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等方法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體育課線上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之上從建立教學網絡通暢機制、教學質量標準機制、教學質量監控機制、教學內容優化機制、教學反饋與評價機制和提升體育教師發展機制,提出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保障機制,以適應新時代與新形勢發展需求,加快體育教學改革步伐、完善體育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從容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關鍵詞: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保障機制,構建研究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for Online Teaching of Public Sports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Major Public Health Events
XU Chunning " QU Bo " JIA Yan " MA Quanyan " ZHANG Bo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shan, Liaoning Province ,11405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nlin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jor public health events, using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roposes an online teaching support mechanism for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which includes establishing a smooth teaching network mechanism, a teaching standard mechanism, a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mechanism, a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ation mechanism, a teaching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a mechanism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i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new era and new situation, accelerate the pa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mprov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calmly respond to various emergencies.
KeyWords: Major public health events;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Online teaching; Safeguarding mechanisms; Research construction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作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深刻地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響深度和廣度前所未來。作為人才培養最后一環的高校影響更深,為保障高校師生生命安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同時也為了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指導意見,全國普通高校紛紛制訂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工作的實施方案,對線上教學投入了大量資源,積極實施線上教學。作為應對突發事件的特殊舉措,這種以網絡技術為媒介、以直播平臺為載體的在線教學迅速普及起來,成為完成高校教育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1]。
作為以“身體活動”為本質、師生共處“運動場域”的體育課教學來說,高校公共體育承擔著強身健體、人才培養、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等重要功能,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到來之際,也面臨著嚴重的考驗,尤其是當線上教學成為主流時,線上教學的各種資源匱乏、設備缺乏、教學能力低下等弊端便凸顯出來。這些弊端的出現致使線上教育教學質量不高,在線人才培養不能達到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標準,因此如何保證特殊時期線上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以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現狀為切入口,探析線上教學質量的制約因素,在此基礎之上構建科學有效的保障機制。
1 "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的現狀
1.1 體育課線上教學網絡滯后、平臺雜亂
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性不僅是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嚴峻考驗,更是對社會網絡覆蓋面及通暢度的考驗[2]。面對不可預測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大多數高校采用居家網絡授課或者校內線上教學。居家授課的教師必須克服家庭網絡使用率高所帶來的網絡覆蓋面是否廣泛,網絡是否通暢等難題,校內線上教學的教師也必須克服校園網絡技術欠缺所帶來的網絡不通暢、辦公電腦和手機配置不高、學生手機配置較低等所帶來的難題。此外體育教師授課所采用的平臺比較雜亂,既有雨課堂、學習通、CLASSIN,也有騰訊會議、微信、QQ,抖音直播,多種多樣的授課平臺不利于教師的正常教學,同時更不利于學生知識的獲得和掌握。
2.2 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標準降低
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作為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出現后做出重大改變的應對舉措,本身帶有不可預估性和不確定性,導致體育課線上教學的質量標準會出現分化,集中體現在因教學媒介改變而導致的教學目標的改變,因教學場所改變而導致的教學內容的改變,因教師教學能力的不足而導致的教學效果的改變,因教學模式改變而導致的教學質量標準的改變。因此相對于正常課堂教學質量標準來說,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標準或多或少的會降低。
2.3 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監控力度不足
