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旨在探討縣級公立醫院內審人員專業素養的提升。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目前部分內審人員的專業素養不高,普遍存在審計能力不足、法律法規知識欠缺、溝通協調能力不足等問題。為提升內審人員的專業素養,本文提出了加強培訓、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加強交流學習等具體措施,并對未來內審人員的專業素質進行展望。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醫改的推進,縣級公立醫院在為民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同時,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內部管理和戰略問題。內部審計越來越被關注和重視。本文將以“淺談縣級公立醫院內審人員的專業素養”為題,探討內部審計在提升組織高質量發展和審計質量方面的作用和意義,并對內審人員的職業精神、專業能力進行分析研究,旨在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在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審計職業精神和專業能力在縣級公立醫院內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審計職業精神在縣級公立醫院內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審計職業精神是指審計工作人員對職業道德、業務素質和行為規范的要求。審計職業精神可以提高內審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客觀、公正、獨立的態度是對審計人員的基本要求。審計職業精神能夠促進醫院內部管理的規范化和良性化發展,對醫院各個方面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人員配備、經費使用等方面進行全面評估和審查,及時發現和防范可能存在的風險,提供改進性的意見和建議,從而為醫院的大力優化和提升服務整合的管理上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方面,通過審計職業精神的引入,可以加強對醫院內部各項經濟活動的監督和管理。對醫院各個方面的監督和審查,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醫院內部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審計職業精神的引入還可以加強醫院內控建設。誠信、獨立、客觀、勇于責任和維護機密的審計職業精神,可以引導醫院的管理者樹立審計意識和內部控制觀念,促進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從而減少內部失控和管理風險,提高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
審計專業能力在縣級公立醫院內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縣級公立醫院收入和支出都比較多元化。由于醫院存在著多種資金流向和使用渠道,因此對其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的審計十分必要。而進行這項工作的前提就是必須具備扎實的財務及會計專業知識以及相關的審計技能。審計專業能力在公立醫院的內審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審計,可以防止一些不規范、不合理或違反規定的行為出現。
審計專業能力有助于發現醫院內部的潛在風險,從而幫助醫院加強內部風險管控,提升內部控制水平,減少財產損失。通過審計人員的運用專業技能對醫院財務、運營等方面開展全面審計,能夠深入了解醫院的業務流程,及時發現醫院內部可疑行為并進行監督。
縣級公立醫院內審人員專業素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縣級公立醫院內審人員的角色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這些內審人員在專業素養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內審人員缺乏必要的醫學知識和專業技能 有些內審人員缺乏必要的醫學知識和專業技能。醫療行業涉及眾多的醫學知識和專業技能,例如疾病診斷、治療方案、藥品使用等等。如果內審人員缺乏這些基本的醫學知識,他們很難對醫院的醫療服務進行有效審查和監管,甚至可能導致審查過程中出現誤判的情況。
內審人員缺乏對相關法律法規的深入了解 有些內審人員缺乏對相關法律法規的深入了解。醫療行業是嚴肅而規范的行業,如果內審人員缺乏對這些法律法規的深入了解,他們就很難對醫院的各項工作進行全面嚴格的審查和監督。
內審人員的職業素養不足 一些內審人員的職業素養也存在問題。例如,他們審查時缺乏客觀公正的態度,容易受到某些醫務人員以及醫院管理層的影響,從而無法盡到監管和審查的職責。甚至有一些內審人員為了個人利益而泄露醫院的保密信息,這樣的行為嚴重違反職業道德,也必須嚴肅處理。
內審人員的大數據處理能力不夠 現在是信息化的時代,也是大數據時代,審計模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很多內審可能需要通過大量的數據或者系統的應用來發現問題,而內審人員對于處理大數據的能力還是比較薄弱,大數據審計復合型人才比較缺乏。
縣級公立醫院內審人員在專業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仍然比較嚴重。為了提高內審人員的專業素養,需要加強對內審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從而更好地維護醫療行業的規范化和有序發展。
新形勢下內部審計職業精神的內容與培養途徑
新形勢下內部審計職業精神的內容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縣級公立醫院在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同時,也面臨著內部管理上、戰略實施上的挑戰和困難。因此,內部審計職業精神的強化顯得尤為重要。
縣級公立醫院內部審計職業精神的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審計人員應保持獨立和客觀,不受其他人員的干擾,全面、公正地對醫院各方面的經營管理進行審查;第二,審計人員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醫院制度,遵循審計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嚴格把關審計過程中的自我約束和誠信標準,確保審計結果真實可靠;第三,審計人員應針對醫院內部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有益的建議,為醫院決策層提供科學依據,并及時跟進整改情況;第四,內審人員應該加強各個方面的學習,如大數據分析相關技能,跟隨時代的變化,轉變審計理念,探索新的審計方法和模式。
