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信技術在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其中,ACL技術作為滿足通信需求的關鍵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校園網的管理工作中。基于此,本文圍繞ACL技術在校園網管理中的運用進行深入分析,首先,從ACL技術的作用和使用原則兩方面介紹ACL技術,然后,重點探討了ACL技術在校園網管理中的運用路徑,包括控制校園網流量、限制訪問、路由控制等,以期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ACL技術;校園網管理;運用路徑
一、引言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校園網已經成為高校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然而,面對網絡規模的擴大和校園需求的多樣化,校園網管理面臨著帶寬資源合理分配、網絡訪問權限控制、網絡安全等挑戰。采用ACL技術來定義相關規則,實現對網絡資源的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提升網絡的安全性和服務質量,促進網絡資源的高效利用,推動校園網管理的穩定發展。
二、 ACL技術
(一)ACL技術的作用
在實際應用中,ACL技術通過靈活的流量控制和訪問控制機制,不僅可以提高網絡性能并有效保護網絡安全,還能確保網絡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首先,ACL技術可用于控制流量并優化網絡性能。舉例來說,通過數據包協議,可以為特定類型的數據包提升優先級。這樣一來,當這些數據包經過路由器端口時,就會被優先處理,從而提高關鍵數據包的傳輸速度和效率,進而提升整個網絡的性能。其次,ACL技術允許管理通信流量。通過應用ACL,可以實現簡化或限制路由器信息更新的長度,以有效控制特定網絡區段的數據傳輸量,保持網絡穩定運行,防止網絡擁塞,從而保證校園網的順暢運行。再次,ACL技術還為安全網絡訪問提供了基礎性支持。可以根據具體需求,對網絡訪問進行管控,通過決定是否允許特定用戶或設備訪問網絡資源,幫助確保網絡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從而有助于維護網絡的安全性。最后,ACL技術可用于對路由器接口處的通信流量進行分析和分類,從而確定是否允許這些流量繼續傳輸或者被阻止。舉例來說,通過應用ACL技術來制定特定的訪問控制規則,可以控制特定類型的網絡流量的訪問權限,從而保障互聯網的正常運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網絡資源。
(二)ACL技術使用原則
1.最低權限原則。盡可能只授予必要的權限,控制用戶的權限范圍,防止用戶做不必要的工作,從而降低系統攻擊或濫用的安全風險。
2.隱私權保護原則。強調用戶隱私,強制實施嚴格的訪問控制策略,使未經授權的用戶無法訪問任何人,或者獲取用戶的敏感信息,包括用戶的個人信息、通信記錄、文件等,以此充分保護用戶的個人信息。
3.內容過濾原則。應用ACL技術過濾訪問的內容,阻止用戶訪問或發送非法、惡意或不適當的內容,限制對不良或非法內容的訪問或傳輸,從而保護用戶不受不良信息的影響,并維護網絡環境的健康和安全。
4.審計和監控原則。跟蹤和記錄系統用戶的權限和活動,用于后續審計和調查,在發生安全事件時跟蹤問題的來源,并采取適當的措施加強系統安全。
5.更新和維護原則。為了適應系統要求的變化,需要對ACL技術進行主動更新和維護。相關人員應通過定期審查和優化規則,解決已知漏洞和問題,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1]。
三、 ACL技術在校園網管理中運用路徑
(一)控制校園網流量中的運用
在校園網管理中,ACL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控制和管理網絡流量。通過對ACL進行合理的配置,可以實現更加靈活、精確的流量控制,從而提升校園網的管理質量水平。首先,基于源IP地址進行流量控制。在校園網環境中,不同的計算機或設備可能有不同的網絡訪問需求,通過使用ACL技術定義規則,可以限制特定源IP地址的流量訪問。例如,構建相對應的ACL規則,定義允許或拒絕從特定源IP地址發出的數據包通過。當某學生試圖從所使用的計算機訪問一個不應該訪問的網絡資源時,ACL規則可以阻止這個請求,從而有效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其次,基于目的IP地址實現流量控制。通過設置規則,可以指定特定的目的IP地址范圍,允許或拒絕來自特定源IP地址的流量,對網絡流量進行更精細的控制。再次,基于協議類型的流量控制。ACL技術還允許管理員根據不同的協議類型來控制網絡流量。例如,創建ACL規則來限制某些協議類型的流量,如TCP、UDP或ICMP,由此確保校園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防止惡意流量對網絡造成損害。最后,基于端口號的流量控制。ACL還支持基于端口號的流量控制。通過定義規則,可以允許或拒絕特定端口號的流量,從而限制特定應用程序或服務的訪問。例如,創建僅允許特定端口號上經過HTTP流量的ACL規則,從而阻止其他非法或不必要的流量進入網絡。
