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籃球訓練面臨諸多挑戰與機遇。當前青少年籃球訓練存在后備人才培養主體間權責模糊、教練員專業化水平受限、賽事體系斷層等問題。本研究旨在探索創新策略,提升青少年籃球訓練水平,促進體教融合深度發展。通過構建多元主體協同合作、整合多領域人才資源、深化學訓一體化培養理念等策略,以及優化賽事體系、構建教練員培訓體系、應用大數據等措施,為青少年籃球事業發展注入新活力,也為其他體育項目提供有益借鑒。未來應持續優化賽事體系、深化拓展教練員培訓體系、挖掘大數據潛力,為培養更多優秀籃球人才而努力。
【關鍵詞】體教融合,青少年,籃球訓練,賽事體系,教練員培訓,大數據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youth basketball training strateg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Zhang Zhipeng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2000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youth basketball training faces man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t present, youth basketball training has problems such as ambiguous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mong the main bodies of cultivating reserve talents, limited professional level of coaches, and faults in the event system.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innova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youth basketball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Through strategies such as building collaborative cooperation among multiple subjects, integrating talent resources from multiple fields, and deepening the integrated training concept of learning and training, as well as measure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event system, building a coach training system, and applying big data, new vitality is injected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basketball, and it also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s for other sport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continuously optimize the event system, deepen and expand the coach training system, and tap the potential of big data to strive for cultivating more excellent basketball talents.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Youth ;Basketball training; Event system; Coach training; Big data
隨著我國對青少年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持續攀升,體教融合已然成為推動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關鍵舉措。在這一背景下,青少年籃球訓練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國家政策的支持為青少年籃球訓練提供了良好的環境[1]。2020年相關部門頒布的意見,促使各地廣泛開展籃球活動,讓孩子們能接觸并喜愛籃球。同時,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如 NYBO 青少年籃球公開賽,為近萬名青少年提供賽事服務,推動了籃球普及發展。然而,當前青少年籃球訓練面臨諸多挑戰。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培養主體權責界定不明,限制了教練員專業化水平,培養理念也與實際需求脫節。而且賽事體系斷層、基層教師執教水平低、學訓矛盾突出等問題亟待解決,這些都影響了訓練質量,制約我國籃球事業長遠發展[2]。
基于此,本文聚焦體教融合視域下青少年籃球訓練策略的創新與實踐。具體研究目標包括:一是明確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培養主體權責,提升教練員專業化水平,使其培養理念貼合實際;二是構建完整賽事體系,增加青少年賽事參與機會;三是提高基層教師執教水平,更好指導訓練;四是化解學訓矛盾,實現青少年學業與訓練平衡發展。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期望提出有效訓練策略,提升訓練質量,助力我國籃球事業可持續發展。
1體教融合的內涵與意義
