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安徽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安徽考察,為安徽發展把脈定向、指路領航。安徽國資國企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以“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勁頭深化改革創新,加快轉型發展,努力實現提質增效穩增長。
工作成效顯著
經濟運行企穩回升。2024年,安徽國資監管企業年末資產總額11.6萬億元,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6萬億元、利潤總額1206億元,增速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3、5.2、13.5個百分點。其中,省屬企業年末資產總額4.6萬億元,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1萬億元、利潤總額803億元,主要指標居全國第一方陣。
結構布局不斷優化。綠色建材、有色金屬、能源化工、裝備制造、金融投資等企業全面發力,利潤結構向“多點支撐”轉變;新興產業加快布局發展,全年完成新興產業投資560億元、實現新興產業營收近2000億元。
發展質效持續向好。安徽省屬企業年化全員勞動生產率首次突破50萬元/人,較上年同期增加4萬元/人;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9.5%、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研發投入強度同比提升0.49個百分點,3戶企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凈資產收益率、實體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均保持良好水平。
主要做法
更加聚焦服務企業、做強主業,夯實發展基本盤。近年來,安徽省屬企業始終保持穩健發展態勢,關鍵在于沒有“脫實向虛”,守住了實體企業、優勢產業這個根基。一是千方百計穩住企業發展。連續3年制定“省屬企業穩增長若干措施”,引導企業合理確定增長預期,對企業開拓市場、降本增效、改革創新、化解風險等成效明顯的給予獎勵激勵。實施“送政策上門”活動,指導企業更大力度爭取“兩新”“兩重”等政策紅利。建立委領導聯系服務省屬企業工作機制,去年幫助協調解決重大問題60余項。二是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優勢。堅持工業當家、實體為本,2024年,工業企業以占安徽省屬企業1/5的資產總額,貢獻了3/4的營業總收入和1/2的利潤總額。推動企業深耕主業、做專做精,海螺集團在水泥行業整體大幅下跌的情況下,利潤占行業比例提升至60%以上,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三是加快推進“兩非”“兩資”處置出清。加強省屬企業主責主業管理,主業投資占比達99%以上,著力打好無關貿易退出、法人管理層級壓減、低效無效資產處置組合拳。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強化創新,培育未來增長點。安徽省國資委協同推進國企改革與科技創新,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開辟一批新領域、新賽道。一是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深化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實施中煤礦建集團與合肥煤炭設計院戰略重組,培育建設世界一流的礦山建設領軍企業,重組后2戶企業利潤均實現20%增長;推動叉車集團與江淮重工專業化整合,并購智能倉儲行業領先企業宇鋒智能,促進產業鏈攀高向新。二是抓好科技引領、產業升級。堅持“頂格、管用、解渴”完善科技創新支持政策,推動省屬企業原創技術攻關清單19個項目中17個具備產業化條件。皖維集團PVA光學薄膜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突破,實現重大關鍵設備國產化,年產700萬平方米偏光片項目批量化生產。江淮汽車產業升級和智能制造的關鍵項目尊界超級工廠落成,首款車型計劃于2025年上半年上市。推動省屬企業實施AI+行動,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在工業、礦山治理、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場景應用,部分企業實現DeepSeek、訊飛星火等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及場景適配。三是瞄準未來產業搶占先機。推動省屬國有資本向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高地布局,為培育未來產業注入新動能。
更加強化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拓展成長新空間。國資國企作為安徽服務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排頭兵,充分發揮龍頭牽引和平臺嫁接作用,以開放聚發展之勢、匯合作之力。一是深化與央企合作發展。連續多年開展安徽省與央企合作對接活動,2024年央企在安徽實際完成投資超2000億元。二是開展跨區域國資國企協同合作。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滬蘇浙皖國資國企連續舉辦六屆聯席會議,組建長三角國資百企聯盟和創新子聯盟,深化產業、創新、資本、基礎設施、產權市場等領域協同合作。三是推動皖企加速“出海”。依托安徽沿江達海的區位優勢,推動企業加快“走出去”發展,2024年全省國資監管企業出口產品銷售收入1839億元、增長23.7%。支持省屬企業攜手央企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布局,銅陵有色與中鐵建在厄瓜多爾開發建設了米拉多銅礦項目,一期項目投產后,銅陵有色利潤總額增長了1.5倍;二期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銅精礦含銅量25萬噸。
更加突出嚴格監管、安全發展,固本強基促提升。安徽省國資委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為高線,以國有企業違規問題為底線,以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保障,明確“該作為”和“不能為”的界限。一是聚焦價值創造強化“一企一策”考核。優化業績考核指標體系,從質量效益、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功能保障、行業對標、風險防控6個方面,確定年度“一企一策”考核指標。對處于轉型發展關鍵期、科技創新攻關期的企業,試點開展“周期指標+年度指標”相結合的中長周期考核,促進企業穿越經濟周期。二是探索推進穿透式監管。推動監管向重要子企業、高風險企業、境外企業延伸,管好事關出資人權益的產權、投資、財務、薪酬、風險處置等重大事項。推深做實國資監管綜合監督。三是堅決防范化解風險隱患。部署推進違規問題排查整改,加強企業內控體系建設和內部風險管控,發揮外部董事監督作用,積極推動協同監管,會同審計部門開展基金業務、境外投資等專項審計,為省屬企業穩增長提供監管保障。
幾點體會
一要始終開拓創新,統籌內生式增長與外延式發展。在產業變革與全球化交織的時代,既要注重國有企業內部創新和效率提升,也要把握機遇,通過并購重組、開放合作、“出海”等方式,不斷拓展企業發展空間。
二要始終強化擔當,破除路徑依賴和慣性思維。堅決扛牢國資國企在新征程上的使命責任,增強“望遠鏡”思維,指導企業加強中長周期發展的戰略規劃,在鞏固主業競爭優勢的同時,堅決走出“舒適區”,著力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三要始終加強監管,防止無序擴大和盲目跨界。越是市場形勢復雜,越要加強國資監管,對國有企業非理性投資、高杠桿發展、偏離核心能力的行為及時預警制止,讓企業始終保持在實體經濟與價值創造的軌道上。
下一步,安徽省國資委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在國務院國資委指導下,堅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動能,向開放要空間,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以進促穩推動安徽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皖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