多長號初學者在入門階段受困于難以固定口型,或在學習一段時間后口型依然頻繁且明顯變動。該問題若持續存在,可能導致一系列口型相關錯誤,如嘴唇兩側過度向臉頰兩側拉伸,吹奏時嘴唇兩側漏氣、鼓腮甚至出現歪嘴演奏等錯誤。上述錯誤不僅會使演奏過程狀態變得不穩定,還會導致嘴唇肌肉混亂和學習進度的遲緩。
長號的演奏基礎之一是掌握正確且合適的口型,這通常是初學者在第一節課就開始學習的內容。然而,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許多初學者在開始學習數周甚至數月后,仍難以固定口型。這通常是因感覺在音色或吐音等方面未達預期效果,錯誤地將這些演奏問題歸咎于口型不正確或不適合,并試圖通過改變口型來解決根本問題,但往往適得其反,不僅延誤了學習進度,還影響了日常基礎練習的有效性。
正確的長號吹奏口型會根據每個學習者的個人生理條件而有所不同,例如嘴唇的厚度和大小、牙齒的位置和整齊程度等因素都會影響嘴型。這些先天生理差異也經常讓初學者感到困惑,他們不確定怎樣的嘴型才是正確的,以及號嘴放在何種位置才最有助于演奏。
首先,從吹奏口型來說,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型應該是:嘴角夾緊,不要向兩邊拉,牙齒上下打開,帶動兩唇間的空間也擴張(做O狀),下巴向下拉平,兩頰不要鼓起,應保持自然的放松狀態,為了避免出現縮攏情況,基本成微笑狀。檢查上述口型用的一個總的準則是上唇輪廓應在號嘴兩側向下延伸,多數長號吹奏者的口型清楚地顯示出這一形狀。形成良好的口型結構首要考慮的是能夠發出良好聲音和感覺舒服,嘴唇和支持嘴唇的肌肉必須是放松的、自然的,這樣的口型可以讓長號發出飽滿、集中的音質。
其次,從號嘴在嘴唇的位置來說,號嘴在嘴唇的橫向位置歷來無可爭議,便是放在嘴唇中央演奏。無論呼吸的通暢、音色的飽滿、演奏技巧抑或嘴唇靈敏度都優于明顯偏向左側或右側。雖確實存在少數演奏者可以做到號嘴明顯偏離中間的前提下有不錯的演奏表現,但實屬罕見,且也與這些演奏者嘴唇及牙齒的天生位置條件有關,不具備普適性。號嘴在嘴唇的位置一般分三種:號嘴占上唇三分之一,占下唇三分之二;號嘴占上唇三分之二,占下唇三分之一;號嘴上下唇各占二分之一。號嘴的位置一直在學習者和演奏者中多有爭議,因在以上三種不同號嘴位置的情況下,都有相應杰出演奏家,他們各自表現出優秀的演奏水平,所以不能簡單地說哪一種位置是錯誤和不適宜的,只能根據演奏者自身嘴唇條件以及演奏時的音色是否飽滿集中、演奏是否靈活、高低音是否連貫等做出微調,以達到自身相對理想的號嘴位置。
口型無法盡早固定或頻繁變化,進而引起如嘴唇兩側過度向臉頰兩側拉伸、吹奏時嘴唇兩側漏氣、吹奏時鼓腮和歪嘴等口型的問題,在長號初學者中是較為常見的。學習長號的初期,通過指導老師的幫助,找到一個吹奏時氣息通暢、能夠很好調動并發揮嘴唇周圍的肌肉力量、音色飽滿集中、吐音靈活的位置時,便可固定口型并避免隨之產生的多種嘴型錯誤。相信隨著日常練習,找到這種正確的吹奏感并不斷提高,會為之后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呼吸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長號演奏中,掌握正確的呼吸技巧是很關鍵的,它不僅是演奏技能的基礎,也是確保演奏質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學習過程中,較多初學者常忽視呼吸的專項訓練,會出現呼吸不暢和呼吸僵硬等問題。