體教融合是將體育與教育深度融合,以實現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它不僅注重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培養,更強調其在品德、智力、審美等方面的綜合發展。對于青少年全面發展及籃球人才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3]。
體教融合致力于將體育教育有機融入學校教育體系,從而為青少年搭建起全面發展的廣闊平臺。一方面,通過各類體育活動與賽事,青少年能在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如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上,年輕運動員拼搏創佳績,展現體育技能的同時,培養了合作、團隊等多方面素養;重慶謝家灣學校借助豐富體育社團和校園聯賽,讓學生領略運動魅力,養成鍛煉習慣,提升綜合素質,助力青少年成長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體教融合對籃球后備人才儲備意義重大。其一,拓寬籃球人才培養渠道。在其大背景下,學校與社會力量攜手構建籃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比如中國籃協與教育部門合作舉辦小籃球聯賽、全國籃球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比賽等,吸引眾多青少年參與籃球運動,搭建起廣闊的人才選拔平臺。其二,注重青少年全面發展,提升籃球后備人才綜合素質。青少年在接受文化教育同時進行籃球訓練,既能掌握扎實籃球技術,又具備良好文化素養與過硬心理素質,為成為優秀籃球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2青少年籃球訓練的關鍵要素
2.1 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從有關資料中能夠明顯看出,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體能水平乃是掌握和運用籃球運動技術與戰術的基礎[4]。在籃球運動中,跑的方式與田徑中的跑有所不同,需要運動員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且跑動方法豐富多樣,這無疑對運動員的體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籃球比賽異常激烈,速度、力量、耐力和爆發力等方面的能量消耗極大,而我國在體能訓練中存在有氧能力訓練缺失的問題。例如,籃球運動員的腳步移動、肢體擺動等動作是由 ATP - CP 系統進行供能,當機體處于負荷狀態、進行高強度運動后,則由糖酵解系統供能。有氧供能是無氧供能的基礎,提升有氧供能能力能夠有效增強運動員長時間保持大強度運動的能力。體能訓練還應當注重與籃球技術相融合,為技術戰術的運用提供服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訓練目的。同時,體能訓練應貫穿運動員的整個運動生涯,是一個具有系統性的過程。
2.2 技術與戰術的協同發展
在青少年籃球訓練中,技術與戰術的協同發展至關重要。以籃球賽事為例,在比賽中,僅靠單一的技術或戰術很難取得勝利[5]。青少年籃球技術與進攻戰術的幾種配合訓練,如持球突破上籃、運球突分、策應與投籃配合、傳接球與局部進攻戰術配合等,可以提高青少年行進間傳接球的質量,培養傳球的時空感,加強戰術配合。在比賽過程中,通過戰術配合,能創造更多的得分機會。這些戰術配合需要青少年球員在訓練中不斷磨合,提高技術與戰術的協同能力。
2.3訓練與賽事的協同發展
在體教融合的大環境中,青少年籃球訓練與賽事緊密相連、相互促進。訓練對賽事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訓練為賽事表現筑牢根基,技術與戰術的協同訓練更是增強賽事競爭力的關鍵,日常訓練中熟練掌握的戰術配合,像擋拆戰術等,能讓球員在比賽中敏銳捕捉得分機會,提升球隊整體實力。賽事對訓練也有著積極的反哺效應。它是檢驗訓練效果的真實舞臺,通過參賽,教練與球員可直觀判斷訓練方法是否有效,進而針對性地優化訓練計劃。同時,賽事能激發球員訓練動力,好成績或看到進步會促使他們更積極投入訓練,與不同水平對手較量可明確自身不足,確立訓練目標,且賽事的競爭氛圍有助于培養比賽意識與心理素質,這對球員成長意義重大。青少年籃球訓練與賽事相輔相成,體教融合進程中需重視兩者關系,借優化訓練提升賽事水平,以賽事反饋改進訓練,推動青少年籃球事業不斷發展。
3體教融合下青少年籃球訓練的現狀與問題
3.1賽事體系問題
3.1.1 參賽資格限制
校園賽事與職業賽事參賽資格嚴格區分弊端多。一方面,學校球隊教練因擔心球員流失,不希望隊員去社會培訓機構,對職業俱樂部 “挖角” 警惕反感。另一方面,校園賽事和中國籃協 U 系列青少年賽事參賽資格嚴格區分,參加 U 系列賽事就無法進入校園賽事體系,阻礙了籃球人才流動和籃球事業發展。這種限制使得青少年球員的發展路徑變得狹窄,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例如,一些有天賦的青少年球員可能因為參加了職業賽事而失去了參加校園賽事的機會,從而錯過了在校園中接受全面教育的機會。
3.1.2 賽事銜接不暢
各賽事缺乏系統銜接和晉升渠道也是當前賽事體系的一個突出問題。目前,不同類型的賽事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調,導致賽事之間的銜接不暢。例如,初、高中聯賽和傳統體校、U 系列賽事之間缺乏融合發展,使得青少年球員在不同階段的賽事中難以找到合適的晉升渠道。此外,賽事的組織和管理也存在不規范的情況,影響了賽事的質量和水平。據統計,目前我國青少年籃球賽事的組織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僅有約 30%的賽事能夠達到較高的標準。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青少年球員的參賽體驗,也不利于籃球人才的培養和選拔。
3.2 教練員水平瓶頸
青少年籃球訓練中,教練員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教練員水平卻成為制約青少年籃球訓練的瓶頸之一。
3.2.1 專業教練進入教育系統的限制
