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里黃河九曲回轉,壯麗頌歌經久不衰。
黃河,以其悠長的血脈滋養了肥沃的平原,哺育了無數的中華兒女,見證了文明的興衰更迭。在這片被黃河深情擁抱的土地上,有一群默默奉獻、勇往直前的后勤人,他們如黃河之水,雖不露圭角,卻以獨有的堅韌與執著,共同鑄就了堅不可摧的“后勤志”。
序曲:萬丈高樓平地起
1951年,是風起云涌的一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黃委在鄭州設立籌建工程處,正式開啟了治黃后勤披荊斬棘的奮斗之路。
怎么建?建在哪里?建成什么樣?一個個嚴肅的問題迎面而來。
不怕一窮二白,只看埋頭苦干。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后勤職工迎難而上、艱苦奮斗,相繼完成了黃委第一辦公樓、專家樓、黃河總工會辦公樓及第四會議室等施工項目,為1953年12月黃委總調度“大本營”從開封遷至鄭州打下了堅實基礎,隨后緊張有序、智能高效的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雛形初現。
時光如白駒過隙,當年的老辦公樓在歷史的長河中歷經滄桑,逐漸顯露出歲月的痕跡。它靜靜地矗立,目睹了鄭州從稀疏到繁華、從傳統到現代的華麗轉身,懷揣著一份對自我蝶變的期許,等待一個時機——1998年,黃河防汛調度指揮中心大樓快速崛起,成為鄭州市標志性建筑。
黃委機關后勤積極配合大樓施工改造工作,在前期籌備、技術服務、工程監理、環境建設等方面承擔了至關重要的任務。新修建的防汛大樓采用中央空調、綜合布線系統,配備國際會議廳、高科技含量的遠程水量調度中心、多功能會議室等設施設備,是一幢具有現代化功能的辦公樓,極大地改善了黃委機關辦公條件。
辦公環境的改變為日常工作帶來了更多便利,廣大治黃職工對一屋四季、三餐煙火的期盼也亟待回應。
改革開放前,黃委機關職工宿舍樓都是清一色磚混結構,房屋缺少圈梁和構造柱,安全性能差,僅能實現基本的居住功能。改革開放后,解決職工住房問題成為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別是1996年以來,黃委機關后勤在黃委黨組的領導下,攻堅克難,大干特干,全力攻克報批難、協調地方關系難、土地變性轉換難“三大難關”,建設了多層住宅樓14棟,高層住宅樓12棟,總住宅數1730套,為治黃職工筑起溫馨的家園。
1987年,鍋爐房建設開啟黃委供熱新篇章。1988年,黃委與地方政府成功對接,為天然氣引入鋪平道路。僅僅兩年時間,所有宿舍區實現了“氣通人和”。2016年,機關服務局緊跟地方不動產政策變化,進一步加大黃委機關職工住房辦證力度,成功辦理了鄭州市第一批房改房不動產登記證。2024年,積極響應鄭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最新動作,于8月順利完成了首批“商轉公”業務放款……一項項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的措施,不僅提升了治黃職工的生活質量,更展現了后勤人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的服務態度。
回望數十載建設歷程,無論是承載著重要指揮平臺作用的黃河防汛調度指揮中心,還是承擔著傳播黃河文化重任的黃河博物館,抑或是承接著保障附近住戶日常用品采購需求的黃河生活廣場,每一座建筑都印刻著治黃后勤職工的汗水與智慧,它們不僅是磚瓦與水泥的壘筑,更是后勤職工不怕困難、勇往向前的精神動力。
主旋律:真誠服務為初心
黃委機關后勤的初心是什么?對于每一位投身治黃后勤隊伍的職工而言,他們的初心便是全心全意為治黃職工服務、為黃河保護治理事業貢獻力量。
1990年秋,黃委成立機關事務管理局,后更名為機關服務局。幾十年來,機關服務局始終如一,憑借著專業的素養與滿腔的熱忱,全面承擔起物業管理、車輛調配、幼兒保教、餐飲服務等諸多職責,為黃委機關高效穩定運轉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作為治黃事業中樞神經所在的黃委機關辦公區,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機關服務局堅持軟硬件雙向發力,一方面,不斷提升政務保障效能,高質量、無差錯完成黃委機關各類服務工作。另一方面,表單化落實辦公區、庭院美化綠化環境,加密安保巡檢頻次,高效率做好各類維修搶修。特別是,2018年抽調精兵強將實施大樓升級改造,2022年完善各區域關鍵點位視頻監控系統,2024年籌措資金清洗辦公區中央空調……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辦公區的硬件水平,也進一步彰顯了機關服務局的專業能力。
“我宣布,某號院59樓加裝電梯工程正式啟動!”2019年12月,黃委機關宿舍區多層樓住戶迎來期盼已久的喜事、大事——既有住宅樓加裝電梯項目正式開工。
服務無小事,細微見真情。黃委機關宿舍區共有8個家屬院2519套住房在機關服務局管轄范圍,點多、面廣、事雜成為其物業服務的難點所在。多年來,機關服務局始終以“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工作態度盡心盡力為黃委職工住戶辦好各項急難愁盼問題。
“什么時候可以開通手機繳費業務啊?”
