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特工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有一群富家子弟為了民族大義,舍棄了安逸的生活,毅然投身于救國救民的革命中。陳卓毅就是其中之一。
紅色特工檔案
姓名:陳卓毅
民族:漢族
出生地:遼寧省遼中縣
出生時間:1909年
入黨時間:1942年
走自己選擇的道路
1909年的某一天,富豪老陳家添丁,這個新生兒就是陳卓毅。陳家爺爺非常喜歡這個孩子,一直很重視對他的教育。誰知,陳卓毅不愿在家繼承家業,15歲那年,他瞞過了爺爺奶奶,乘家中運貨的馬車去了奉天(今沈陽),找到三叔陳楚才,開始在奉天的一所中學讀書。后來,他離開奉天,前往燕京大學短期出國培訓班學習。1935年初,陳卓毅留學日本攻讀土木建筑專業。然而,他逐漸認識到靠實業難以挽救祖國多舛(chuǎn)的命運,所以不久后就中止了土木專業的學業,轉而學習政治法律。
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中國東北后,引起廣大中國留日學生的強烈不滿,陳卓毅和另外兩個東北名門望族子弟張為先、丁宜一起,在日本發起創建了“東京反帝大同盟”。
“東京反帝大同盟”成員多為富家子弟,他們放棄富貴和安逸,將生死置之度外,在日本帝國主義的老窩開展反日斗爭。他們的魄力和才干引起了國共兩黨的注意,兩邊都派人前往日本與他們聯絡。
國民黨政府表示,如果陳卓毅同意為他們工作,可直接授予少將軍銜,但陳卓毅目光獨具,他深知共產黨才是值得自己效力的組織,于是,便以要回國輔佐三叔陳楚才創業為由謝絕了國民黨的邀請。
陳卓毅回國后,中共黨組織派北方局東北軍第53軍工作委員會的孫志遠和他秘密接觸。從此,陳卓毅開始了他的紅色特工生涯。
仕途“平步青云”
193了年,日軍華北方面軍第14師團占領石門(今石家莊市),石門被劃歸由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管轄。1939年10月7日,偽石門市公署成立,同時開始招募政府官員。陳卓毅一看,機會來了,他決定趁機打入偽石門市公署。
陳卓毅迅速梳理了自己的各種人脈關系,心中鎖定了一個人:曾經同在日本留學的大學同學、現任駐保定市日軍華北警備司令部的彭副官。
經彭副官推薦,陳卓毅以留日大學生和富家子弟的身份,順利被聘為石門市代理市長兼社會局長、石門《正報》社長。由于有彭副官的關照,再加上陳卓毅的顯赫家世以及留日背景,壓根沒人懷疑他的身份,他搜集起情報來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1940年,中共中央指派情報派遣科科長謝甫生為陳卓毅的上線領導,由謝甫生、何松亭跟陳卓毅秘密接頭,傳遞情報。不久,何松亭由天津來到石門,并以老鄉的名義住在陳卓毅家。幾天后,陳卓毅發現自家周圍有日偽特務盯梢,他懷疑盯梢者是日本特高課的人。為保護何松亭的安全,陳卓毅利用石門市代市長的身份,迅速派人送何松亭返回天津。
何松亭回天津后,立即向許建國(時任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社會部部長)、謝甫生匯報。許、謝兩人認為,陳卓毅的身份或許已經暴露了,為了安全起見,讓陳卓毅再次以要回家輔佐三叔陳楚才辦實業為名,向石門市偽政府提出辭呈,立即返回北平。
于是,陳卓毅回到北平。
雙重身份
在北平,陳卓毅對外的身份是三叔陳楚才的大華窯業公司、北平大興三輪車廠和北平華興制棉廠的經理。為避免特高課的懷疑,經黨組織同意后,陳楚才為陳卓毅買下東城區的一套大宅院,看起來奢華無比,用以蒙蔽視線。而陳卓毅對內的身份,則是中共晉察冀社會部第40號特工,也稱“陳卓毅情報組”。
1942年初,中共潘漢年情報系統打入日軍的內線,緊急報告中央社會部一條絕密情報:華北日軍準備對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軍事行動,但日期、規模等信息不清楚。
中央社會部高度重視這一情報,副部長李克農緊急命令中共晉察冀分局社會部:動用一切情報系統、情報關系,搞清日軍的行動計劃。
這個任務事關冀中抗日根據地的安危,必須全力以赴。陳卓毅在天津一家煤廠與許建國、謝甫生秘密見面。陳卓毅說:“是時候再去找找我的那個留日老同學,日軍華北警備司令部的彭副官了。”
謝甫生也覺得這是個好點子,但還是提醒道:“彭副官是咱們獲取日軍情報的一個重要渠道,絕不能為了搞這次情報暴露自己。另外,各情報組之間不能發生橫向關系,必須單線行動,絕對保密。”
由于石門市日軍特高課課長黑田已經對陳卓毅有所懷疑,他不便貿然去見彭副官。那么,要怎么才能盡快見到彭副官套出情報呢?這成了陳卓毅急需解決的難題。
機會很快就來了。一次留日同學聚會上,來了個日本舞女。一名留日同學說,這個舞女神通廣大,與日軍司令部高級軍官關系密切,可以隨便出入日軍司令部。陳卓毅聽罷心中暗喜,彬彬有禮地走上前來,和這名舞女寒暄起來。交談中,陳卓毅故意漫不經心地說著自己的情況。日本舞女得知:眼前這位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中國男士,不但是留日學生,還當過石門市代理市長兼社會局長、石門《正報》社社長,叔叔是富翁,自己在北平也有大買賣。日本舞女有了攀附的心思,與陳卓毅熱聊起來。
聚會過后,陳卓毅趕緊向謝甫生匯報了自己的打算:通過日本舞女,進入設在保定的日軍華北警備司令部,面見彭副官。謝甫生批準了這個行動計劃。
巧取“五一”大情報
幾天后,陳卓毅在這名舞女的帶領下,順利來到了彭副官辦公室。老同學相見分外興奮,聊天敘舊,天南海北。陳卓毅完全不問司令部的事,彭副官也壓根不說軍情大事。
臨近告別,陳卓毅說:“咱們同學聚會,你老缺席,大家都有意見了。你什么時候到北平和同學聚會呀?”
彭副官面露難色地說:“唉,你不知道,我不是不想去,是司令部規定近期誰都不準請假出門,我也是沒辦法啊。”
陳卓毅沒有追問,因為他在靠門口的記事板上看到了兩個字——“五一”。
彭副官送陳卓毅出門,到了走廊里才壓低聲音悄悄地對他說:
“你最近也不要到處亂走,就在北平待著吧。”
陳卓毅隨口答道:“我能去哪兒,就在北平做生意唄。”
憑著情報人員的職業警覺,陳卓毅迅速地將彭副官的暗示與“五一”兩字聯系在一起,這肯定就是他想要的重要情報。
刻不容緩,陳卓毅連夜趕到天津向謝甫生報告:日軍對冀中根據地的行動應該就在1942年5月1日前后。
綜合了幾個情報小組的消息后,許建國部長認同陳卓毅的判斷,立即向上匯報。
果然,1942年5月1日,瘋狂的“五一”大掃蕩開始了。由于提前掌握了情報,根據地的政府機關、電臺、醫院、學校、幼兒園及兵工廠得到及時轉移與保護,損失降到了最低。
陳卓毅立了大功,但他不動聲色地繼續潛伏著,等待著獲取下一個絕密情報的最佳時機。
(本文資料整理自《北京黨史》、人民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