呼吸不暢和呼吸僵硬。長號的呼吸方式和人的自然呼吸狀態有較大區別,是需要進行專項訓練的演奏技能,因此長號初學者容易出現呼吸僵硬和呼吸不暢等問題。長號演奏中呼吸不暢和呼吸僵硬的外在體征表現通常為臉部憋紅、脖頸血管凸起、四肢僵硬甚至彎腰低頭都困難。在音樂演奏中則表現為長號音色緊張干澀,發音前后不一致,即俗稱的“大肚子音”;演奏作品時無法明顯準確表現出強弱區分;其中一些演奏音域偏窄的問題也與呼吸僵硬或呼吸不暢有一定關聯。引起長號呼吸僵硬或不暢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進行長號吹奏時,未正確運用呼吸方法。長號吹奏呼吸方法可分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及胸腹式呼吸三種。其中胸式呼吸是將氣吸至胸部,這種方法吸氣量較小,且長期練習對肺部功能有一定傷害,因此不建議使用。腹式呼吸是用腹部、腹部兩側及腰部進行呼吸,該方法可以吸入大量的氣體,演奏時可以保證較充足的氣量供應,是運用較廣泛的方式,相對其他兩種呼吸方法,是普遍公認的吸氣量較大且易于控制、初學者易學且效果明顯的呼吸方式。胸腹式呼吸主要運用腹部前后橫向的隔膜處向外擴張,同時運用胸部的控制及肺部輔助運氣。這種方法是綜合了胸式和腹式呼吸的優勢。但初學者常在吸氣時會遇到抬肩、吸氣淺這些不良現象,學習胸腹式呼吸方法可能會造成不良的演奏呼吸習慣,可在長號學習有一定基礎時進行深入學習。
在現實教學中,較多初學者誤認為自己已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實則在練習和演奏中,因自然呼吸的習慣,仍容易將大部分氣吸到胸部,僅很少的氣能到腹部。且出現以上問題時往往不易察覺,自我感覺吸氣量很大,實則不然,在之后的演奏中發現氣息量小且難以控制。此時不少初學者認為主因是初習長號肺活量欠缺或腹部力量弱造成的問題,但若靜下心認真體會每次吹奏時呼吸的狀態和位置,就會發現主要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將大部分氣都吸到了胸部。
其次,呼吸僵硬也是常見的長號學習誤區。呼吸僵硬往往是由于吹奏者頸部、肩部和胸部肌肉緊繃,使呼吸肌肉受限,從而導致呼吸的僵化,不利于演奏。針對該問題,可用以下方法進行訓練:平躺在地板或桌子上,全身放松,頸部、胸部沒有任何阻礙地將氣吸入,然后緩慢地、放松地將氣吐出,在這個過程中仔細感受胸部、頸部放松的狀態,經過長期練習將這種感受運用在實際演奏中,呼吸僵硬的問題會得到較顯著的改善。
再次,不正確的姿勢或身體位置也會導致呼吸僵硬或呼吸不暢。若身體姿勢不正確,例如彎腰過度或站立不穩,會使呼吸受到限制,從而影響演奏的呼吸控制。
缺少呼吸專項練習或練習強度不足。長號學習過程中,基礎練習對于打下堅實基礎和未來技能提升至關重要。長號基礎練習涉及號嘴練習、呼吸練習、長音、吐音、連音、音階等多項基本技能。這些練習方式種類繁多,且非常重要,每一項都是長號演奏中常用技巧的基礎,且它們相互關聯,是提高演奏水平的基石。
其中呼吸練習是初學者常容易忽視或未引起足夠重視的基礎練習之一。不少初學者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長音、連音等其他項目中,缺少專門針對呼吸的練習。呼吸是演奏長號的基礎,它直接影響到長號音色和音樂的表達。若缺少針對性的呼吸訓練,演奏者容易在演奏過程中出現呼吸不暢、樂句不連貫等問題。要想在演奏中有足夠的氣,游刃有余地使用氣,呼吸訓練就應成為日常練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且需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明顯的效果。以下推薦幾種呼吸專項練習方法以供參考。
強性的吸氣練習。首先,雙腳與肩部平行站穩,口腔和雙唇擴張開,頸部、胸部放松,小腹下沉,整個身體結構就好比小腹是鍋爐(蒸汽的來源),胸部到口腔都是通暢的煙囪,對小腹中發出的氣沒有任何阻礙。在吸氣前剎那間,我們可以嘗試把舌頭頂在口腔上膛,吸氣時舌頭突然隨氣流下放,發出“dao”音,這種吸氣方法可以有效地使長號學習者體會到氣流迅速下沉至小腹,同時口部、頸部、胸部放松的感覺。
躬背式呼吸練習。兩腳間隔一尺左右站立,上半身俯下,大概成80度鞠躬狀,雙手輕輕按在后腰部,5秒以上慢慢吸氣,直到吸足吸滿,感受到所有氣進入了腰間,腰間膨脹。然后慢慢地、平均地將氣吐凈。在此期間要保證頸部、胸部放松,至少要連續做10個回合。這組練習是為了在呼吸時增加后腰部的彈性。
