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中巨大的冰山能在水上漂浮,游船能在海面航行,放飛的氫氣球飛向高空……它們都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呢?”2025年,“‘千場閱推活動’家門口圖書館”項目,開展了一期“科普閱讀之神奇的浮力”活動,孩子們聽了故事,在科學實驗中認知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變化規律,并制作了手工浮力小船。
閱讀,不只有書籍這一載體,它延展出的豐富內涵與活動形式讓人盡享書香氛圍,“閱”見美好。“‘千場閱推活動’家門口圖書館”項目自2023年啟動以來,為蘇州圖書館近百個分館所在的社區及蘇州各縣級市(區)圖書館提供了上千場閱讀推廣活動,日益深入萬千讀者心中。
閱讀無處不在,“悅”見不一樣的蘇城
作為公共文化推廣的基礎平臺,蘇州圖書館始終是促進全民閱讀的推動者和踐行者。2023年,蘇州圖書館分館管理部實施的“‘千場閱推活動’家門口圖書館”項目,通過類型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獲得良好口碑。2024年和2025年,蘇州圖書館秉承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市民信息素養、支持市民終身學習的理念,繼續推動這一項目的更好實施。
“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需要專業的策劃與推廣,這對分館館員開展活動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的活動形式單一,活動材料也相對簡易。隨著讀者閱讀需求的提升,單一的活動形式無法滿足當下讀者對閱讀形式、閱讀品質的追求。”蘇州圖書館分館管理部主任陸秀萍介紹。“‘千場閱推活動’家門口圖書館”項目,采用總館配送與片區組織開展的形式,精準定位目標受眾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近年來不斷增加新的閱讀推廣形式,開始從社會層面公開招募社會組織開展活動。這樣的做法一方面擴大影響力,吸引更多優秀且經驗豐富的活動開展方參與。另一方面經過蘇圖專家評選小組的嚴格篩選,精選適合基層圖書館開展的活動形式,可以為廣大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更值得一說的還有,閱讀推廣活動延伸至蘇圖分館中相對偏遠且開展活動困難的場館,包括陽澄湖度假區分館、盛南分館、綠湖分館等。同時將配送范圍擴大至蘇州大市范圍內的各縣級市(區)圖書館,包括昆山市圖書館、張家港圖書館等在內的各縣級市(區)圖書館,通過活動開展激發讀者的參與熱情,也激發家門口圖書館的陣地活力。
在閱讀推廣中,蘇圖重視社會力量的參與,強化與社區、學校、科協、中西醫學會等社會力量的合作,發揮分館的陣地服務功能以及可以鏈接社會各個群體的優勢。總之,蘇圖的閱讀推廣“出圈”又“破圈”。
多群體多系列主題,分館“各顯神通”
在蘇圖,閱讀可不是那種讓人犯困的枯燥事兒,而是超級有趣,創意十足。據悉,“‘千場閱推活動’家門口圖書館”項目將讀者群體劃分為低幼兒童、青少年、親子家庭、成人、老年、特殊群體六種受眾群體。項目形式包含繪本閱讀、走讀研學、傳統文化、老年課堂等30余個系列。
繪本閱讀針對低幼和少兒群體,包含“貝貝樹”“小龜漫讀”“小百靈故事會”“圖書館里的奇妙屋”等品牌,與0到3歲的低幼讀者共讀繪本;面向青少年的傳統文化閱讀,包含“國潮故事會”“非遺體驗”“蘇州話童謠”“書說紅樓”等品牌,將國潮元素與吳文化以生動的演繹加以呈現;針對青少年的科普閱讀,包含“創意積木”科普系列活動等;面向親子家庭,開展“走讀研學”“游學體驗”;為老年人定制的老年課堂,則通過傳統節日、節氣養生、手工等方式,營造“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氛圍 ;針對成人,主要開展“來日方長”——詩歌民謠分享會、“手余書香”期刊贈閱活動;還有面向特殊群體的人文關懷,開展“家在蘇州·閱在蘇圖”活動。以及面向全體讀者的特色展覽,如“書海泛舟”系列展覽、“織夢時光·書韻相伴”創意鉤針作品展、“遇見扎染·感受非遺”主題薦書展等。