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監控一方面是指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監控,另一方面是指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對體育教師上課質量監控。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監控主要表現為教學內容監控不力、師生互動不強、學生反饋不積極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體育課程本身所致,對于公共體育課堂教學來說,其課程本身需要教師動作語言的引導,教師自身情緒的渲染,學生自身積極地反饋,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等舉措來維持課程教學的監控。但體育課線上教學則缺乏明顯的監控與反饋,無論采用何種教學平臺,都會導致教師教授內容與學生學習內容之間反饋的延遲,這種延遲會造成課堂由雙向互動變成單邊互動,形成單調、無趣的教學氛圍。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對體育教師上課質量監控主要是因為教學平臺使用的雜亂無章而體現出的監控力度降低、監控方式單一、監控效果低下,因此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監控力度的不足導致教學質量保障力度不足。
2.4 體育課線上教學內容單一、無序
體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科,在“五育并舉”的時代要求下,體育教育是實現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必要保障。體育教學價值的唯一性是以學生的“自我的身體教育”為中心,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需要學生不間斷的進行重復的練習才能達到學生增強體質、提升技能、發展體能的功能。但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下的體育課線上教學則體現不出“固定教學場域”中的師生面對面的互動練習,不利于身體素質的增強和運動技能的提升。同時為了更好的進行線上教學,多數高校對公共體育教學內容進行了刪減,只選擇一些適合網絡教學的八段錦、太極拳、健身氣功、健身操等動作簡短的教學內容,而大多數同場對抗類、隔網對抗類的項目則刪減掉,致使線上教學內容略顯單一,同時單一的教學內容相對男、女生來說則相對雜亂,體現不出不同運動項目的內在價值,致使教學效果低下,教學質量更無從談起。
2.5 體育課線上教學反饋不暢、評價不科學
反饋與評價是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的重要教學要素。體育課線上視頻教學的局限性導致教師在進行動作技能講解和示范時的互動性不足,不能對教師教授動作時遇到的疑惑進行及時的快速反饋,進而影響動作技能的學習效果;與此同時,受網絡教學設備(電腦、手機等)的畫面顯示清晰度、屏幕大小以及擺放位置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對于教師的動作指導采取躲避或者關閉攝像頭的舉措,導致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不及時,課堂知識教學反饋不通暢。相對于體育課線下教學評價存在的評價體系單一、評價標準模糊、評價模式不適應等問題,體育課線上教學評價不但存在線下教學評價的共性問題,同時更有因教學目標降低導致的評價標準降低,教學內容單一導致的評價內容單一,課堂監控不力導致的過程性評價不足等線上教學評價問題。
2.6 體育教師線上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體育教師線上教學水平的高低決定著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的優劣。面對高校網絡授課的全面鋪開,尤其是以“身體運動實踐”為主要特征的公共體育課開展線上教學迫切需要體育教師快速的轉變觀念,優化教學內容,熟悉教學平臺,規范線上教學,進而制定考核評價指標、內容、標準等,這對于具有線下教學慣性思維的體育教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也反映出體育教師線上教學能力的不足。教學條件的變化而導致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選用與改進,體育課線上教學無法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實踐,需要體育教師解決不同運動項目學生學習效率的問題;教學模式的改變而導致的教學評價的重新建構,線下教學達標與技術評定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不適用于線上教學評價,需要體育教師改變以往的課程評價方式,以及改變考核的內容,同時要通過考核和課程的評價,檢驗是否達到了教學的目標,此外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也對體育教師職業素養、思政教學能力帶來挑戰。
3 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構建
3.1構建原則
3.1.1 以人為本原則
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作為特殊時期的應急舉措,其保障機制的構建必須首要體現以人文本的核心原則。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體育課必須發揮服務師生、活躍校園體育文化、增強學生體質等功能和價值,因此,無論是從教學媒介的采用、教學資源的使用、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設定以及教學評價的科學性都必須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特征,既必須把以人為本的原則貫徹保障機制的全過程。
3.1.2 守正創新原則
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非常態化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原則。守正是指在教學規范性方面,包括考勤、答疑、課后作業等線下教學必須堅持的教學原則,不能因為教學場所的改變、教學媒介的更換而影響教學規范性;創新是指在教學模式方面,一是教學內容的創新,如教學內容的優化、細化、精準化,二是在教學評價的創新,如多遠教學評價、動態教學評價等,三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創新,如應對未來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創新實踐等,總之在構建線上教學質量保障機制中,必須體現出守正創新的原則。
3.1.3 持續改進原則
持續改進是基于OBE教學理念與教育審核評估原則而產生的對于教學工作的不斷推進。無論是常態下線下教學模式的使用還是線上教學的開展,都必須堅持持續改進原則。這里的持續改進是針對現有體育教學工作存在問題的指導和改進,其目的是為以后教學工作的不斷完善提供指導意見和建議。因此,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構建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基于持續改進原則的動態提升和可持續發展。
3.2 構建路徑
3.2.1建立體育課線上教學網絡通暢機制
面對高校生源分布廣泛,學生網絡通訊手段參差不齊的特點,建立保障有力的網絡通暢機制便尤為重要。一是建立校園網絡通暢保障機制,高校必須投入相關資金對校園網絡進行改進和完善,尤其是一些老舊教學樓、宿舍樓、圖書館等學生學習生活比較集中的地方,甚至條件便利的高校可以建立覆蓋全校的無線網絡技術,確保校園生活的學生“時時有網絡、處處有無線”;二是建立體育教師教學電腦的全配備,現階段體育教師的辦公電腦人均較少,某些高校還存在體育教師多人合用一臺電腦的局面,不利于體育課線上教學的開展;三是建立師生網絡設備的補助機制,可以通過話費、流量補助的舉措讓教師和貧困地區的學生不會因為缺乏話費和流量導致線上教學無法進行。
3.2.2 建立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標準機制
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標準是教學的科學依據,指引體育教學活動要達到的目標,是衡量體育線上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3]。一是體育課線上課程思政融合機制。體育課程思政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體育運動項目自身思政元素的挖掘、整理與融入,依托網絡資源,深刻挖掘適應線上教學所需的教學資源,借鑒成熟的思政教學案例運用到體育課線上教學,提升線上課程思政融合力度;二是體育課線上教學內容與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銜接機制。體育課線上教學內容的篩選必須契合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依托社會需求人才目標的需要,結合反向教學原則,把體育課線上教學內容與人才培養需求合理銜接;三是體育課線上教學學時分配與教學平臺應用機制。體育課線上教學的特殊性導致體育課理論學時與實踐學時必須進行重新規劃,科學分配,同時教學平臺的選用也必須更適應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課堂教學、課后作業檢查以及作業反饋等手段,提升線上教學質量。
