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然而,面對新時代的發展要求,特別是在薪酬管理與激勵機制方面,仍存在不徹底,不到位等問題,成為制約國有企業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對此,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國有企業各級負責人薪酬、津貼補貼等。2025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在《求是》刊發署名文章指出,健全更加精準規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機制,深化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推動企業薪酬結構更加合理合規。
對于2025年的薪酬管理改革,中國華電、中鹽集團、中國有色、中國中煤、中國一重、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綠發、中智集團、中國電氣裝備等多家央企均強調,堅持“規范、激勵、傾斜”一體推進,具體而言,就是規范全級次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強化科技、技能人才正向激勵,做實一線苦臟險累職工傾斜保障,具體情況則根據企業實際有所不同。
比如,中國鐵建提出,做好海外、偏遠地區項目等一線職工、低收入和困難群體的兜底保障。中國綠發提出,強化對急需緊缺人才的正向激勵,加強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崗位傾斜。中國中鐵強調,對高質量新簽項目、利潤達標項目、減虧扭虧成效突出項目、急難險重項目要傾斜獎勵,并著力向基層一線崗位傾斜。
為了推動薪酬管理改革真正落實落地,一些央企提供了更細化的手段和舉措。中國誠通提出,分行業、分業務完善工資總額決定和增長機制,強化業績薪酬對標,制定發布集團內部薪酬分配指引,探索建立適度統一的基本薪酬制度。中國中煤提出,有效利用信息系統全面、系統、嚴格實施薪酬管理,下一步將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深入挖掘薪酬數據價值,合理優化收入分配關系。
為充分調動一線人員工作積極性,避免鞭打快牛,中國電氣裝備提出,建立業績“加分”機制,超額完成部分不納入第二年增長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