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一個被中國寄予厚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借此改變了由歐洲和美國主導100多年的全球汽車業發展方向。2024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占全球70%份額。
但央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表現還不盡如人意。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方面,東風公司為86萬輛,兵器裝備集團旗下長安汽車為73萬輛,中國一汽為34萬輛,與比亞迪(427.21萬輛)、特斯拉(178.92萬輛)等頭部企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國務院國資委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高度關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在“部長通道”答記者問時提出:“對三家汽車央企進行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單獨考核。”2024年9月,在國務院國資委的推動下,中國一汽投資控股中國誠通旗下動力電池企業力神青島,兵器裝備集團、東風公司也同步參與其中。
2025年新能源汽車將加速進入行業洗牌期。《國資報告》記者查閱汽車央企2025年度工作會議報告發現,汽車央企理性分析了行業嚴峻形勢,并將以更大力度推動向新能源汽車的戰略轉型。
汽車央企研判認為,國內汽車市場總體呈現穩增長的態勢,有限需求下市場競爭必將引發更加激烈的產品戰、價格戰,頭部企業大批重量級、高熱度產品投放市場并不斷推出“低價爆品”,企業間兼并重組速度加快,汽車品牌格局將會進一步深刻改變。同時,歐盟、美國等對新能源汽車貿易和投資壁壘增加,預計將對汽車出口帶來持續不利影響。
近年來,中國一汽推進“All in”新能源戰略,持續打造“先進高端、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該公司將2025年定位為“深度調整、向上突破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戰略轉型、建強核心能力的重點投入之年”。中國一汽表示,將全面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加快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搶占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扎扎實實推動中國一汽向世界一流移動出行科技公司目標邁進。
東風公司明確了2025年“新能源汽車跨越百萬輛”的目標。2024年其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70.9%,是行業增速的兩倍。東風公司提出,2025年將豐富產品矩陣,形成至少兩款年銷過10萬輛的“大單品”車型,推動自主“三電”零部件性能、品質和產能突破,構建核心資源保障體系。在“十五五”規劃編制方面,該公司特別提到,要加快固態電池技術開發應用,推進氫燃料電池產業化布局,深度構建補能、電池運營及回收等新能源產業生態,避免顛覆性技術、顛覆性商業模式帶來的風險。
長安汽車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2.8%,單月銷量跨上“十萬輛”大臺階。兵器裝備集團要求長安汽車2025年深入推進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規模和市場份額。具體而言,就是要以用戶為導向,加強阿維塔、深藍、長安啟源等新車型設計開發,優化產品組合策略,創新營銷服務措施;拓建新能源“三電”產線產能,推進二代燃料電池系統開發及整車搭載應用。
在加速新能源汽車戰略轉型的同時,汽車央企還向智能化和國際化要動力。
智能化方面,長安汽車將加快落實智能化“北斗天樞”計劃,加快AI大模型、先進通信、邊緣計算等前瞻技術研發,取得L3級智能網聯汽車正式牌照。東風公司將聯合國內領先企業共同突破智能駕駛關鍵共性技術,在行業中較早規模化量產高階智能駕駛,構建主動式場景化服務能力的大座艙,聯合試點城市打造“車+路+云”生態。
國際化方面,中國一汽提出“持續海外突破”的目標。東風公司表示要加快邁上出口百萬量臺階。長安汽車將全面提速國際化“海納百川”計劃,在出口全球的同時,推動重點市場CKD(以全散件形式進口再進行當地組裝)項目落地,打造海外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