3.2.3 建立體育課線教學質量監控機制
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監控是指依據管理制度使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對教學實施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管理與評價,對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調整糾正,以保障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過程[4]。一是構建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動態監控系統。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上課情況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同時也需要定期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技術升級與完善,確保體育課線上教學順利進行;二是形成包括學校層面、體育管理部門層面和學生層面全員參與教學質量監控的格局,同時鼓勵學生使用監控體系規范個人行為,養成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三是形成全面覆蓋的線上教學質量監控模式。通過建設覆蓋范圍全面、廣泛的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監控模式,實現對課程設置、學生學習過程、考核方式與成果等方面的全面考核,綜合保障教學質量[5],從教學方式、教育形式等方面建立不同于體育課線下教學質量管理制度。
3.2.4 建立體育課線上教學內容優化機制
相比傳統線下教學,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具有其特殊性,導致教學內容有所改變,很多運動項目的教學內容必須進行優化。一方面對體育課線上教學內容進行研討,對原有教學內容進行因地制宜的篩減與優化,對不適合線上教學的內容進行精簡,增加適合線上教學的內容,確保教學內容的全面化合系統化;另一方面在體育課線上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完善教學內容,通過團隊項目,比如籃球、排球、足球等集體類項目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同時激發學生不懼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進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建立體育課線上教學內容優化機制,既完善了教學內容,又拓寬了學生的學習內容,促進線上教學的開展,提升線上教學質量。
3.2.5建立體育課線上教學反饋與評價機制
教學反饋與評價機制的建立有利于提升體育課線上教學的效能。為此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做好體育課線上教學反饋。課前階段,體育教師通過微信群、QQ等教學媒介充分解學生在線學習習慣、學習特點、學習成績等提前布置教學資源,進而通過問題導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前預習,并依據課程標準設定“教”與“學”的目標;課中階段,體育教師通過課程思政的融入,結合專項練習,運動多種互動符號,通過解決課前學生未消化知識,達到提升能力素質的培養;課后階段,體育教師通過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來檢驗和鞏固課堂教授內容,作業內容要覆蓋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并且是進階的,同時要求每個學生及時、準確的把作業完成情況反饋給教師。
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應摒棄評價主體、評價方式單一化的線下課程評價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一是借鑒和利用學生評教制度,在評教時進行匿名評價,避免學生產生心理負擔,不能給客觀真實的評價;二是建立校、院兩級評價機構,通過評價指標的確立、收集評價信息等舉措,獲取最真實的評價結果;三是改變線下課以課程標準的制定、教案、教法、教材、學生的作業、考試成績等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突出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為目標的多元化評價,從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參與情況,以及最終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等幾方面完善評價機制[6-7]。
3.2.6建立體育教師線上教學能力提升機制
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構建離不可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互聯網+”背景下的體育課線上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理念改變。體育教師從傳統體育課線下教學改為線上教學,首要的前提就是理念的更新,一方面是對線上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手段與方式的更新,另一方面是對線上教學場所、教學設備、教學媒介的更新,這都需要體育教師從內有外的改變;二是體育課線上教學能力的提升。通過自主學習、實施培訓、召開經驗交流會等舉措,對線上教學能力進行提升;三是組建教師團隊,以行動為導向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的線上教學模式,同時將課程思政滲透到線上課程中,通過課程思政的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4 結語
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突發的背景下,契合國家重視教學質量、打造金課的理念下,如何提升和保障高校線上教學的質量便成為每所高校需急需解決的難題。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構建以線上教學現狀為切入點,通過客觀的管理制度、健全的健全的評價機制、完善的監督制度,將各部門有機的聯系起來,明確各部門的權責,協調在線上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質量各環節的過程,最終達到重構高校公共體育線上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岳文,巴寧,李杰,楊佳.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體育課程線上教學質量保障研究[J].高教學刊2022(10):79-85.
[2]薛川.MOOCs建設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機制構建路徑[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6):64-67.
[3]黃小波,李一玉.構建高校體育教學質量長效保障機制的研究[J].高教論壇,2011(8):88-89.
[4]蒯夢霞.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高等教育線上教學質量保障機制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22(4):67-68.
[5]周寅,汪霞.診斷與改進:哈佛大學通識課程教學質量的監控和評價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7(9):118-128.
[6]樓平,劉桂林,翁政魁. 基于現場工程師培養的高職專業課程建設:意蘊、邏輯與策略 [J]. 職業技術教育, 2024, 45 (32): 20-26.
[7]胡瑋芳,李忠明,陸慧娟. JS腳本程序設計課程思政教學創新實踐 [J]. 計算機教育, 2024(11): 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