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安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學生忠誠警魂的關鍵。在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悠久的歷史孕育出眾多優秀傳統文化,其中數千年歷史經驗的沉淀,為后人發展指出了更光明的道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儒家的“仁義禮智信”、道家的“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墨家的“兼愛非攻”等理念,再結合公安院校的教育宗旨,能展開跟精準有效的思政教育。本文旨在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以期為學生的未來與社會發展添磚加瓦。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公安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忠誠警魂是公安人員的必備素養,也是公安院校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主要目標。以此為基礎,在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活動中。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身來看,許多文學作品或歷史故事都歌頌了“忠誠”素養,所以利用傳統文化可從民族認同感角度來培養學生的忠誠素養。例如,南宋時期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寫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將詩詞與歷史故事有機結合到教學內容中,既可利用詩詞內容讓學生感受詩人的情感表達與心胸,也可讓學生從歷史故事中感受到中華民族忠誠的精神內核,從而以文學作品來熏陶其思想與精神,為鑄造忠誠警魂奠定基礎。借助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思想的影響,以保留忠誠精神的方式,討論當今社會與國家現狀,進而鑄造學生的忠誠警魂。
公安院校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有助于塑造其健全人格,提升綜合素質。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分析,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有重要幫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文學、音樂、美術等眾多領域,以文學作品為例,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向學生展示傳統文學作品,能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因為傳統文學作品主要有詩歌、散文、小說等形式,每個文學作品中都蘊含了一個核心主題,當學生深入了解其內涵后,其中豐富的人文關懷將逐步影響其思想,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以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為例,其中壯志滿懷、為國為民的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學作品中典型的情感表述,將其融入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結合公安專業學習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正義感,使其在面對困難時,能以人文關懷為基礎來完成任務,以此來塑造一個具有溫度的警察形象。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鞏固學生的意識形態,其意識形態可分為政治意識形態、法治意識形態以及職業意識形態。政治意識形態是指堅定的政治立場以及忠誠的精神;法治意識形態則是需要公安人員具備的法治意識和公平公正的意識;職業意識形態指的是職業道德觀念和職業的使命感。基于此,再來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能發現在傳承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中,其主流思想始終為仁愛、正義、誠信等,所以在將其融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其中的思想內涵能逐步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從而一步步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有利于培養學生仁愛、正義等品質,進而鞏固意識形態。此外,隨著互聯網技術越來越發達,不同價值觀的思想浪潮席卷而來,在接受大量外來信息的過程中,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也能有效幫助學生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從而抵御不良思潮,堅定政治立場。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公安院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策略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環節就是與思想政治課程的有機結合。傳統思想政治課程偏向于理論教學,枯燥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學習興致不高。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將是對思政教學的有效創新。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蓋了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文化表現形式,還可選擇具有實物載體的文化內容提高教學趣味性,進而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增加思政教學的吸引力。
例如,教師可使用鑲嵌式的方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課程。在鑲嵌的過程中,以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為基礎,依據要講解的知識內涵,將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思想等元素,以案例形式鑲嵌到教學環節中,既能自然呈現,也能利用傳統文化內涵來豐富課程內容,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思想理念,從而有效調動其思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以教育專題“公正執法”為例,在理論講解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到公正執法的內涵,但此時學生并未有更深刻的感觸。所以可結合真實案例,通過真實案例讓學生感受到公正執法的重要意義。將現代案例與歷史案例相結合,以此來讓學生感受從古至今中華文化一直提倡的廉潔自律、公正不阿的品質。在現代案例中,可為學生介紹一個知名企業家涉嫌經濟犯罪的案件,讓其了解在各方勢力的賄賂與壓迫下,警官不為所動,最終將罪犯繩之以法的精神品質。以近代案例讓學生認識到公正執法的重要性,且與學生的時空距離較近,因此能更好地增強真實感受。在古代案例中就可選擇講述包拯與陳世美的案例,依舊是不畏強權的秉公執法,讓學生再次認識到“公正執法”的本質。從包拯的為人品質與公正執法被廣泛傳頌可看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公正執法的贊揚。再結合兩個不同時空但本質相同的案例,為學生解釋公正執法不僅要理解其表面意思,還要在自身的不斷成長中感受其本質,從而將公正執法刻在內心,進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長遠發展。
以傳統文化拓展思政育人途徑。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逐漸顯現,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可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傳統教學方式以講授式為主,以教師為主體的直接講授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且在深入理解知識時出現障礙。基于此,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不僅可改變講授方式,還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以此開展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等,來豐富思想政治教學方式,進而拓展育人途徑。