側體式呼吸練習。側體式是增加腰兩側部位彈性的練習。同樣站立,左手按在左腰間,右臂伸直貼著頭,上半身向左45度傾斜,5秒以上慢慢吸氣,吸足吸慢,感受到所有氣進入了腰的右側,然后慢慢地、平均地吐氣。10個回合后,右手按在右腰間,左臂伸直貼著頭,上半身向右45度傾斜,5秒以上慢慢吸氣,吸足吸慢,感受到所有氣進入了腰的左側,然后慢慢地、平均地吐氣。此練習也做10個回合。其間要保證頸部、胸部放松。
聳肩式呼吸練習。雙手的大拇指放在肩膀上,邊呼吸兩肘邊向后畫圈式旋轉,相反,吐氣時兩肘向前畫圈式旋轉,大概做15個回合。
音準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
長號作為一種拉管樂器,它通過滑管來改變號身的長度和基音的音高。基于這種特點,入門階段需要學習的就是長號的七個基本把位,如同小號、大號等活塞樂器學習指法一樣。但在實際演奏中,長號的音準會受到演奏環境溫度、樂器溫度、演奏呼吸、嘴型等多種因素影響,因此音準不準確于初學者是常見問題。
首先,長號拉管雖被基本分為七個把位,但并沒有絕對固定的位置,一些基音的位置與七個把位并不相同,會有一些調整。因此在學習基本把位進行練習時,不能完全將音準依賴于把位是否在某個確定的位置。尤其是初學者,日常練習時建議在有鋼琴或校音器的條件下進行,每天首次吹奏時先和鋼琴或校音器進行校音,然后再開始練習吹奏。在練習過程中需要在鋼琴或校音器輔助下,對把位進行微調。這個過程開始時較耗費時間和精力,卻是不可或缺的音準練習。
其次,環境溫度和樂器溫度也會影響音準,環境氣溫低時相應樂器溫度也比較低,其音準就容易低。這時在校音時可以將調音管略微插進一點。環境氣溫高時樂器溫度高,音準也會相應偏高,調音管則略微拉出一點。另外,在演奏時,隨著人的呼吸也會使樂器溫度逐漸升高,中間停止幾分鐘樂器溫度又會變低,都要將調音管進行微調以確保音準的準確。
除了以上提到的音準校正方法,還有一些較為有效的提高長號演奏音準的方式。第一,加強提高日常視唱練耳的練習。視唱練耳是很重要的音樂素質,長號學習者在開始學習長號之前就應該具備一定的視唱練耳能力,并在學習中需不斷練習和提高。練習長號的過程中,很難完全依賴鋼琴或校音器來糾正自己音準的問題,通過自己的耳朵分辨演奏是否準確,音準出現問題時會分析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并及時糾正,是進行長號演奏的重要能力。在進行演奏之前,將要演奏的內容先準確地唱出來,會對接下來的演奏準確性有較明顯的幫助。第二,如果有條件,可以和其他人一起進行長號重奏的練習,對糾正音準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即便是初學者,只要在掌握發音、吐音等基本技術的基礎上,長期對簡單的重奏練習曲進行練習,及時糾正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演奏效果。
長號演奏的學習是漫長且不斷糾錯糾偏的過程,從基礎入門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演奏者,難免會出現各種演奏方面的問題,然而也正是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演奏者對長號演奏的理解才會更加深入,訓練才更為科學高效。從長號初學者的角度出發,結合國內優秀的長號教學研究成果及自身演奏經驗,對初學者較為普遍出現的問題進行說明,并給予相應的解決建議,希望對長號教學相關工作者及長號初學者有一些啟示。長號學習者情況各異,且演奏教學受多種因素影響,所以文中有些觀點和內容難免有失偏頗,希望大家用批判性的、包容的態度來看待。
作者單位:國立群山大學(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