專業籃球教練進入教育系統存在較高門檻與諸多限制。比如,盡管近年來有白江、陳磊等專業運動員出身的知名教練進入高校執教,然而籃球專業能力強的教練進入教育系統的隊伍依然面臨不少困難。一方面,較高的門檻使得一些優秀的專業教練望而卻步。這些門檻可能包括學歷要求、教師資格證等。據統計,僅有約 20%的專業籃球教練能夠滿足進入教育系統的所有條件[6]。另一方面,較多的限制也影響了專業教練的積極性。例如,一些學校對于專業教練的招聘可能存在編制限制、年齡限制等。以某地區為例,要求專業教練年齡一般不超過 45 周歲,這使得一些經驗豐富但年齡稍大的教練無法進入教育系統。這種高門檻和多限制的情況對青少年籃球訓練產生了不利影響。專業教練的缺乏使得青少年球員難以接受到高水平的專業指導,影響了他們技術和戰術水平的提升。
3.2.2 校園教練提升空間
當前,校園體系的教練員主要由體育教師兼任,在籃球專業方面尚有很大的進步余地,他們雖然具備一定的體育教學經驗,但在籃球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仍有不足。例如,在籃球戰術分析、運動心理學、運動醫學等方面的知識相對匱乏。據調查,約 60%的校園籃球教練員表示在籃球專業提升方面有強烈需求。為了滿足這一需求,一方面,可以加強對校園教練員的培訓。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校園教練員與專業教練的交流機制。例如,組織校園教練員到專業籃球俱樂部進行觀摩學習,同時還可以鼓勵校園教練員參加各類籃球賽事的組織和裁判工作,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校園教練員的專業水平,為青少年籃球訓練提供更好的指導。
4.體教融合下青少年籃球訓練的創新策略
4.1 賽事體系優化
4.1.1 參賽資格互通
在體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達成參賽資格的互通具有關鍵意義。可參考中國大學生體協和中國中學生體協與中國籃協簽署《促進體教融合發展諒解備忘錄》這一成功范例,大力推動校園籃球賽事對 “在籍、在讀、在訓” 的參賽資格標準進行調整。例如,平日學生可以在學校訓練,周末和假期到職業俱樂部去訓練,接受職業俱樂部的指導,這樣既能保證學生的學業不受影響,又能讓他們接受到高水平的籃球訓練。同時,教育系統賽事的主辦方在資格審查上更加靈活,鼓勵職業俱樂部和學校共建,整合高水平運動員資源。
據統計,在一些地區實行參賽資格互通后,青少年籃球賽事的參與人數增加了 30%以上,這不僅為更多有天賦的青少年球員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也促進了籃球人才的培養和選拔。
4.1.2 賽事融合發展
在體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初中、高中聯賽與傳統體校賽事的融合發展乃是一條重要路徑。其一,可設立統一的賽事組織與管理機構,對各賽事的計劃及日程進行統籌協調,并對資格審查和裁判實施統一管理。例如,江蘇省足協承辦了校園足球賽事 “省長杯”、體育局系統的錦標賽以及改制后的精英聯賽,實現了賽事的統一管理,為足球的體教融合營造了良好條件。通過初中、高中聯賽與傳統體校賽事的融合發展,能夠為青少年球員提供更為完善的賽事體系,推動他們的全面發展。
4.2 教練員培訓體系構建
在體教融合視域下,構建完善的教練員培訓體系對于提升青少年籃球訓練水平至關重要。
模塊化培訓。教練員培訓可以分為不同級別,每個級別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內容。低級別教練員培訓可以側重于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如籃球基本規則、技術動作示范、簡單的訓練方法等。中級教練員培訓則可以進一步深入,包括戰術分析、體能訓練方法、球員心理輔導等方面的內容。高級教練員培訓則更加注重綜合能力的提升,如隊伍的營銷、管理、法律、外語等方面的知識。
綜合素質提升。運動心理學、運動醫學、隊伍營銷、管理、法律、外語等多方面知識對于教練員來說都非常重要。在青少年籃球訓練中,球員的心理狀態往往會對比賽結果產生重大影響。教練員掌握運動心理學知識,可以更好地了解球員的心理需求,幫助他們調整心態,提高比賽表現。例如,在比賽前,教練員可以通過心理輔導幫助球員減輕壓力,增強自信心;在比賽中,教練員可以根據球員的情緒變化及時進行調整,激發他們的斗志。
5.結語
本研究深入剖析后發現,青少年籃球訓練于體教融合背景下機遇與挑戰同在。體教融合雖意義深遠,然當下賽事體系、教練員水平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創新之處在于提出了賽事體系優化的策略,涵蓋參賽資格互通及融合發展等舉措,且構建起完備的教練員培訓體系。展望未來,研究可進一步聚焦如何細化賽事融合具體環節、不斷強化教練員綜合素質提升,從而更有力地推動體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籃球訓練事業發展,為培育優秀籃球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司強.新時期深化體教融合背景下體校改革與發展探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4,37(18):43-44+50.
[2]洪杰,李加奎.從2023年籃球世界杯賽看中國男籃發展困境及對策[J].中國體育教練員,2024,32(03):45-48.
[3]王東祺.體教融合視域下湖北省青少年籃球賽事治理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24.
[4]武正旺.體教融合視域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體能發展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15):139-142.
[5]王春,吳昊.籃球教練賽一體化內容、教法及實施策略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13):47-50.
[6]胡博然,李明達,朱凱迪,等.體教融合視域下中國青少年籃球賽事體系的問題審視與路徑創新[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24,50(04):109-11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