——機關服務局緊跟信息化建設發展步伐,于2018年上線推廣“黃委后勤在線”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宿舍區物業報修、線上繳費、宿舍區門禁刷卡等功能,并不斷豐富項目內容,加裝23套電梯AI智能阻車監控系統,升級16套道閘識別系統,實現人臉識別及監控設備全覆蓋,智慧社區建設加速推進。
“家中老人腿腳不便,上下樓困難。”
——機關服務局積極展開老舊小區電梯加裝工作調研,認真解讀相關政策,主動協調加梯各方代表,因戶施策,5年時間里完成13部電梯加裝工作,190余戶住戶獲益。
“房子一到冬天透風,冷得不行。”
——機關服務局主動融入地方,巧借、善借地方有利條件,動態調整工作重點,先后將黃委機關5個宿舍區15.7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納入鄭州市老舊小區改造范圍,爭得地方投資達6000萬元;有的住宅樓成功搭上金水區首批燃氣老舊管網改造直通車,實現了老舊小區整體升級提質,打造花紅柳綠、錯落有致、整潔有序、生機勃勃的“黃家大院”指日可待。
此外,機關服務局創新推行“區域項目制”服務模式,拓展“紅色物業”內容形式,把職工住戶“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物業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走好“為民之路”,多個宿舍區連續數年榮獲省、市級“文明樓院”稱號。
車輪滾滾護河安。作為機關服務局“走出去”的代表,黃委機關防汛和公務用車保障一直是作為標桿般的存在,不斷規范的車輛運行調度規程,用心建設的突出“單”“核”“算”功能的車輛信息化管理平臺,定期開展的青年駕駛員安全文明行車技能培訓,使得用車滿意度常年保持在98%以上。
從2008年“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到2009年西南抗旱,從2019年“清河行動”到2022年秋汛洪水防御,每一次災情險情處置、流域防汛檢查或是重點項目勘察等任務,機關服務局都以謹慎、認真的態度圓滿完成行車保障任務,連續多年實現安全行車無責任事故的目標。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擁有70年歷史的黃委幼兒園,緊跟幼兒園保教發展方向,創新樹立“讓每個孩子的成長看得見”教育理念,從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出發,科學規劃幼兒教育成長體系,深耕黃河搖籃文化課程研發,加強教師隊伍能力素質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黃河幼教品牌,講好黃河文化傳承“第一課”。特別是,多年堅持在黃河防汛期間開設暑期留園班,為防汛一線職工解除后顧之憂,得到職工的稱贊。
讓廣大職工吃得舒心、吃得放心是設立黃委機關職工食堂的初衷。2008年6月開業至今,機關服務局堅持傾聽職工聲音,不論是對餐廳實施綜合提質改造、改善就餐環境,還是創新菜式推出假日美食、黃河特色小吃、健康輕食,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食心食意”的真諦。
春華秋實,碩果滿枝,機關服務局多次被評為“全河年度績效考核先進單位”。機關服務局用行動證明:后勤,不僅是一個名稱,更是一種始終堅守初心、全力做好保障工作的服務精神。
變奏:風雨同舟克時艱
砥礪于磨難,成長于斗爭。一線是最嚴厲的考場,更是檢驗隊伍是否過硬的“試金石”,機關服務局在治黃后方戰場的每一次較量中,從不退縮。
支撐他們的,是不畏困難、敢為人先的品格。
2003年年初,“非典”在國內蔓延,彼時還是黃河服務中心的黃委機關后勤在第一時間完善預防“非典”方案,加強物防措施,嚴格消殺流程要求,推行宿舍區封閉式管理。2003年,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的省會防治“非典”總結表彰大會上,黃河服務中心獲得“抗擊非典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支撐他們的,是眾志成城、攜手并進的同伴。
“您好,請問還有口罩和酒精嗎?”2020年初春的一個黃昏,機關服務局物資保障組值班人員守在電話旁,生怕漏過來自商戶的電話。當電話鈴聲響起,傳來期待已久的肯定回答時,值班人員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她知道,防疫物資總算順利續上了。
新冠疫情發生的3年來,機關服務局堅決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成立8個黨支部或黨小組陣地、11處黨員先鋒崗,將支部堡壘扎根防疫最前沿,讓先鋒力量匯聚成堅不可摧的紅色防線。科學調度,織密“1+4+N”聯防聯控工作網,建立“三區多域”信息互通機制,做到精準指導、精準組織、精準實施。
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抗疫路,每一步都刻骨銘心,每一個后勤人都被賦予了多重身份:他們是統計員,曾挨家挨戶排查情況上報日信息;他們是戰斗員,曾日行萬步輾轉各處噴灑消殺;他們是守門員,曾超長待機在宿舍區最前沿,守牢第一道防線;他們是服務員,曾穿著最鮮艷的紅馬甲穿梭在各樓宇間,或幫助住戶送水送菜,或協助核酸檢測……這條路上,后勤職工同進同退,團結就是最強的免疫力。
