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兩者有機結合和有效銜接,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體育參與度和鍛煉效果,全面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綜合素養和體育精神。文章分析了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價值意蘊,并分別從以公共體育為平臺,進行課內外資源整合與引領示范;以課外體育活動及體育競賽為抓手,構建“專業運動隊+社團”的參與機制;以體質測試為關口,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與自我提升動力;以信息技術和數字化賦能,為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注入活力幾個方面提出了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開展的路徑。
關鍵詞 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價值意蘊;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5.05.008
The Value and Path of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 In-class and
Out-of-class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O Qingfeng
(Miyun Campus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1500)
Abstract The integrated in-class and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model centers around students,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and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in-class and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help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exercise effects, and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ir physical fitnes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sports spiri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in-class and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model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ubsequently, it proposes path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odel from several aspects: using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as a platform to integrate and demonstrate in-class and extracurricular resources; taking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sports competitions as starting points to build a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professional sports teams + clubs\"; using physical fitness tests as a checkpoint to stimulate students' sports potential and self-improvement motivation; and levera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igitalization to inject vitality into the integrated in-class and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Keyword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ed in-class and extracurricular; value connotation; path
深入開展學校體育教育是加快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內容。然而,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主,難以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的需求,也無法充分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潛能。而“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讓傳統體育教學中存在的課堂時間有限、教學內容單一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通過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的有機結合和有效銜接,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體育參與度和鍛煉效果,全面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綜合素養和體育精神。
1" 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內涵和價值意蘊
1.1" 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內涵
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指將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系統設計和科學組織,讓學生在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中都能得到全面鍛煉和發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體育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注重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體育鍛煉,旨在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1]。
1.2" 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價值意蘊
1.2.1" 有助于全面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深刻貫徹了課內學習作為課外活動的堅實基礎,課外活動是課內學習有效擴展的主導思想,教學活動不再局限于課堂之內,而是實現了課堂內外的有機融合與相互促進。課內外一體化模式的應用,不僅能夠高效地完成傳統的體育教學任務,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而且通過課外的延伸學習與實踐,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同時,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還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使師生在共同探索與實踐中不斷進步,從而全面、深入地實現體育教育的多元化目標。
1.2.2" 有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方面,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開展,讓體育運動不再局限于每周幾節的體育課堂時間,而是貫穿學生的日常生活,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體育鍛煉,從而有效改善耐力、力量和柔韌性等指標素質,促進身體健康。另一方面,規律性的體育鍛煉對抑郁和焦慮有顯著改善作用。通過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有效緩解學業壓力,提升心理舒適度和幸福感,從而讓學生的壓力得到釋放、情緒得以舒緩,促進心理健康發展[2]。
1.2.3" 有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首先,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學生通過參與各種課外體育活動,會逐漸形成定時、定量的鍛煉節奏,有助于養成良好的自主鍛煉習慣。其次,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深刻理解終身體育的重要性。教師在課外活動中設置理論學習環節,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個人發展的長期益處,從而樹立終身體育理念,不僅有利于在校期間的健康管理,還為其畢業后的持續鍛煉奠定了基礎。
1.2.4" 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開展,不僅關注學生的體能訓練,還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一方面,學生通過參與團隊運動項目,在團隊合作能力、領導力和社會交往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另一方面,各類體育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
2" 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開展的路徑
