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時代的發展,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展遇到了一些困境。本文以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浚縣泥咕咕為例,分析其在傳承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策略,旨在助力浚縣泥咕咕的傳承和發展,實現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承和可持續發展。
浚縣泥咕咕的起源和藝術特征
浚縣位于河南省鶴壁市,泥咕咕是當地民間傳統手工藝品,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浚縣泥咕咕起源于五帝時代,后經過漢、南北朝、隋、唐、宋等朝代的發展和演變,成為一種具有民間美術特性的商品,具備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
2006年5月,浚縣泥咕咕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浚縣泥咕咕的主要產地位于浚縣黎陽鎮。泥咕咕的起源與中原地區原始鳥崇拜有關,是農業文明與民俗文化的衍生品,被稱為“指尖上的化石”。浚縣泥咕咕造型古樸,夸張別致,因其尾部有一小孔,一吹能發出“咕咕”聲而得名。
浚縣泥咕咕的藝術特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造型特征。浚縣泥咕咕屬于民間的一種泥塑,造型獨特,古樸稚拙,形態簡潔生動,常見動物造型,線條簡約,展現出憨厚可愛之態。同時,民間藝人善于運用夸張變形手法,制作的泥塑作品如“騎馬人”中馬身壯碩、人頭增大,使作品形象鮮明,富有張力,展現了民間藝人的豐富想象力和卓越創造力,具有鮮明的藝術辨識度和審美價值。
二是色彩特征。浚縣泥咕咕的底色調為黑色,主要裝飾色彩由3種顏色構成:紅、青、黃。紅色代表著熾熱,青色象征著沉穩,黃色代表著明媚。這3種顏色在泥咕咕藝術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為人們帶來視覺上的愉悅,更蘊含著生命和光明的象征意義。
三是裝飾紋樣。浚縣泥咕咕的裝飾紋樣有蘭草、荷花,以及孔雀和各種鳥羽等,裝飾紋樣多以自然界中的動植物造型為主,豐富多樣的裝飾紋樣使作品增加了生動性和美感。
四是功能特征。浚縣泥咕咕獨特的造型和發聲功能,使其不僅深受兒童的喜愛,還是成年人童年回憶的載體。其具有娛樂功能的同時,還有著教育意義。
浚縣泥咕咕的傳承和發展現狀
浚縣泥咕咕是一種本土民間藝術。長期以來,因地理位置相對封閉,與外界缺乏交流,浚縣泥咕咕雖然很好地保存了獨特的地域性和形態特色,但也導致其設計風格保守單一,制約了浚縣泥咕咕的傳承和發展。此外,由于浚縣泥咕咕大多是以家庭作坊為主的生產模式,導致了其供應量較低。浚縣泥咕咕作為一項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與地域特色的傳統民間藝術,歷經歲月洗禮,其傳承和發展面臨以下困境。
一是產品呈現形式的局限性。當今社會,文化多元且發展快速,進行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對于浚縣泥咕咕而言無疑是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從傳承的角度來看,若浚縣泥咕咕始終保持著原有的傳統內容和形式,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以及新興文化娛樂方式的沖擊下,極易陷入受眾日益減少的困境,難以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和喜愛。
二是受眾群體的局限性與分散性。浚縣泥咕咕作為一種蘊含深厚地域文化特色的傳統民間藝術,其受眾主要局限于對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懷有興趣的特定群體,因此受眾群體相對較小。同時,由于受眾興趣的分散性,導致對其關注度和參與度難以持續,從而限制了浚縣泥咕咕的傳承和發展。
三是知名度不高,缺乏有效的傳承途徑與平臺。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更新迅速,傳統文化的影響力被不斷削弱,浚縣泥咕咕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其知名度在全國范圍內相對較低。許多傳承人和民間藝人精通泥咕咕的制作技藝,但他們對社交媒體平臺了解不多,不知道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傳承和發展浚縣泥咕咕。舉例來說,他們在發布浚縣泥咕咕相關內容時,僅限于拍攝作品的照片或錄制制作過程的視頻,而沒有將熱點話題、流行文化元素融入作品和內容制作中。這導致發布內容形式的單一,缺乏吸引力,難以形成傳播熱點和激發用戶的分享傳播。
四是銷售方式缺乏創新性。互聯網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消費習慣。越來越多的浚縣泥咕咕開始通過網店、網站、電商等形式被銷售出去。盡管網絡銷售為浚縣泥咕咕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銷售機會,但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進一步提升銷售量,單純依靠現有的網絡銷售模式是遠遠不夠的,銷售方式缺乏創新性。
浚縣泥咕咕的傳承和發展策略