(二)限制訪問中的運用
在校園網管理中,ACL技術在限制訪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在限制特定用戶或設備的訪問權限方面,運用ACL技術,將某些特定的用戶或設備限制在特定的網絡區域內,創建詳細的規則,定義用戶或設備訪問范圍,可以確保只有經過授權的用戶或設備才能訪問敏感數據或服務,以此實現對網絡資源的正確分配和使用,切實保護校園網的安全性。例如,為防止學生在教學期間訪問非教育相關的外部網絡信息,通過配置如圖所示的ACL規則,促使學生端計算機只能訪問學校學習資源服務器,從而有助于保持學生學習的專注度;教師端計算機可以訪問外部網絡和資源服務器,以便獲取教學資料。
其次,限制特定類型的網絡流量。通過使用ACL規則,可以禁止某些應用程序的通信,或者限制某些協議的使用,從而防止惡意軟件的傳播和網絡攻擊的發生,有助于提高網絡的安全性。例如,為阻止學生在教室內使用某些娛樂應用,如視頻流媒體或在線游戲,可以設置ACL規則,使得這些應用的數據包無法通過網絡傳輸;為限制某些協議的使用,可以構建相應的ACL規則,限制協議數據包的傳輸,從而規避惡意數據包的傳輸。再次,為實現流量優先級控制,可以配置ACL規則。管理員可以將某些特定的流量標記為高優先級,確保這些流量在網絡中的傳輸速度更快、延遲更低。這對于一些對實時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如語音通話、視頻會議等具有重要意義。最后,ACL技術還可以與其他網絡安全技術結合使用,以提供更全面的網絡訪問控制策略。例如,與防火墻結合使用,可以實現更精細的網絡流量過濾和監控;與入侵監測系統結合使用,可以及時識別并阻止潛在的網絡攻擊行為[2]。
(三)路由控制中的運用
在路由控制中,ACL通過定義一定規則支持或拒絕網絡流量,可以實現對網絡資源的合理分配、網絡流量的有效管理,以及決定哪些數據包可以進入或離開特定的網絡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等,從而有助于提高校園網的整體性能和安全性。
首先,ACL技術可以通過路由控制不同用戶或用戶組之間的訪問權限。通過配置ACL規則控制訪問權限,可以限制對特定網絡資源的訪問,從而保護敏感信息和系統的安全性。在該過程中,可以基于多種因素,如用戶角色(教師、學生等)、所在部門(財務部、后勤部等)等,創建不同級別的訪問權限。例如,財務部門需要訪問財務系統的完整權限,其他部門的員工可能只允許查看財務報告,而不能進行編輯或刪除。其次,ACL技術還可用于路由流量管理和優化。通過定義特定的規則,管理員可以將網絡流量引導到不同的路徑上,以平衡網絡負載并提高網絡性能。例如,將高優先級的流量優先傳輸,或者將低優先級的流量限制在某些時間段內進行傳輸,以確保關鍵業務的正常運作。此外,ACL技術借助路由實現虛擬局域網(VLAN)的劃分和管理。通過配置ACL規則,管理員可以將不同的用戶或用戶組劃分到不同的VLAN中,促使不同VLAN之間的通信可以通過路由器進行控制和管理,以提高網絡的靈活性和安全性,實現網絡的邏輯隔離和安全控制。最后,在路由控制中,為防止網絡攻擊和濫用,需要借助ACL技術來定義特定的規則,阻止來自外部網絡的未經授權的訪問,或者限制內部用戶對特定服務的訪問,從而有效地防止惡意攻擊、病毒傳播和非法操作,保護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路由控制的具體運用中,通常包含以下環節:1.定義規則。需要根據網絡需求和安全策略,定義一系列的ACL規則。這些規則通常基于一些特定的參數,如源IP地址、目標IP地址、協議類型等。2.應用規則。將ACL規則應用加載到特定的網絡設備上。3.測試和調整。進行測試以確保規則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如果發現任何問題可及時調整,直到達到預期的效果[3]。
(四)保護內部網絡中的運用