為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高校體育教育應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中心,以公共體育為平臺,將課外體育活動及體育競賽作為抓手,把體質健康測試作為關口,構建課內外一體化體育育人體系,形成“項目引領、文化浸潤、全面育人”的學校體育育人格局。
2.1" 以公共體育為平臺進行課內外資源整合與引領示范
公共體育課程承載著傳授體育知識、技能與理念的重任,為學生打下堅實的體育基礎。而課外體育活動及體育競賽,則成為激發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競技精神與團隊協作能力的重要途徑,與公共體育課程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學生體育素養的全面提升。為有效推動體育教學理念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高校應當充分利用公共體育平臺,發揮其資源整合與引領示范的關鍵作用。公共體育平臺不僅能夠匯聚校內外優質的體育教育資源,還能通過組織各類體育活動,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培養其終身體育意識。在課程設置方面,高校應注重課程的多樣性與趣味性,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除了傳統的籃球、足球、田徑等體育課程,高校還可以增設瑜伽、攀巖、街舞等新興或特色項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選擇。同時,為進一步提升體育課程的吸引力與教學效果,高校還可通過引入如多媒體教學、互動式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與方法,提高課程的吸引力與教學效果,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體育知識的理解[3]。
2.2" 以課外體育活動及體育競賽作為抓手,構建“專業運動隊+社團”的參與機制
課外體育活動方面,高校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運動會、體育社團活動等各類體育活動,構建“專業運動隊+社團”的參與機制,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與興趣。同時,高校應積極組織各類體育競賽,讓學生在比賽中培養出堅韌不拔、勇于挑戰的優秀品質。
2.2.1" 以“專業運動隊+社團”豐富課余體育生活
學生參與是“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理念得以真正落地實施的根本。高校一方面可以積極組建田徑、足球、籃球等傳統優勢項目專業運動隊,精心培育高水準的專業教練,進而通過專業運動隊的帶領和示范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另一方面,為加強體育教學的普及性,讓所有學生都能感受到體育的魅力,高校還需充分發揮學生會及學生社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以其獨特的親和力和影響力,成為連接學生與體育活動的重要橋梁。大學生社團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不僅是學校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平臺[4]。因此,高校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社團建設,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體系,真正實現課內、課外協同教學,通過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體育生活,提升其綜合素質。
2.2.2" 以體育競賽提升運動技能
豐富多彩的校內體育競賽是高校積極響應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理念、深入踐行競技體育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亮麗風景線。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體育課程通常是每周一次,每次90分鐘的課時。在有限的時間里,體育教師需要完成考勤統計、準備活動、技能教授、學生疑問解答以及放松拉伸等一系列環節,而導致實際用于技能練習的時間被大大壓縮,學生難以充分掌握所學技能,一個學期下來,很多學生仍對體育技能一知半解。由于體育課程設置的局限性,學生想要完成每天鍛煉1小時的健康目標幾乎成了一種奢望。而定期舉辦的各類競技運動,可以讓學生在原公共體育課程學習基礎上進行高水平技能強化和實戰演練,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熱情,還促使學生在激烈的比賽中不斷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從而實現體育技能的有效提升。此外,校內體育競賽的開展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競爭意識以及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在賽場上,學生學會了如何與隊友默契配合、如何在逆境中堅持不懈,這些寶貴的經歷將對其未來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5]。
2.3" 以體質測試為關口,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與自我提升的動力
體質健康測試作為全面、客觀衡量學生體育素質及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不僅關乎學生的個人發展,還直接影響居民的整體健康水平。因此,高校應當把體質健康測試作為常規且必要的任務定期開展,確保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與運動能力。一方面,高校應通過體質健康測試,獲得學生體能、耐力、柔韌度等多方面的數據,為制訂更加科學、合理且個性化的體育教學計劃提供依據,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體質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節奏下得到提升[6]。另一方面,高校要對體質健康測試的結果進行分析和反饋,幫助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以及在哪些領域擁有優勢。這種自我認知的深化,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增強自信,為學生提供持續自我提升的動力[7]。
2.4" 以信息技術和數字化賦能,為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注入活力
教師要在依托傳統教學模式的同時,積極借助數智賦能技術,以信息化和網絡化為橋梁,拓寬體育教學的邊界。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將“步道樂跑”App巧妙融入日常的體育活動中,構建課內外緊密相連、相互促進的聯動機制,要求學生完成一定次數的樂跑任務,由此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確保體育鍛煉的持續性和規律性。同時,“步道樂跑”App的數據收集功能,能夠精確記錄每位學生的運動數據,為體育教學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有效監督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平臺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制定出更加科學、個性化的體育活動指導方案,幫助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運動計劃,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在體育鍛煉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體育活動中受益。此外,大數據平臺還能為體育教學提供運動效果評估、健康狀態監測等優質服務,真正實現了體育活動的智能化管理和個性化服務,為“人人參與體育,體育惠及人人”的目標注入了新的活力[8]。
3" 結語
課內是課外的基礎,課外是課內的擴展,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不僅能促進教師完成傳統體育教學任務,還能幫助學生增加鍛煉時間、熟練掌握運動技能,確保學生在課內接受系統的體育教育,在課外得到充分的鍛煉與實踐,從而實現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易明兵.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設計及實踐策略[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22,31(4):117-120.
[2] 高超.“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效果的影響[J].體育科技,2023,44(1):157-159.
[3] 仲佳麗,施鮮麗.三亞學院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健與美,2024(3):120-122.
[4] 魯萌.體教融合背景下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策略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23,32(3):116-120.
[5] 劉志.新時代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C]//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墻報交流(學校體育分會)(三)會議論文集,2023:201-203.
[6] 田小儒,張堯.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育人模式的研究——以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為例[J].內江科技,2022(6):83-84.
[7] 楊靜茹.陜西省普通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現狀研究[D].延安大學,2022.
[8] 劉哲銘.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24(8):94-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