積極探索內容和形式的創新
只有積極探索浚縣泥咕咕內容和形式的創新路徑,才能讓泥咕咕與當今社會的審美趨勢、文化消費需求相契合,進而拓寬其傳承和發展的空間。新媒體時代下,人們更加關注精神層面的追求,更加喜歡現代化、趣味性和創新性的事物,更容易被有內涵的產品吸引和打動。因此,浚縣泥咕咕可以嘗試在造型設計上融入現代動漫元素,將傳統的動物造型與流行的卡通形象相結合,賦予其全新的視覺形象;或利用熱點節慶文化,如將春節、中秋節等節慶文化與泥咕咕產品設計相結合,將這些熱點元素巧妙地融入產品之中,將浚縣泥咕咕轉變為當代年輕人喜歡的盲盒、手辦等,以提升傳統浚縣泥咕咕產品的獨特性和市場吸引力。
開拓多平臺傳播途徑
一是多角度發布浚縣泥咕咕的內容,增強大眾的參與度。以新浪微博為例,新浪微博具備信息量大、信息實時、內容簡短等特點,話題分享更是其一大特色。根據這一特色,建議可以多個角度發布浚縣泥咕咕系列話題,提高用戶對浚縣泥咕咕的認知與話題參與度,增強浚縣泥咕咕話題的連續性。可探討浚縣泥咕咕的文化傳承,浚縣泥咕咕歷經多個朝代的發展演變,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可探討浚縣泥咕咕與中原農耕文化的關系,講述浚縣泥咕咕如何作為農耕文化的體現,反映當時人們對自然的崇拜敬畏,以及祈求人丁興旺、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可探討浚縣泥咕咕的制作工藝,介紹浚縣泥咕咕的制作原料黃河膠泥,以及取土、曬土、和泥、捏制、插孔、晾曬、燒制、彩繪、刷漆等多道制作工序,展示傳統手工藝的精湛技藝。可探析浚縣泥咕咕的造型之美,浚縣泥咕咕有飛禽、走獸、人物、風物等四大類100多個品種,其造型或簡練豐滿,或淳樸生動,或夸張別致,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二是實施有針對性的傳播策略。充分利用抖音短視頻等平臺進行創作,以傳播浚縣泥咕咕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明確賬號定位,將其定位為浚縣泥咕咕文化傳承與創意展示平臺。要制訂詳細的內容、計劃,保持所傳播泥咕咕內容的連貫性和系統性。通過高質量的視頻內容,提升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鼓勵人們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制作與分享傳播,進而提升他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度,有效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是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用戶可以提出關于浚縣泥咕咕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涵蓋文化、藝術、生活等諸多領域,并且能得到來自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士、藝術愛好者等的高質量回答,同時用戶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見解和經驗。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創作與優化方面,針對諸如制作工藝獨特之處、文化內涵、品質鑒別等方面用戶感興趣的問題,撰寫專業且易懂的文案,配以清晰的圖片或圖表,并發表從歷史溯源、文化價值等多維度進行剖析的有深度的文章,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傳播效果。關注傳統文化等相關熱門話題,引入浚縣泥咕咕相關內容,定期邀請文化專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舉辦線上線下知識講座等活動,增強用戶的黏性與活躍度,從而有效擴大浚縣泥咕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創新傳承和銷售方式
創新直播銷售方式。開展直播帶貨活動,邀請浚縣泥咕咕藝人在直播間現場制作泥咕咕,并講解相關的文化知識和制作技巧。觀眾可以在直播間提問互動,實時了解產品情況。現場可以推出一些直播專屬的優惠活動,如限時折扣、贈品等。通過直播方式,能夠讓消費者更直觀地感受浚縣泥咕咕的魅力,增強購買欲望。
開設主題專賣店。在旅游景區、文化街區、購物中心等客流量較大的地方開設浚縣泥咕咕主題專賣店。店鋪裝修要營造出濃郁的地方文化氛圍,除了展示和銷售各種浚縣泥咕咕產品外,還可以設置一些體驗區,讓顧客親自參與泥咕咕的簡單制作過程,如捏制小型泥咕咕或進行簡單的彩繪。同時,店內配備專業的銷售人員,為顧客講解浚縣泥咕咕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提供優質的服務。
開展定制化服務。根據客戶的特殊需求,提供浚縣泥咕咕的定制化服務,如定制個人紀念禮品、婚禮裝飾品等。客戶可以提出自己的設計想法,包括造型、主題、色彩、文字等方面的要求,浚縣泥咕咕藝人結合客戶的要求進行制作,打造獨一無二的專屬禮品。
總之,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中,要找到合適的傳承和發展方式,在保護傳統的同時要積極進行創新,豐富傳承傳播途徑,創新傳承和銷售方式,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年輕化和活態化發展。
(作者單位 河南新鄉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