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湖南人把那些自以為了不得的人稱為“青蘿卜”,意思是不過平凡而已;又稱那些關系非常親密的人為“榨腦殼”,意思是那群人可以像一棵青榨菜的球莖那樣,有幾顆頭,但是一條根、一條心。
青蘿卜、青榨菜,指的都是青芥。
青芥在深秋未長成時,便欣欣然等待施與,腳下的葉被人剝掉,它就又長新的。可是秋霜冬雪輪番襲來,一再把青芥打趴下。它似乎暈得難受,蔫巴的生命似乎已不在了。但是,一旦太陽升起,陽光亮閃閃地射來,它被一丁點兒暖意端住,它根上的靈魂便又喚醒了生命。它的目光艱難地穿越長空,在西北風里徐徐抬升自己,立于塵世。
風霜雪雨一再霸凌,一再折磨,它一再昂頭迎著寒風剔除懦弱,將所有的葉片撐開,欣欣向榮。
這就是青芥,它如此平凡,平凡到不被人想起,但它又內含辛辣、倔強與堅毅,視去病抗災為家常便飯,執著于生生不息。
我對于年輕的朋友們也是如此期望:不可被妄念遮了眼,不可被塵事鎖了心,而是要平凡地、簡單地、優雅地活著,往前走。要知道,地里無私的青芥養育了多少代人的生命,它已傳世幾千年,也正隨著時空走向永遠。
(王希孟摘自北京時代華文書局《青芥人生》一書,視覺中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