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指出制約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發展的不同影響因素,探討水庫移民提升生計抗逆力途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基于2015~2022年對重慶三峽庫區水庫移民生活生產狀況的1 242份問卷調查,通過似不相關回歸模型,分析政策扶持、區域稟賦及生計風險對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的影響機理。結果表明:① 重慶三峽庫區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指數穩步提升;② 政策扶持、區域稟賦對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具有顯著正向作用;③ 生計風險對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具有顯著負向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長效內生發展機制、建立水庫移民生計風險防范機制的建議。研究成果可為促進水庫移民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關 鍵 詞:水庫移民; 生計抗逆力; 區域稟賦; 生計風險; 重慶三峽庫區
中圖法分類號: TV621
文獻標志碼: 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25.02.029
0 引 言
實現共同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目標[1-2],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提高水庫移民生計資本,提升其生計抗逆力是一項關鍵任務。
從理論發展來看,相關研究主要將生計抗逆力融入到兩個研究范式中,一個是脆弱性研究范式,與暴露、敏感性一起成為該范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個是可持續生計研究范式,表達的邏輯即生計抗逆力越強,越能實現可持續生計。唐雅霜等提出生計抗逆力與脆弱性是共生共存的[3]。以Buckle等為代表的學者認為,生計抗逆力與脆弱性之間存在復雜關系,類似于雙螺旋互動結構,即脆弱性越高意味著抗逆力越低[4]。基于可持續生計概念,魏愛春等認為生計抗逆力分析起源于可持續生計研究中對微觀農戶應對外部擾動的探討[5]。Wandel認為英國國際發展機構(DFID)建構起了內含有適應能力的可持續生計研究范式,強調可持續生計的實現需要依靠較強的適應能力,即面對氣候變化、風險等脆弱性環境時,更好應對、管理或調整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計能力[6]。
關于生計抗逆力的定量研究,主要基于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將生計抗逆力視為生計資本,通過定量分析生計資本的變化衡量生計抗逆力變化。丁士軍等基于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利用因子分析及因子綜合得分法測量農戶生計抗逆力,表明增強農戶生計抗逆力的核心在于提高農戶生計資本[7]。劉偉等提出研究生計資本存量為建構區域生計抗逆力的關鍵,運用因子分析法及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農戶生計抗逆力,表明生計抗逆力越強,生計資本越豐裕[8]。謝傳峰等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影響重慶市脫貧戶生計抗逆力的因素[9]。李志平等使用北京大學家庭追蹤數據(CFPS) 以生計資本和生計決策分析財政轉移性支出對各類貧困戶的生計抗逆力的影響差異,得出財政轉移性支出可以提高生計抗逆力[10]。
綜上可知,現有文獻中多是對生計抗逆力的靜態分析,缺少對水庫移民與生計抗逆力相結合的定量研究;生計抗逆力理論拓展不足,在特有群體的研究中難以成為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生計抗逆力研究維度。基于此,本文以水庫移民為研究對象,構建適用于本文的生計抗逆力評價模型,探討水庫移民如何提升生計抗逆力,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可踐行的思路。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生計抗逆力指農戶在應對外部風險沖擊時,能恢復到原生計水平甚至得到發展的生計能力[11-12]。學者們較為認同的生計能力內涵,來源于DFID基于Sen等的可行能力研究理論提出的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即人力、社會、物質、自然和金融資本,不但構成資產體系,也存在著相互轉化與“主體-衍生”關系。因此,本文認為生計抗逆力可由人力、社會、物質、自然、金融五大資本水平體現。
通過文獻梳理可知,學者們大多以生計資本測量生計抗逆力,本文認為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不僅受生計內部結構性因素影響,更受外部擾動影響。外部擾動主要源于自然和社會經濟環境,是生計抗逆力演變的關鍵因素。其中,政府主導的幫扶措施通過直接或間接影響水庫移民各類資本的可得性促使生計抗逆力發生變化[13];泥石流、暴雨等自然災害和農產品價格波動是水庫移民面臨的主要生計風險[14-15];地形平坦、通達性良好的區域往往會為水庫移民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滿足其生活需求,促進增產增收[14]。綜上,政策扶持、區域稟賦和生計風險共同作用于生計抗逆力。生計抗逆力分析框架如圖1所示。