支撐他們的,是義無反顧、破釜沉舟的勇氣。
狂風暴雨中,近30米高的樓層,僅用一根繩索捆在腰間,沒有害怕、沒有猶豫,拼盡全力向墻體砸去。當雨水從鑿開的洞口嘩啦啦噴涌而出,搶險人員才深深呼了一口氣。
2021年,對于機關服務局來說是特別的一年。7月,鄭州市遭遇罕見暴雨,宿舍區積水最深處達1米多,多個單元地下室被淹。機關服務局迅速啟動領導包片、部門協同、單位負責非常機制,快速開展澇情防范除險和積水點排水。在連續不斷的大雨中,后勤職工幾乎全員上陣,有人蹚著齊腰的水里四處尋找隱患點,有人冒雨收集廢舊被褥、儲物箱等一切可利用物品在單元門口搭建防線,有人日夜奔波于各個險點,第一時間上報各處險情,有人準備好熱水和干凈衣物,為冒雨干活的同事做好輔助……同年10月,黃河秋汛來勢洶洶,后勤職工積極響應黃委號召,黨員帶頭紛紛遞出“請戰書”,做好隨時沖上防汛一線戰斗的準備。巡堤查險、根石探摸、拋石加固,這對于從未接觸過的人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會,那就學!手被鉛絲網勒出一道道印痕,腳在日均3萬步中磨出一個個水泡,幾乎睡不了一個囫圇覺,但大家誰也顧不上那么多,只想盡快掌握技能獨當一面,和治黃一線職工一同扛起洪水搶險防御的重任。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一次次的艱難挑戰中,治黃后勤人沖得出、挺得住、扛得起,他們在風雨中書寫了后勤不“后”勇向前的出色答卷。
終章:再啟征程攀新峰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黨紀學習教育,機關服務局堅持將黨內集中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黨性、履職盡責、為民服務的思想自覺和行動力量,準確把握治黃后勤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形勢,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打造服務保障高品質,開創后勤改革發展新局面。
智慧后勤建設有成果。近年來,機關服務局通過不斷探索嘗試,打通數據壁壘,拓展智慧功能,躍步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快車道”,讓“數據多跑路、用戶少跑腿”成為后勤服務保障主流。2016年,實現全局網絡全覆蓋;2017年,建成檔案管理系統,實現文件檔案“一鍵抓取”;2018年,搭建智慧物業平臺,宿舍區一站式服務提高整體質效;2019年,啟用公務車輛信息化管理平臺,有效縮短派車流程,實現車輛核算信息化;2022年,上線機關職工食堂人臉識別就餐系統;2023年,開發電子政務系統并投入使用。
能源資源節約有成效。黃委節水機關建設實施期間,機關服務局組建專班推動工作進展,通過實施用水終端器具改造、非常規水收集利用、綠化智能灌溉節水改造、用水計量設備安裝等,實現了黃委機關用水總量及人均用水量明顯下降,黃委機關先后獲得“節水機關”“全國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榮譽稱號。節約型機關創建過程中,機關服務局充分發揮黃委節能辦職能,督促指導全河各級單位開展創建工作,引入社會資本在黃委機關建設充電設施,推廣綠色辦公,實現高效照明,開展形式多樣的節能宣傳活動,黃委41個處級以上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被四部委授予“節約型機關”稱號,黃委機關作為水利部唯一一家單位,獲得2024—2026年度全國“綠色低碳公共機構”稱號。
宣傳思想文化建設有力量。機關服務局緊跟媒體時代快速發展步伐,多向發力,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及時回應職工關切,以亮點選題外樹形象;注重模范帶頭作用,傾情講述榜樣事跡,以先進典型鼓舞士氣;舉辦“局長信訪接待日”,組織后勤提質聯席會,強化源頭治理,“巧”解信訪矛盾,以主動作為穩定核心。
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有動作。機關服務局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統籌好發展和安全,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系好穩進提質“安全帶”,深化平縱結合的安全生產“三維”網格和雙重預防體系,制定和宣貫“六項機制”工作實施細則,后勤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通過水利部核查和公示,成為黃委首批后勤保障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單位。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云帆立潮頭。機關服務局將繼續頑強拼搏進取,勇于擔當作為,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上篤行實干、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