2024年,蘇州圖書館扎實推進優質公共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以配送模式開展的活動除了覆蓋到自身總分館體系外,還覆蓋到太倉、張家港、昆山等縣級市(區)圖書館,為太倉市圖書館和張家港圖書館分別配送了““來日方長”詩歌民謠分享會”,深受基層青年讀者喜愛。“晚晴課堂”系列活動之非遺燒藍、養生艾條的制作,以及植物微景觀DIY等活動走進各縣級市(區),備受歡迎。閱讀,在此刻化作心靈與智慧的交融。
面向少兒開展的閱讀推廣,更是精彩紛呈。蘇州圖書館相城分館定期在周末開展“小百靈故事會《小蛇找呀找朋友》”活動,閱讀推廣老師講述小蛇的尋友經歷,帶孩子們制作蛇年韻味的毛球粘貼畫。在暑期推出的“七點鐘故事會”也深受親子家庭歡迎。其中蘇州話童謠系列,帶孩子們欣賞繪本故事《蠟筆小黑》,學習蘇州話童謠《顏色三字謠》,并制作手工“創意刮畫煙花”。科普閱讀系列,在吳江盛澤舜湖分館開展“小小靜電·大大魔力”活動,以有趣的實驗激發孩子們的探究欲望。在科普繪本《噼啪噼啪是靜電》里,孩子們又跟隨小主人公感受靜電的神奇。最后的親子手作環節,大家還體驗了靜電電動飛雪的科學手工。而為工業園區圖書館配送的一場“榫卯——藏在木頭里的秘密”科普活動也尤為精彩,特別是魯班鎖大PK的拆解與拼裝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國潮故事會系列方面,張家港圖書館讓孩子們在動靜相宜的節氣活動中,體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常熟圖書館則帶著大家通過民間故事了解魯班,并制作木片拼貼畫,讓孩子們身臨其境般地走進傳統文化世界。
從“書本位”到“人本位”的轉換,從傳統的“藏書之地”轉為“閱讀型多元學習場館”,家門口的圖書館日益升級為新型學習中心,將支持更多的學習方式展開,使其更具備互動性、體驗性、生活性和藝術性。
一館一故事,在蘇圖的“詩與遠方”
如果說City Walk是用腳步丈量城市邂逅美好,那么City Read就是在氤氳書香中汲取前行力量。
分布在社區服務中心、文體中心的蘇州圖書館各個分館,成了市民“15分鐘閱讀圈”的書香空間。這些分館除了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本身與讀者之間也發生了很多難忘故事。“80后”讀者葛莉女士對玉山分館尤為喜愛:“玉山分館讓我的大腦在這個快速的世界找到平靜,她是如此有魔力地讓我找到療愈的力量。”“90后”寶媽徐女士的工作單位,離蘇州圖書館獅山橫塘街道文體中心分館非常近,她經常來借各種少兒書,挑選適合孩子的繪本,或者用“書香蘇州”App選好圖書送達這里,再取書帶回家。她還給孩子申領到了圖書館“悅讀寶貝計劃”免費贈送的“閱讀大禮包”。徐女士說:“對孩子來說,雖與圖書館未曾謀面,卻已成為孩子知識啟蒙的寶藏地。”
分館內還有很多“寶藏館員”。蘇州圖書館相城片區分館的業務主管吳倩怡,長期在望亭分館工作,她也是一名手工編織達人,帶著這項特長開展讀者活動。“在望亭分館,閱覽室最后的那排書架,我把它稱之為‘秘密書架’,書架上的編織書承載了我所有的愛好,帶我進入美妙的手工世界。”
不禁感嘆,矗立在市中心和相城區的蘇州圖書館的這兩座建筑,多像發光的燈塔。推門而入,撲面而來的是紙張特有的清香,這香氣里藏著無數個世界,迎接每一個渴望閱讀的靈魂。在這座城市里,書香早已成為最動人的風景。家門口“書香”正濃,趕快帶著孩子參與各類活動,步入圖書的海洋,實現閱讀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