1.1 政策扶持
政策扶持是防止返貧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16],可以通過降低生計風險和完善基礎設施來改善生計環境,從而提高其生計抗逆力。Thulstrup等以越南山區居民為研究對象,評價其家庭生計抗逆力,提出政策支持對提升生計抗逆力有助推作用[17]。Li等提出政府多維幫扶措施對脫貧家庭的生計抗逆力及穩定脫貧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18]。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政策扶持對水庫移民的生計抗逆力有正向影響。
1.2 區域稟賦
區域稟賦作為重慶三峽庫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有利于水庫移民從農戶轉向非農戶,擴大水庫移民增收渠道,提高其生計抗逆力。張金萍等提出交通越便利,農戶轉移空間成本越低,有利于農戶拓寬融資渠道,提高其生計抗逆力[19]。黃建偉等認為較好的網絡覆蓋率可以促進農戶與政府部門間聯系,完善農戶通訊條件,提供實時有價值的農業信息,創造良好發展環境[20]。根本這些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2:區域稟賦對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有正向影響。
1.3 生計風險
水庫移民兼具“農民”與“移民”雙重身份,生計資本與生活質量密切相關[21]。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農產品價格波動是重慶三峽庫區水庫移民面臨的主要生計風險,不僅會加劇水庫移民生計脆弱性,還會降低其風險應對能力。石廣洲等基于“風險-適應能力-敏感性”框架,對陜西省兩個原國家級貧困縣水庫移民生計狀況進行量化研究,認為生計脆弱性越高的水庫移民面臨的生計風險越大,其生計抗逆力越低,越容易返貧[22]。參考已有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3:生計風險對水庫移民的生計抗逆力有負向影響。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區概況
三峽庫區分為重慶段和湖北段兩部分。重慶段主要包括15個區縣,湖北段主要包括4個區縣,地理范圍如圖2所示。
2.2 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對重慶三峽庫區水庫移民生活生產狀況調查,調查樣本涵蓋2015~2022年,共1 242份問卷。
2.3 變量說明
(1) 被解釋變量。被解釋變量為金融資本、社會資本、自然資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五類生計抗逆力評價指標,如表1所列。
本文使用時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對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水平進行分析。對16項指標進行KMO和球度Bartlett檢驗,KMO值為0.748,Bartlett球度檢驗的相伴概率為0.000,即適合采用主成分分析。各影響因素表達式為
F=0.326Y1+0.485Y2+0.374Y3(1)
S=0.441Y4+0.439Y5+0.398Y6+0.324Y7(2)
N=0.303Y8+0.416Y9(3)
P=0.357Y10+0.384Y11+0.253Y12+0.427Y13(4)
H=0.402Y14+0.396Y15+0.486Y16(5)
由于各因素其重要性不同,因此所賦予權重也不同。生計抗逆力綜合指數MHC表達式為
MHC=0.186F+0.269S+0.103N+0.208P+0.452H(6)
(2) 解釋變量。基于水庫移民調研實際情況和以往文獻中變量的選擇歸納,選取了政策扶持、區域稟賦和生計風險3個方面的11個變量,如表2所列。
2.4 模型構建
考慮到實際情況與不可預知因素同時對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與五類生計資本造成影響,本文擬采取似不相關回歸模型進行參數估計。建立的回歸模型如下:
Yp=α1+β1X1+β2X2+β3X3+…+βnXn+μ1(7)
YF=α2+β1X1+β2X2+β3X3+…+βnXn+μ2(8)
YH=α3+β1X1+β2X2+β3X3+…+βnXn+μ3(9)
YS=α4+β1X1+β2X2+β3X3+…+βnXn+μ4(10)
YN=α5+β1X1+β2X2+β3X3+…+βnXn+μ5(11)
式中:Yp,YF,YH,YS,YN分別為物質資本、金融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自然資本的被解釋變量;Xi為各解釋變量;αi為截距項;βi為待標定參數;μi為誤差。
2.5 模型診斷
本文進行Breush-Pagan異方差檢驗,對似不相關回歸模型的n個方程的擾動項進行無同期相關檢驗(表3)。計算得到chi2(1)值為4.846,無同期相關檢驗的P值為0.0245,存在同期相關,符合本文提出的似不相關回歸模型基本假設。
3 實證研究
3.1 生計抗逆力發展趨勢
