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個叫作“鐮倉”的平靜而淳樸的小漁村里住著三姐妹。她們勤儉持家,過著樸素、平凡的生活。三姐妹的父親15年前離家出走了。一天,她們突然收到父親去世的消息。三姐妹一直對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心懷怨念,直到在父親的葬禮上……
三姐妹在葬禮上看到從容沉穩的淺野鈴時心頭一暖。血濃于水的親情使她們決定接納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
“鈴,我們一起生活吧。”
這是日本電影《海街日記》的情節,電影以大海為背景,講述了四姐妹在平淡的生活中追求幸福的故事。
電影中多次出現吃飯的鏡頭是有原因的。姐妹們喜歡吃的鳀魚蓋飯和海鮮咖喱承載著與父親相關的回憶。對她們來說,那些飯菜顯得樸素又彌足珍貴。簡單地說,我們可以把它看作“靈魂的家常菜”;若是略帶情懷地解釋,也可稱之為“思念的佳肴”。
年紀越大的人,越有特別想吃的飯菜。我懷念大學時代在學校側門那邊吃過的冒著熱氣的刀削面。奶奶做的豆汁面也同樣令我回味無窮。在我吃豆汁面時,奶奶總對我說:“全吃光才能長高呀。”
回憶過往,睹物思人。好像每種食物都藏著特別的人或事。
我們在品嘗食物時,往往不是單純地想念食物的味道,更多的是懷念曾經的人、曾經的那種感覺。
熟悉的味道會讓我們想起懷念的人。
電影中的三姐妹,哦,不對,是四姐妹,一起圍坐在飯桌前,吃著曾經熟悉的飯菜,也許都在懷念父親吧。
那些回憶將四姐妹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盡管她們在生活中依然爭執不休、吵鬧不斷,但她們在本性上是相同的,而且在不知不覺中變得默契十足。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看似不在其實仍在的事物,會撥動我們的心弦。
幾年前,我朋友的父親因車禍不幸去世。在酒桌上,他給我們講述了關于炒鳀魚的故事。
我朋友在他父親的葬禮過后,有一次和家人一起外出吃飯。他點了腌制的小菜,飯店卻做成了炒鳀魚。那道菜上來的時候,一家人再也抑制不住淚水,號啕大哭。
“這樣啊。可是為什么呢?”
“因為父親生前最愛吃的就是炒鳀魚。”
“啊……”
“飯桌上只要有炒鳀魚,父親少不了要大快朵頤一番。想到這里,我仿佛一伸手便能碰到父親,腦海里就會浮現出關于父親的點點滴滴的回憶。”
(大浪淘沙摘自人民郵電出版社《世界偷偷愛著你》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