在新形勢下,縣級公立醫院內部審計職業精神的實施不僅在于加強醫院的內部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樹立一種能夠適應發展的開放、務實、創新的精神。只有在這樣的背景下,縣級公立醫院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生命健康服務,同時也讓醫院內部得到更加穩定和長期的發展。
新形勢下內部審計職業精神的培養途徑 在新形勢下,縣級公立醫院面臨著許多挑戰,其中之一是如何培養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精神。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縣級公立醫院可以采取以下途徑:
1.加強內部審計培訓。縣級公立醫院應該定期舉辦內部審計培訓,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培養他們的職業精神。培訓內容可以包括內部審計理論、法律法規、內部審計實務等方面。
2.建立內部審計激勵機制。縣級公立醫院可以建立內部審計激勵機制通過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激勵內部審計人員發揚職業精神,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3.加強內部監督。縣級公立醫院應該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確保內部審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和審計規范,發揚職業精神。同時,內部審計人員也應該加強自我監督,嚴格遵守職業規范,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
4.加強內部溝通和協作。縣級公立醫院應該加強內部溝通和協作,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讓內部審計人員愿意發揚職業精神,為醫院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縣級公立醫院內審人員專業能力提升策略
內審人員專業能力提升的內涵和階段性制定 縣級公立醫院內審人員專業能力提升的內涵包括豐富的知識技能、實踐經驗和職業素養三個方面。知識技能包括醫院內部管理制度、財務會計、醫保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以及如何撰寫內審報告、內審風險評估、內審流程設計等內審技能。實踐經驗則是指在醫院內審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如針對不同科室、崗位和業務領域的內審項目經驗、內部審計實踐等。職業素養則是內審人員所需的個人素質和可塑性,包括道德素質、溝通協調能力、專業精神和創新能力等。
階段性制定方面,根據縣級公立醫院內部實際情況,對內審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行全面評估,制定符合實際的內審人員技能培訓與實踐計劃。在此基礎上,可以總結形成階段性提升計劃。考慮對內審人員進行分類培訓,如初中級內審人員、高級內審人員等,分別制定能力培訓計劃。同時,還需要制定不同階段內審項目實踐計劃,以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基礎,提高內審人員專業技能。定期進行內審人員的績效評估和能力提升反饋,結合內部管理和運營情況,適度調整內審人員的培訓和實踐安排,為保證內審人員的知識技術和實踐能力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著眼于實戰,注重對內審技能的細化與拓展 1.內審人員需要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內審工作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需要內審人員具備塑造合理的內審方案、進行信息及風險評估、組織操作實施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內審人員還要熟練掌握計算機及辦公軟件,以便更好地進行內部審計工作,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此外,內審人員還需要了解醫療行業的新技術和新工具,如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以便更好地綜合運用其在內審工作中。
2.內審人員需要注重對內審技能的細化與拓展。內審技能包括審計流程、風險評估、數據分析、報告撰寫等多個方面。內審人員需要熟練掌握這些技能,并將其細化為操作性強、具體可行的方法和工具,以提高自己的內審效率。同時,內審人員也需要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關注醫療行業的最新動態和變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內部審計要求。
3.內審人員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實際工作中,內審人員需要認真分析醫院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挖掘潛在的風險和薄弱環節,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和對策。因此,內審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思維能力和決策能力,并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縣級公立醫院內審人員應重視對自身職業精神和專業能力的提升,加強在內審工作中實踐的積累和總結,不斷推進內審質量的提升,為醫院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隨著內審人員專業素養的提升,醫院的內控管理將會更加完善,醫療服務質量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同時,內審人員也將更加自信和專業,為醫院的長期發展和穩定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臨海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