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綜合指數(MHC)取值為0~1,MHC=0即生計抗逆力最小,MHC=1即生計抗逆力最大。由表4可知,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綜合指數呈現遞增趨勢,2015~2018年較平穩,2018年后出現遞增,2019~2022年增幅較大。其中,人力資本、物質資本、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和自然資本增幅分別為80.71%,65.66%,56.32%,23.25%和5.83%。從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整體水平變化規律看,重慶三峽庫區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指數穩步提升,各類資本增速存在差異,表明鄉村振興政策的提出、社會環境變化、國家加大力度扶持庫區貧困移民及水庫移民自身稟賦提升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使得水庫移民生計資本水平普遍提高,推動了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的提升,但各類資本水平發展不平衡,應進一步補齊短板,提升資本間的轉換效率,實現良性發展。
3.2 結果與分析
5個模型的擬合優度值分別為0.276,0.291,0.321,0.371,0.374。由表5可知,政策扶持對水庫移民的社會資本、人力資本、物質資本、自然資本和金融資本均具有顯著作用。其中,產業幫扶和社會保障對水庫移民的物質資本和金融資本有顯著正向作用,對其他資本的影響無統計學意義;就業培訓對水庫移民的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有顯著正向作用,對其他資本的影響無統計學意義;生態補償對水庫移民的自然資本和金融資本有顯著正向作用,對其他資本的影響無統計學意義;扶持經濟組織發展對水庫移民的社會資本、人力資本和金融資本有顯著正向作用,對其他資本的影響無統計學意義。綜合來看,政府多維度政策扶持措施通過拓寬水庫移民收入渠道,優化水庫移民生計方式,提升了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但不同政策對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如產業幫扶政策的現金補助等直接幫扶措施對水庫移民收入與物質條件水平的提升有顯著作用,但對生計水平的影響較小,而職業培訓、農業技術學習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對于激發水庫移民內生動力,提升生計抗逆力具有積極作用。
在區域稟賦因素中,交通便利程度對水庫移民自然資本、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有顯著正向作用,信息網絡對水庫移民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有顯著正向影響。交通便利和信息網絡完善等是脫貧地區經濟發展的公共基礎,距離區域發達中心越近,水庫移民的空間移動成本較低,越有利于提升自然資本和人力資本水平。網絡覆蓋率的提升不僅可以促進投資方、政府和農戶三方的聯系,還可以改善水庫移民的通訊條件,方便其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農業信息,從而提升收入和社會網絡支持力度,提高生計抗逆力。村內人均純收入對水庫移民金融資本、物質資本和自然資本有顯著正向影響,表明脫貧地區經濟水平較高的區域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推動了水庫移民土地流轉。農田及相關農業配套設施質量對水庫移民自然資本有顯著正向作用,表明耕地質量與農業基礎設施水平是水庫移民開展農業生產活動的重要影響因素。
在生計風險因素中,市場價格波動對水庫移民金融資本和自然資本有顯著負影響,自然災害對自然資本有顯著負影響。市場波動和自然災害等生計風險會導致農產品的交易成本增加,使得水庫移民的收入短期內大幅減少,阻礙水庫移民增收,影響其生計抗逆力。
4 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政策扶持對水庫移民的社會資本、人力資本、物質資本、自然資本和金融資本均具有顯著作用。在區域稟賦因素中,交通便利程度對水庫移民自然資本、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有顯著正向作用,信息網絡對水庫移民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有顯著正向影響。在生計風險因素中,市場價格波動對水庫移民金融資本和自然資本有顯著負影響,自然災害對自然資本有顯著負影響。
提升水庫移民生計抗逆力是重慶三峽庫區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本文依據實證研究,分析重慶三峽庫區水庫移民生計現狀,提出相應的生計抗逆力優化建議:
(1) 加強政策扶持與精準實施。針對水庫移民的具體需求,制定更加細化和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確保政策能夠直接惠及移民群體。并且定期對政策實施效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政策方向和內容,確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2) 改善交通便利程度,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合理規劃交通網絡布局,確保移民能夠方便快捷地連接到外部市場、就業機會和公共服務設施,促進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順暢流通。同時建立移民信息平臺,提供就業信息、市場信息、技術培訓等各類信息服務,幫助移民獲取更多外部資源和機會。
(3) 建立多元化經濟補償機制與應急響應機制。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化,定期調整移民的補償標準,確保移民的購買力不隨市場波動而大幅下降。提升水庫周邊的防洪、防旱、防火等基礎設施建設,降低自然災害對自然資本的破壞。
參考文獻:
[1] 蔣建東.基于高質量發展的水庫移民安置規劃體系探討[J].人民長江,2022,53(7):232-236.