在保護內部網絡的運用方面,ACL技術有著不可忽視的貢獻。首先,部署防火墻是保護內部網絡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該工作中,ACL技術通過定義哪些類型的數據包可以通過防火墻,哪些類型的數據包不能通過,可以有效防止非法數據包進入校園內部網絡,從而保護內部網絡不受攻擊。例如,設置ACL規則,只允許HTTP和HTTPS協議的數據包通過防火墻,而阻止其他所有類型的數據包。這樣,即使有攻擊者試圖發送惡意數據包到校內網絡,也會因為數據包類型不符合ACL規則而無法成功。其次,在校園網邊界處實施安全策略。通過設置規則來禁止未經授權的外部訪問,或者限制內部用戶對外網的訪問,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和數據泄露,確保內部網絡的安全性。再次,借助ACL技術實時的網絡流量監控和審計功能。管理員可以通過分析日志和報告來了解網絡的使用情況,發現異常活動和潛在的安全威脅,保護內部網絡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最后,結合IP安全策略,在保護校園內部網絡中應用ACL,促使計算機只能訪問監控平臺的IP地址,不可訪問其他地址。在該過程中,需要用Packet Filter策略來配置ACL,將監控計算機與特定的設備,如交換機端口進行連接,使其只能訪問特定IP。以H3C交換配置命令為例,為使其僅能訪問192.168.1.1的地址,需要輸入以下內容得以實現:
acl number 3000
rule permit ip destination 192.168.1.10.0.0.0
rule deny ip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packet filter 3000
(五)網絡地址轉換中的運用
在校園網管理中,為了實現對網絡資源的精細管理和安全保護,通常需要在網絡地址轉換(NAT)中使用ACL技術,從而進一步提高校園網絡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首先,在動態NAT配置中使用ACL技術。動態轉換是指將內部網絡的私有IP地址隨機轉換為公用IP地址。所有被授權訪問的私有IP地址可隨機轉換為任何指定的合法IP地址。在該環節中,第一步需要定義一個訪問控制列表,通過使用命令“Access-list”,指定一個編號或名稱來標識該列表。第二步需要配置ACL規則,使用命令“Permit”或“Deny”支持或拒絕特定的流量通過ACL。第三步,將ACL應用于NAT,通過使用命令“NAT”將ACL與NAT結合,確定哪些流量應該被轉換,同時使用命令“Access-group”將ACL應用于NAT的入口或出口接口。其次,在靜態轉換中應用ACL技術。靜態轉換是指將內部本地地址一對一轉換成內部全局地址,相當于為內部本地的每一臺PC都綁定了一個全局地址。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有效在靜態NAT中應用ACL,需要按照一定的拓撲結構,將ACL與靜態NAT結合,使IP地址由192.168.1.1 100.0.0.2轉換為192.168.1.2 100.0.0.3,并在內部和外部端口啟用NAT,配置IP地址于網關,從而實現對外部網絡的訪問。最后,在端口多路復用中采用ACL技術。端口多路復用是指內部網絡的所有主機均可共享一個合法的外部IP地址,以實現對Internet的訪問,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IP地址資源。同時,又可隱藏網絡內部的所有主機,有效避免來自Internet的攻擊。在該環節中,通常會使用“IP nat pool”命令來構建有效的拓撲結構,應用ACL定義校園網內部的IP地址,即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 0.0.0.255,將ACL配置到PAT端口多路復用當中,使校園內網的IP地址可以復用另一端口的IP[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ACL技術在校園網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對于提高校園網的安全性和資源利用效率有著積極作用。隨著校園網環境的不斷變化,在控制校園網流量、限制訪問、路由控制等方面應用ACL技術,有助于適應新的網絡管理需求和安全挑戰,實現更加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校園網管理,從而有助于強化校園網的安全防護機制。
作者單位:何政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重慶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王偉.基于ACL計算機網絡實驗室流量控制策略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3,19(10):90-92.
[2]王格.基于ENSP訪問控制列表的典型應用與實現[J].信息記錄材料,2023,24(09):142-145.
[3]黃培炎.ACL訪問控制列表在校園網中的運用[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21,(07):43-44.
[4]高彬.關于ACL技術在校園網管理與安全控制中應用的思考[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1,5(08):145-146.