例如,可利用中華傳統文化開展社團活動,在社團活動中實現思想政治內涵滲透,從而讓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中。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依據傳統文化在校園中開設國學研讀社團,讓學生通過研讀國學來鑄牢忠誠精神;也可開設武術社團,利用中華傳統武術精神,來培養學生勇往直前、不畏艱險的品質。如此,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學生可自由選擇參與社團活動。以國學研讀社為例,部分學生可能對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國學感興趣,此部分學生就可參加國學研讀社團,在社團中教師定期組織共同研讀。依據該階段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在研讀的過程中,其國學中提倡的精神內涵將深刻影響學生的思想,從而進一步理解思政教學內容。如果該階段的思政教學主題為“忠誠”,在共同研讀活動中,那就可以選擇《論語》進行研讀。在研讀的過程中,著重研究“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以此來指引學生理解其中內涵,培養其堅守正義、不畏艱險的精神品質。其他傳統文化社團亦是如此,自由參與增加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選擇空間,且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創設的社團活動,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活動的參與熱情。這一教學方式的創新,既能增加思想政治教學的趣味性,也拓展了思政育人的途徑,同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可從多方面引導學生理解思政內涵,為思政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提高教師傳統文化素養,提高思政教學效果。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是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提高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可從開展傳統文化的定期培訓或組建教學團隊入手,讓教師通過系統的培訓課程全面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系,以及共同參與討論來構建有效的教學活動。
例如,在課程培訓方面,可組織開展國學研習培訓、歷史文化培訓、經典著作培訓等,不同的傳統文化形式融入思想政治教學中,會起到不同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全面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從哪些方面融入思政課程,同時還要深入了解該項傳統文化的內涵,從而構建出有效的思政教學活動。國學與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學的融合,可體現在國學經典著作提倡的思想與理念中,所以在國學培訓課程中應著重講解國學經典,讓思政教師領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以儒家、道家為代表的各大家的思想理念,并探尋將其融入思政教學的路徑。以此為培訓目標,在教師深入理解國學經典內涵后,非刻意的教學設計中,也將滲透出傳統文化中的國學內涵與思想,從而實現傳統文化與思政的有機融合。在歷史文化培訓中,可將紅色文化融入公安思政教學。紅色革命文化不僅散發著為理想信念和國家興旺拋頭顱、灑熱血的壯舉與信念,其中蘊含的教育意義也不容忽視。基于此,在歷史文化培訓中,找準傳統文化與思政教學的融入點,就這一領域歷史文化進行深入培訓,加強教師對該時期歷史文化的理解,使其站在歷史的高度來審視當下公安院校的思政教育現狀,并能以更深遠的目光來創新思政政治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在經典著作培訓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較為著名的有《資治通鑒》《群書治要》等,在培訓過程中,通過讓教師深入理解著作內容,來為構建更優質的思政教學活動奠定基礎。還可組建傳統文化融入思政教學教師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每組中都分配一個對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的教師,在進行思政教學設計時,教師共同討論教學策略,以此來提高思政教學效果。
加強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滲透思政教育內涵。公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教學活動中的直接講授與學習,還可通過改變學生身處的環境,以心理暗示的方式來實現思想道德和政治素養的提升。可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增加校園設施中的文化內涵。以思政教學為核心,可將優秀傳統文化以環境氛圍營造和制度制定兩方面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
例如,在校園環境的建設中,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在教學樓前建立孔子的雕像。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不僅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的學生,其語錄也成為警醒后人的箴言。并且,大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經認識孔子,在不間斷的學習生活中將對孔子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將孔子的雕像矗立在教學樓前,不僅能增加校園內的學術氛圍,還能透過孔子的雕像來培養學生尊師重道的道德品質,加強思政教育效果。基于公安院校的教育性質與培養目標,還可在校園中刻畫包拯的壁畫,將包拯不畏強權、秉公執法的經典事跡雕刻在校園墻壁上。對校園物理環境的這一建設,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營造出了良好的校園環境氛圍,以校園環境進一步加強了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效果。此外,可建立考核制度。將傳統文化納入學生的日常考核中,結合考核內容制定獎懲機制,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學生的自主學習往往能夠比教師直接教授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且依據教師規定的優秀傳統文化范圍,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入地感受傳統文化內涵,從而有效發揮傳統文化的育人價值。將校園的環境建設與制度規劃相結合,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出的校園氛圍,將成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輔助。基于此,隨著思想政治教學的開展,不斷優化校園文化建設,使其更加常規化和常態化,能夠更好實現傳統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滲透。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從課程角度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能夠進一步豐富課程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思政內涵與民族文化的融合,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從教學途徑角度分析,優秀傳統文化涵蓋范圍廣泛,所以將其融入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其以豐富的情感感知來體會思政內涵,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鞏固意識形態。所以,對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而言,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可持續嘗試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不斷豐富課程內容,提升教育效果,從而促進學生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