[2] 王濤,董亞妮,劉輝,等.三峽庫區移民扶貧績效及其時空分異特征研究[J].人民長江,2022,53(11):224-231.
[3] 唐雅霜,張華泉,賀一然,等.農村邊緣貧困群體致貧風險檢視及抗逆力提升研究:以川甘涉藏地區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22,35(3):30-37.
[4] BUCKLE P,MARSH G,SMALE S.Assessing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princples,strstegies and actions [R ].Canberra:Depariment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Australia,2001,245.
[5] 魏愛春,李雪萍.類型比較與抗逆力建設的內部差異性研究:以渝東M鎮105戶易地扶貧搬遷移民為例[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6(5):177-189.
[6] WANDEL S J.Adaptation,adaptive capacity and vulnerability[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282-292.
[7] 丁士軍,張銀銀,馬志雄.被征地農戶生計能力變化研究:基于可持續生計框架的改進[J].農業經濟問題,2016,37(6):25-34,110-111.
[8] 劉偉,黎潔,徐潔.連片特困地區易地扶貧移民生計恢復力評估[J].干旱區地理,2019,42(3):673-680.
[9] 謝傳峰,李濤,廖和平,等.可持續生計框架下重慶市農戶穩定脫貧的影響因素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45(4):2-13.
[10]李志平,吳凡夫.繼續增加財政轉移性支出可以提高脫貧質量嗎:基于生計抗逆力和CFPS數據的實證[J].農業經濟問題,2020(11):65-76.
[11]CAMPBELL D.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livelihood resilience of coffee farmers in Jamaica:a case study of the Cedar Valley farming region[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21,81:220-234.
[12]SINA D,CHANG-RICHARDSA Y,WILKINSON S,et al.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livelihood resilience:Relocation experience from Aceh,Indonesia[J].World Development,2019,117:253-265.
[13]李玉山,盧敏,朱冰潔.多元精準扶貧政策實施與脫貧農戶生計脆弱性:基于湘鄂渝黔毗鄰民族地區的經驗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21(5):60-82.
[14]趙雪雁,劉江華,王偉軍,等.貧困山區脫貧農戶的生計可持續性及生計干預:以隴南山區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20,39(6):982-995.
[15]蘇芳,殷婭娟,尚海洋.甘肅石羊河流域農戶生計風險感知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地理,2019,39(6):191-197,240.
[16]宋冰冰,李友根.生態保護對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影響研究[J].人民長江,2024,55(8):1-7.
[17]THULSTRUP A W.Livelihood resilience and adaptive capacity:tracing changes in household access to capital in central Vietnam[J].World Development,2015,74:352-362.
[18]LI E,DENG Q,ZHOU Y.Livelihood resilience and the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rural households out of poverty:An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Lankao County,Henan Province,China[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22,93:210-222.
[19]張金萍,宋偉,林丹,等.海南省連片貧困地區農戶致貧風險分析[J].地理科學,2020,40(4):608-616.
[20]黃建偉,葉琳.網絡覆蓋能促進閑置宅基地流轉嗎:基于蘇浙皖贛四省的實證研究[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22,21(2):198-206.
[21]王飛龍,姚凱文,劉炳文.水庫移民家庭生計策略研究[J].人民長江,2023,54(1):245-250.
[22]石廣洲,付少平.銜接過渡時期水庫移民生計脆弱性與返貧預防對策[J].統計與決策,2023,39(3):98-103.
(編輯:黃文晉)
Study on improving liv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reservoir migrants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HE Jiajun1,HUANG Zirui1,ZHAO Yiming1,ZHANG Tingting2,LUO Jin1
(1.School of Management,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an 430205,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olleg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of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 To point out the different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liv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reservoir migrants,explore ways of improving liv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reservoir migrants,and promote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based on 1 242 questionnaires on the living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reservoir migrants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from 2015 to 2022,w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policy support,regional endowment and livelihood risk on the liv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reservoir migrants by using a seemingly uncorrelated regress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① In general,the living stress resistance index of reservoir migrants in th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has steadily increased;② Policy support and regional endowment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liv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reservoir migrants;③ Livelihood risk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living stress resistance of reservoir migrants.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long-term endogenous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establish the livelihood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reservoir migrants.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migration.
Key words: reservoir migrants; living stress resistance; regional endowment; livelihood risk;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